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
2nd 言论自由的限制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 法尔威尔诉《风尘女郎》案
1983年11月,声名狼藉的拉里·弗林特经营的《风尘女郎》封面内页刊 登了一则有双关性暗示的滑稽酒广告,背景是一只康巴里酒瓶,一杯酒放在 岩石上,然后是“道德宗教”的首领杰里·法尔威尔的照片,配有一排字: “杰里·法尔威尔的第一次。”并附所谓记者对法尔威尔的采访,在广告的末 尾,用一排小字写着“滑稽广告----不得当真。
3rd.
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
在法律实践中,各国在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中形成了如下重 要原则: (1)公共利益原则。公共利益是国家行为合法性的理由和依据; (2)明显且现实的危险原则。 (3)比例原则。宪政意义上的比例原则是关于国家权力和公民权
利之间关系应该遵循的一项基本准则,它旨在要求国家权力之行使 必须适当、必要、均衡、不过度、符合比例,不得对公民权利和利 益造成非法侵犯;在处理权利之间的冲突时,要衡量比较两者利益 的大小,法官通过自由裁量权对其进行取舍。
2nd 言论自由的限制
美国宪法不保护的18种言论自由
10、军事基地不是美国政治候选人行使言论自由行的场所。 11、没有辱骂他人因而招惹冲突的言论自由。 12、没有说下流脏话的自由。 13、咆哮公堂的言论不受保障。 14、美国各级议员言论免责权所不保障的言论。 15、没有违背契约而泄露美国国家机密的言论自由。 16、黄色书刊不在美国言论自由权保障之列。 17、诈欺不实的商业广告不受美国言论自由的保障。 18、毁谤性言论不受美国法律保障。
案例由派和保守派的论战推向高峰。这场政治辩论自然成为1988年美国
总统大选的辩论主题,共和党候选人老布什就是凭借在焚烧国旗案 中的保守派立场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支持,从而战胜了民主党候选人 杜卡斯基。但联邦最高法院对焚烧国旗案的判决结果却捍卫了自由 派的立场,这无疑引发了美国主流社会更大的政治焦虑。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言论自由宋卓玉 罗瑞柬
Contents
什么是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限制 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 ...
1st. 什么是言论自由
FREEDOM OF SPEECH
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 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
言论自由是指公民有权通过各种语言形式,针对政治和 社会中的各种问题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我们通常 说的言论自由是指个人在群众集会或众多人的场所发表 演说或参加讨论而不受限制和追究的权利"
1st. 什么是言论自由
国际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
《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九条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此项 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 、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第十九条 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 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
案例
美国同性恋士兵在葬礼上被讽刺挖苦事件
7年前,一群来自美国堪萨斯州(Kansas)托皮卡 (Topeka)西波罗浸礼会(Westboro Baptist Church)的反同 性恋示威者曾经在一名美军士兵的葬礼上举行抗议,认为是 上帝降罪于美军,惩罚同性恋者。这些示威者随后被死者家 属告上法庭。美国高院近日裁定,示威属于“言论自由”范 畴,并无不妥。
1st.
什么是言论自由
FREEDOM OF SPEECH
《压制》,加拿大·蒙特利尔
波兰言论自由宣传图
1st. 什么是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与表达自由
言论自由是一种“表达”的自由。 表达自由中,表达的方式基本有三种:言论表达、通过
出版和新闻渠道的表达以及行为表达,而言论表达被认 为是最主要的、最大众化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其它表 达方式的基础。 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言论表达与其它表达相比总是更迅 速,更方便,成本更低。由于言论表达在程度上一般不 如行为表达激烈,在实现方式上更方便,所以在现实生 活中言论表达在顺序上常常发生在其它表达途径之前, 在数量上比其它表达方式运用的更多,更频繁,在表达 自由中言论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nd 言论自由的限制
美国言论自由限制的几个阶段
一战以前,危险倾向的原则 1915年的吉特劳诉纽约州案:吉劳特系社会党左翼全国委
员会委员,兼该左翼机关报经理。因其在创刊号刊载“左 翼宣言”,倡导以武力暴动及非法方式推翻政府,触犯纽约 州刑法,遭纽约州上诉法院定罪,被告不服上诉至最高法院。
二十年代,明显而即刻危险的原则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 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剥 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诉冤请愿的权利。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第五条:一、人人有以语言、文字及图 画自由表示及传布其意见之权利,并有自一般公开之来源接受知 识而不受阻碍之权利。出版自由及广播与电影之报导自由应保障 之。检查制度不得设置。二、此等权利,得依一般法律之规定、 保护少年之法规及因个人名誉之权利,加以限制。三、艺术与科 学、研究与讲学均属自由,讲学自由不得免除对宪法之忠诚。
3rd.
