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也取决于个体的敏感性。
例如,飘尘:飘尘成分复杂,常含有铁、锰、钒等重金属以及苯并芘等致癌化合物,其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取决于飘尘的粒径、硬度、溶解度和化学成分以及吸附在尘粒表面的各种有害气体和微生物等。
由于呼吸道各部分的结构不同,对毒物的阻留和吸收也不尽相同。
粒径大于5μm 的烟尘颗粒,不易进入肺泡,易被鼻腔、声门和支气管粘膜阻留在上呼吸道,粒径小于5μm的烟尘颗粒有80%~90%进入小支气管和肺泡。
一般说,进入越深,面积越大;停留时间越长,吸收量也越大。
成年人肺泡总面积约为55~70平方米,而且布满毛细血管,毒物能很快被肺泡吸收并由血液送至全身,所以毒物由呼吸道进入机体的危害最大。
有害气体在化学性质、毒性和水溶性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危害程度的差异。
有刺激作用的有害物(如烟尘、二氧化硫、硫酸雾、氯气、臭氧等)会刺激上呼吸道粘膜表层的迷走神经末梢,引起支气管反射性收缩和痉挛、咳嗽、喷嚏等。
在低浓度毒物的慢性作用下,呼吸道的抵抗力逐渐减弱,诱发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还可引起肺气肿、气喘和肺原性心脏疾病。
大气中无刺激作用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等)由于不能为人体感官所察觉,危害性比刺激性气体还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