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讲)(含解析)

18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09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讲)(含解析)

专题09 文言文阅读之断句与常识讲目标1.了解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与常识类试题基本题型及命题规律。

2.熟练掌握高考文言文阅读断句与常识类试题答题技巧。

讲考点※考点一:断句【高考典例】1、【2017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上池州李使君①书杜牧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足下性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故处世显明无罪悔。

(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终日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乃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②,私自喜贺,足下果不负天所付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仆不足道,虽能为学,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真可惜..也。

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此才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得僻左小郡,有衣食,无为吏之苦,此时之可惜也。

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何者?以其书具而事多也。

今之言者必曰:“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玄③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若使玄辈解释不足为师,要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然后为学。

是则圣人不生,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即亦随而猾之矣。

此则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成败废兴,事业踪迹,一二亿万,青黄白黑,据实控有,皆可图画,考其来由,裁其短长,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不似古人穷天凿玄,蹑于无踪,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

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为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此乃随所见闻,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楚王问萍实④,对曰:“吾往年闻童谣而知之。

”此乃以童子为师耳。

参.之于上古,复酌于见闻,乃能为圣人也。

诸葛孔明曰:“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乃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名为腐儒,亦学者之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征伐叛乱,考其当时,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

但随见随忘,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此亦学者之一病也。

如足下天与之性,万万与仆相远。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于后代者,足下勉之。

(选自《樊川文集》,有删节)【注】①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李使君,即李方玄,杜牧好友,时任池州刺史。

②缪:通“谬”。

③郑玄:字康成,东汉人,师从马融,遍注五经,为古文经学大家。

④萍实:南方池泽中常生蓬草的果实。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自然不敢以辈流间期.足下也期:期待。

B.真可惜..也可惜:令人惋惜。

C.使圣人微.旨不传微:精深微妙。

D.参.之于上古参:检验。

【答案】B【解析】B项,“真可惜也”的“可惜”,结合语境“向者所谓俊达坚明,心正而气和,饰以温慎”可知,应该是应予爱惜。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实词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主要考查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要注意近几年文言实词错误选项经常出现一词多义现象,文言词语大部分对应的是现代汉语的一个词语,但也有词义转移的现象,答题时应该重点注意。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饰以.温慎举以.予人B.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儿之.成,则可待乎C.其.有国者成败废兴其.远而无所至极耶D.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吾尝终日而.思矣【答案】B【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高中阶段考查的主要是《考试大纲》上规定掌握的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它们需要考生平时在学习中认真识记、辨析,并能灵活运用,在文言文阅读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需要结合文本的上下语境进行推断。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对非议郑玄等人且否定古注的“今之言者”深表不满,对这些不学之徒好出大言、扰乱治学的不良学风更以“欺乱”斥之。

B.作者提倡以据实控有的态度去对待历史上的成败兴废、事业踪迹,厘清因果,比较优劣,这样“足以应当时之务”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

C.作者认为自己在学问上虽可成就一家之事业,但还是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轻目重耳,拘泥于所见而不知适应变化的弊病。

D.作者在这封书信中对同龄友人推许鼓励,倾吐怀抱,笔端流露真情;谈论治学之道,眼界开阔,见解精辟,语言洁净简要。

【答案】C【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要认真阅读题干要求,然后将题中各个选项放回原文,查对正误。

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答案】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解析】给文言文断句,先要通读全文,了解句意。

本题需要注意“假使”,“足下之美”“足下之教”的对称等。

【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对于文言断句类题目,不要急于答题,应先诵读这个语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其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对称、反复,辨句式。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仆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迹业光于前后,正在今日,可不勉之!(4分)(2)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虽圣人复生,必挈置数子坐于游、夏之位。

(4分)【答案】(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解析】文言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同时注意字字落实。

翻译后的句子要通顺,不能出现病句。

(1)“天资”译为上天给予,“光”译为光耀,“勉”译为努力。

(2)“解释”译为分析说明,“挈”译为提携,“数子”译为他们。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名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