言论自由与网络暴力
有关思考:
“人肉搜索”首先通过提问启动搜索行为,将被搜索对象的某些 线索公布于网络上发动广大网民进行搜索,同时提供相关线索。广大 网民通过参与搜索并提供、分析、整理相关线索,确定被搜索对象在 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身份以及相关信息,将搜索结果公布于网络;这往 往会导致网民对被搜索对象在网络上进行评论、谴责、谩骂、侮辱、 诽谤、恐吓以及人身攻击,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侵害他人权利,出现 所谓的“网络暴力”情形。
扩充解释 扩充解释,是指为了符合立法原意,对法律条 文所进行的广于其字面含义的解释。依这种解释,言论 自由之言论不仅限于通过口头表达思想、意见,还包括 思想、意见表达的书面形式,甚至包括研究、文艺创作 、申诉、控告等其他表现形式。
1st. 什么是言论自由
各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 论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 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案例
80年代美国焚烧国旗案件
案件起源于1984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州的焚烧国旗事件。当时, 共和党正在那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反政府的游行抗议活 动中,名叫约翰逊(Johnson)的青年人焚烧了一面美国国 旗,并喊着“红、白、蓝,滚你妈的”的口号。约翰逊因此 被判刑1年并罚金1000美元。案件后来上诉到德州刑事上诉 法院,1988年德州刑事上诉法院以焚烧国旗属于表达行为受 第一修正案保护为由推翻了该判决,由此将自由派和保守派 的论战推向高峰。这场政治辩论自然成为1988年美国总统大 选的辩论主题,共和党候选人老布什就是凭借在焚烧国旗案 中的保守派立场获得了社会大众的支持,从而战胜了民主党 候选人杜卡斯基。但联邦最高法院对焚烧国旗案的判决结果 却捍卫了自由派的立场,这无疑引发了美国主流社会更大的 政治焦虑。
一国公民通过语言表述各种思想和见解的自由。一国宪 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包括口头和书面等表述形 式。广义的言论自由还包括新闻、出版、著作、绘画等 自由。
1st. 什么是言论自由
FREEDOM OF SPEECH
字面解释 所谓字面解释,即严格按照法律条文的字面 含义所做出的解释。依字面解释,言论即是以口头表达 为形式的表现行为;或称凡意见之以口语表示者为言论 。言论自由的最显著特征是它的口语性。它专指人们采 用口头语言的形式或说话的手段的自由。
王菲案 2007年,女白领姜岩写完博客后自杀,其生前好友张乐奕发 出网文声讨姜岩的出轨丈夫王菲,并刊登了后者的真实信息 。王菲很快陷入了众多网友波涛汹涌的人肉搜索中。随后, 网友将王菲以及所谓的第三者“东方”的个人资料公之于众 ,导致王菲和“东方”双双辞职。而后,一些情绪波动的网 友又找到王菲父母家,在王家门口写下“无良王家,逼死贤 妻”等语句。
冷战时期,衡平原则
七十年代,绝对原则和行动原则
2nd 言论自由的限制
言论自由与隐私权
要明确划分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的界限,就必须正确处理两个方面 的问题,即隐私的概念、范围和言论自由侵犯他人隐私权的标准 是什么?对隐私的界定,应考虑以下三点:第一,隐私应该是合 法的,犯罪分子的违法活动不属于隐私的范围;第二,隐私应与 社会公众生活、公共利益无关,如果公民的个人生活涉及到公众 利益时,就应该让位于公共利益;第三,隐私权的客体包括:(1) 身体秘密;(2)私人空间;(3)个人事实,指个人生活经历、生活 习惯、性格爱好、社会关系、学历、婚姻状况、家庭住址、电话、 收入情况等;(4)私人生活,指一切与社会无关的个人生活。
80年代美国焚烧国旗案件
案件起源于1984年发生在得克萨斯州的焚烧国旗事件。当时,共和 党正在那里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在反政府的游行抗议活动中,名叫 约翰逊(Johnson)的青年人焚烧了一面美国国旗,并喊着“红、白、 蓝,滚你妈的”的口号。约翰逊因此被判刑1年并罚金1000美元。案 件后来上诉到德州刑事上诉法院,1988年德州刑事上诉法院以焚烧 国旗属于表达行为受第一修正案保护为由推翻了该判决,由此将自
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 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
三、本条第二款所规定的权利的行使带有特殊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得 受某些限制,但这些限制只应由法律规定并为下列条件所必需:
(甲)尊重他人的权利或名誉; (乙)保障国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或公共卫生或道德。
2nd 言论自由的限制
美国宪法不保护的18种言论自由
1、美国人没有亵渎国旗或焚毁征兵卡的象征性言论自由。 2、危及美国公共安全的玩笑不能开。 3、没有引发危害美国公众秩序导致暴乱的言论自由。 4、没有扰乱美国学校教学安静环境的言论自由。 5、没有造谣生非的言论自由。 6、没有妨害他人权利的言论自由。 7、不能以言论自由或集会自由为借口,妨害城市交通或违反交通规则。 8、监犯的言论及集会自由权因狱政安全而受限制。 9、对美国军人言论自由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