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顿运动定律总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总复习


例1 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
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 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 (B)物体从B点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到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 速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Fy ma,Tay mg ma
Ta · sin θ mg ma
mg ma Ta sin θ

Fx 0,Tax Tb Tb Ta · cos θ mg ma· cot θ

:在题设三种情况下,ac绳的张力分别为
mg 、mg 和 sinθ sinθ
mg ma sin θ
;bc绳的张力分别为mg·
所以物体从B点到A点的过程中,先作加速度值减小的加速运动 ,速度逐步增大,到加速度等于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随着弹 力N的继续增大,物体作加速度值逐步增大的减速运动,速度逐渐 减小,到A点时速度最小,但向上的加速度却最大,即受的合力最 大。
解答:根据以上分析,本题的答案只有(C)正确。
说明:对于类似的弹簧问题,一定要谨慎地对待。本题显示物体所 受的合外力大小和方向一直在变化,绝对不能想当然地认为A到B过 程中弹簧逐渐被压缩,逐渐增大的弹力与速度方向相反,作减速运 动,而忘了还有一个不变的重力存在。
第三讲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定律的应用
一、牛顿运动定
一切物体总是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 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外力 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 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 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F = ma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牛顿定律的应用
从力与运动的关系方面分:
牛顿
(1) 已知力求运动。
(2) 已知运动求力。
F a vt v0 或 vt2 v02
m
t
2s
从解题方法方面分
(1) 物体受多个互成角度的力时,用正交分解法分别 沿X轴及Y轴列出动力学方程求解。
(2) 当研究对象是两个物体的问题时,会用隔离受力 分析的方法或综合受力分析的方法列出动力学方程求 解。
Tb mg • ctg
(2)m球水平合力提供向左加速运动的动力,即
Fy
0,Tay
Ta
sin
mg,Ta
mg sinθ

Fx ma,Tax Tb Ta cos Tb ma

由此得
Tb Tax ma Ta · cos θ ma
即 Tb mg· cot θ ma

(3)m球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由竖直方向的合力提供产生加速度 的动力,即
分析: 物体从A到B的过程,分为二个阶段,一个突变点。
加速阶段,弹力小于重力,N<G,物体所受的合力向下,但 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故物体作加速度值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仍 逐渐增大。
到N=G(突变点)时,速度达到最大。
随着弹簧的继续压缩,物体进入减速阶段,N>G,物体所受 的合力向上,且逐渐增大,但速度方向仍向下,故作加速度值增大 的减速运动,速度逐渐减小,到B点速度为零,但此时向上的合力 最大。
绳张力Tb 、斜向左上方的ac绳张力Ta 。三力的合力决定小球的运动状
态。
将Ta 沿水平、竖直两个方向正交分解得
Tax Ta · cos θ Tay Ta · sin θ
解:(1)m球处于平衡状态,即
Tay Ta sin mg ① Tax Ta cos Tmg
sin
2.由①、③两式以及②、④两式对应比较可见,当m水平向左加速 运动时,ac绳张力不变,而bc绳张力变小;即bc绳的张紧程度有所 减小(有一个“可以忽略”的回缩)。由①、⑤两式以及②、⑥两 式对应比较可见,当m竖直向上加速运动时,ac绳与bc绳的张力都 相应地增大了一个比例,即两根弹性绳的张紧程度都有所增大(有 一个“可忽以略”的进一步伸长)。但是,由于两根弹性绳的劲度系数ka 、k b都
cot
θ、mg·
cot
θ
ma和(mg
ma)· cot θ。
说明:1.在物体受多个力时,正交分解法是研究牛顿动力学问题 的最基本的方法。正交坐标轴通常取三种:水平x轴与竖直y轴,斜 面x轴与斜面垂线方向的y轴,半径方向的x轴与切线方向的y轴;然
后,沿x、y轴分别列牛顿方程,即 Fx max, Fy may。
例2.在一个箱子中用两条轻而不易伸缩的弹性绳ac和bc系住一 个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求下列情况时两绳张力Ta 、Tb的大小:
(1)箱子水平向右匀速运动; (2)箱子以加速度a水平向左运动; (3)箱子以加速度a竖直向上运动。(三次运动过程中,小球与 箱子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分析:小球m始终受3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mg、水平向右的bc
分析:从题设条件看,水平拉力大于B对A的最大静摩擦 力,所以A、B可能发生相对滑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 用隔离法,可分别求得A、B加速度
相当大,因此形变量的变化都极小,称为“不易伸缩”。
3.由①、⑤两式对比以及②、⑥两式对比可以看出,只要把①、 ②两式中的g改成(g+a)即为⑤、⑥两式。这表示:在竖直方向有 加速度a的系统内,用“等效重力”G'=mg'=m(g+a)的观点处 理超重(a>0)或失重(a<0)状态下的动力学(以及运动学)问 题时,可把加速状态下的非惯性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当作超重或失重
状态下的“惯性系统”中的“静力学”问题(即“平衡状态”下 “合力”为零)来处理,其效果完全相同。
例 3.A 、 B 两 物 体 的 质 量 分 别 为 mA=2kg , m均所B示为=,f3mk=在g1物,2体它N,A们上将之施它间加们的一叠最水放大平在静拉光摩力滑擦F水力=平和15面滑N上动,,摩则如擦A力图、 B的加速度各为多大?
(3) 对复杂物理过程,按时间顺序划分阶段的方法。 (4) 超重或失重问题。(当物体相对运动参照物是静止的,
但相对地面的参照物却做加速运动,会用通过变换参照系统的
办法求解,即在以地面为参照的系统里建立动力学方程求解。) (5) 临界状态问题。 (6) 其它问题。
三.典型例题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