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

对古今异义词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代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则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我和您年龄相同但是为人处世方法不同,您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态平正,气性温和,用温和谨慎装饰自己,因此能够处事光明高尚,没有什么过错。

我做京城期间,家里家外的事情,天天束缚自己,不能够活得明白,当然不敢用我们的想法期待您啊。

去年告假,从江汉回京城,才知道您由京官调任地方官的原因,勇于坚持正义,以前我猜测您的心思,果然是错误的,我内心窃喜,您果然没有辜负上天托付和我之前所期待的,这就是我窃喜的原因,幸运啊,幸运啊。

我不值得说,虽然治学,但是没什么帮助,对于您的才华,实在是值得爱惜啊。

以前人说性情俊逸通达坚定明确,心态平正,气性温和,用温和谨慎装饰自己的人,这样的人才应该得到珍惜啊;40岁做刺史,到左小郡,有吃有穿,没有做官的苦,这也算是爱惜了。

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我常常想很久之后,不一定为不幸运,为什么呢?因为信中说得很清楚了。

现在人一定会说:“假使精深微妙的旨意没有传达,就是郑玄等写注释的人的罪过。

”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如果假使让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不值得学习,那要等到圣人再生,像周公、夫子亲自教授,然后才能学。

因此如果圣人不复活,一直不能学习;假使圣人复活了,就跟随学习,也是耍滑头啊。

这是不学习的人,喜欢说大话,来欺骗扰乱普通人罢了。

从汉降以来,那些国家兴衰成败,事情业绩的踪迹,记载很多,很清楚,证据充实的很少,都可以勾勒,考查它的原因,裁剪长短内容,十个还剩四五个了,足够应付当时的需要了。

不像古人那样高入天际,追逐到无踪无极,不能有一点疏忽,这样以后才可以学习。

因此说,活在百代之后,不一定不是幸运的。

孔夫子说:“三人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这是随时可以有见闻,不能丢失却一直记着。

楚王问什么是萍实,回答说:“我以前听童谣所知道的。

”这是以童子为师。

拿它检验上古之人,再在平时的见闻中斟酌,才能称为圣人啊。

诸葛孔明说:“你们读书,是想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啊。

”这是大概拘泥于所见的现象,不知道适应变化,称为腐儒,也是学者的通病。

我从元和年来,一直到今日,所见到的那些名人人才的言论,掌管刑法,制定制度,讨伐平定叛乱,考查当时,参照前人,能够不忘记却还记得,也可以成就一家事业啊。

但是一边看一边忘,一边听一边忘,轻视眼睛看的重视耳朵听的,这也是学者的一大通病啊。

我的见识,和您的天性相差很多。

我自己知道我愚妄固执,不能用心学习,假如能够用心学习,也不能有所成就,殷切想要领略您的美德,他日一定接受您的教诲,为官处事中不再有过失,自古以来,没有不学习能够名垂于后世的人,希望您努力。

2、【2017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契丹以兵二十万压代州境,遣使请代地,岁聘之使不敢行,以命将。

将入对曰:“臣备位侍从,朝廷大议不容不知。

万一北人言及代州事,不有以折之,则伤国体。

”遂命将诣枢密院阅文书。

及至北境,居人跨屋栋聚观,曰:“看南朝状元..。

”及肄射,将先破的。

契丹使萧禧馆客,禧果以代州为问,将随问随答。

禧又曰:“界渠未定,顾和好体重,吾且往大国分画矣。

”将曰:“此事,申饬边臣岂不可,何以使为?”禧惭不能对。

归报,神宗善之。

明年,知秦州,又改郓州。

上元张灯,吏籍为盗者系狱,将曰:“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悉纵遣之,自是民无一人犯法,三圄皆空。

父老叹曰:“自王沂公后五十六年,始再见狱空耳。

”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将虽弗禁,其俗自息。

召为兵部侍郎。

上疏言:“治兵有制,名虽不同,从而横之,方而圆之,使万众犹一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