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

主减速器检修教案

六、难点:啮合印痕及啮合间隙的调整
七、教学方法:讲授、板书、示范演示、图解说明、启发
八、教学设备:130型主减速器,常用工具、量具、教学挂图、黑板
九、教学时间:90分钟
十、教学过程:
检修主减速器
一、实习内容。
1、检修主、从动圆锥齿轮,主、从动圆柱齿轮。
2、检修差速器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和十字轴。
3、调整轴承的轴承紧度,啮合间隙和啮合印痕。
四、教学对象分析:授课对象是技校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学生已经过拆装的实操训练,熟悉拆装顺序及拆装的操作过程,对一般零件的检修已有一定的认识,只要在实操过程中把操作要领讲述清楚,将操作的难点示范演示,并加强实习中的巡回指导,是能收到良好教学效果的。
五、重点:主减速器检修的全过程、安装调整的操作方法。
4、装配时注意其原始装复位置,各部配合间隙及啮合位置应符合技术要求。
5、螺栓,螺母应按规定力矩拧紧,锁止应牢固可靠。
五、教学组织。
1、入门指导,讲解示范操作过程。分组实习,4人一个总成操作,每人三次每三十分钟,巡回指导。
2、小结。
3、布置作业。
六、操作步骤。
1、 分解——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指导讲解。
二、实习要求。
1、了解零件的修理工艺和技术要求。
2、掌握零件的检修操作技术。
3、熟悉拆装工艺和调整方法。
三、教具和工具。
1、常用工具,量具,专用工具。
2、130型主减速器总成12个。
3、教学挂图。
4、零件盆,黄油,抹布。
四、注意事项。
1、按照工艺顺序拆装,注意安全。
2、正确使用工具及量具。
3、分解前应做标记,调整垫片放好,防止错乱,损坏和丢失。
[176][汽修汽驾]实习课题:检修主减速器
2005-11-11
入门指导:5分钟。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讲授法、直观法、提问法
30分钟
主减速器分解过程,由学生进行操作,教师结合教学挂图讲解。
重点、难点:
教师示范演示、讲授、板书。
30分钟
抽查学生掌握操作情况
10分钟
重点讲述:
10分钟
实习课题:检修主减速器
一、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检修主减速器的操作方法,安装调整操作过程,熟悉修理的技术要求。
二、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及操作,使每个学生对主减速器的分解、零件的检修、安装调整过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并懂得实际操作。
三、课题分析:该课题是汽车底盘维修的重点实习项目,因此对每个操作要点都讲述清楚,示范明白,使学生易于接受,掌握教学内容。
3)啮合印痕及啮合间隙的调整。
啮合间隙为0.15~0.4,如印痕与间隙有矛盾,应适当放大啮合间隙,且应以前进面为主。控制在中部偏小端,距小端2~7MM长度不小于齿长的50%,齿高不小于有效齿高的50%,矩齿顶0.8~1.6MM。
4) 差速器的调整。
注意左右的壳标记,螺栓力矩按规定。
七、小结。
1、小结实习情况,针对实习过程出现的问题分析实习操作。
2、解答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
八、布置作业。
写实习报告《检修主减速器》。
实 习 报 告
班别: 姓名: 成绩:
课题
实习日期
实 习 内 容
工 具 和 量 具
实 习 步 骤 和 技 术 要 求
注 意 事 项
学 习 收 获
实 习 建 议
4)差速器检修。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和滚道不得有伤痕,剥落,破裂烧蚀变形等缺陷,轴承架不得有损伤。
6)十字轴的检修。配合间隙。
3、装复。
1)主动圆锥齿轮的轴承预紧度的调整一般不大于0.05MM。
2)从动圆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利用侧盖的垫片增减来调整,调好后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无明显轴向间隙(应在0.05MM,不超过0.1MM)。
2、检修。
1)壳体——应无裂纹,螺纹损坏不多于2牙。通气孔应畅通,油封不得损坏。
2)圆锥主、从动齿轮的检修。不得有裂纹,工作面不得有斑点,剥落缺损,花键与凸缘的配合侧隙不大于0.2。
3)圆柱主、从动齿轮的检修。齿轮检验同上,轴承与轴颈的配合间隙不大于0.012MM。如有明显斑点,剥落,缺损或出现阶梯形磨损和裂纹应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