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运动损伤的心理成因与康复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入空格)1.与运动损伤有关的重要心理因素有、、、等。
2.应激—运动损伤模型中,应激被认为是,预测运动损伤的核心因素是。
3.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大体可分为5个阶段:、、、、。
4.运动员在整个康复过程中如果得到足够的,将有利于他们的损伤康复。
5.思维可对人的行为直接产生影响,受伤运动员的思维内容直接影响其在康复期的和。
6. 运动员对损伤的反应与疾病者体验到的悲哀反应相类似,过程由开始,经而达到。
7.Williams和Adersen提出了一个以应激理论为基础,旨在解释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8.运动员拥有的应对方式包括、、、集中注意力策略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9. 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包括运动员的、、和潜在干预等,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直接或间接地受这些心理因素调节。
10.、、、社会支持、表象训练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二、单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一个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Williams和Adersen修改并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新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A 1980年B 1990年C 1998年D 2000年2.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不包括下面哪一项。
()A 人格因素B 应对资源C 应激源史D 兴奋剂3. 应激反应代表着运动员处理环境需求的能力资源与环境的实际要求之间的一种现象。
()A不平衡 B平衡C放大 D缩小4. 下面哪一选项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
()A 否认 B愤怒C 抑郁 D兴奋5. 运动员的“应激反应”可受一系列心理因素调节,并且能被心理干预手段影响。
()A直接 B间接C没关系 D直接或间接6.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就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特质。
()A意志 B自尊C控制点 D成就动机7. 是一种积极的,将应激作为创造活动的动力,化悲痛为力量的心理应付技能。
()A否认 B升华C投射 D移置8 . Adersen和Williams(1998)提出了一个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根据这个模型,运动员对运动环境的决定运动损伤是否发生。
()A应激反应 B行为反应C认知反应 D情绪反应9. 众多的研究提出态度、应激控制、、目标设置、积极性自我谈话、心理演练以及相信恢复方法的效果等,是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几个重要的心理变量。
()A社会支持 B敢为性C依赖性 D药物10. 受伤运动员会经历以下认知方面的反应:感知身体疼痛、察觉与损伤有关的不正常反应、询问与损伤有关的问题、、认识到受伤的不良结果等。
()A震惊 B曲解损伤的涵义C分离 D失望、孤独11. 应激—损伤模式提出两种阻止由高负荷应激引起的运动员受伤的干预模式。
第一种干预模式试图改变运动员对具有潜在应激的事件的认知评估,而第二种干预模式则使。
()A修正应激反应的生理注意力 B 改变比赛环境C改变比赛节奏 D改变比赛顺序12.近年来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
()A特质焦虑 B意志C控制点 D特质焦虑和控制点13. 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有两个方面:认知反应和。
()A应激反应 B抑郁反应C疼痛反应 D情绪反应14.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灾难性”指的是。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15.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个人化”指的是。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16.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指的是。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17.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绝对化思维”指的是。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18. 损伤运动员一般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出现的现象。
()A 身心恢复B 死亡C 导致精神病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19. 运动损伤不仅使肌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在心理上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因此,损伤后对受伤者进行心理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其主要目的是。
()A消除受伤后的心理障碍 B 消除恐惧C增加营养 D 调整心理状态20. 运动员损伤后的恢复,只有把生理的恢复和恢复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身心得到全面恢复。
()A心理 B营养C比赛状态 D运动技术三、多项选择题(将备选答案中正确的代码写在题后括号内)1. Williams和Adersen先后在提出、修改了建立在应激理论基础上,旨在解释运动损伤与心理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
()A 1988年B 1990年C 1998年D 2000年2. 运动员拥有的应对资源包括、、、以及医生规定的自我设计的医疗方案,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运动员对应激做出的反应。
()A应对行为 B社会支持C处理应激的技能 D集中注意力策略3. 近年来研究与运动损伤有关心理因素涉及到的有。
()A自我概念 B A型行为C 自尊 D疲劳4. Adersen 和Williams的应激—损伤模型,认为一个运动员是否发生损伤,是由运动员对所处环境的应激反应决定的,影响的心理因素有、、,并且认为这些心理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而是发生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
()A应激源史 B应对资源C情绪的状态 D 人格5. 下面选项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阶段?()A 否认 B愤怒C 抑郁 D兴奋6. 近年来研究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包括以下面选项?()A 人格因素B 应对资源C 应激源史D 兴奋剂7. 下面选项中影响运动损伤康复的心理变量有。
()A态度 B应激控制C社会支持 D目标设置8. 应激反应会导致运动员选择性的心理状态和注意力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方面。
()A肌肉紧张 B视力范围减弱C注意力分散 D 听力范围减弱9. 社会支持是一种重要的应对资源,它有助于减弱应激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下面选项中属于社会支持主要来源的有。
()A父母 B教练C队友 D 运动员自身10. 应激—损伤模式提出两种阻止有应激反应引起的运动员受伤的干预模式。
()A干预对潜在应激的事件的认知评估 B 干预比赛环境C修正应激反应的生理注意力 D干预比赛节奏11. 近年来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这方面受到关注最多的是。
()A意志 B特质焦虑C控制点 D成就动机12. 影响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各阶段的重要因素包括。
()A运动员的人格 B教育程度C 训练水平、比赛经验 D运动成绩13. 损伤后运动员的心理反应的两个方面。
()A认知反应 B情绪反应C 抑郁反应 D应激反应14.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对损伤的认知曲解有。
()A灾难性 B过于泛化C个人化 D选择性抽象化15. 运动员经过情感反应、焦虑和生气等短期的心理反应后,可能有两种现象是。
()A 身心恢复B消极的态度面对损伤,而后遭受一系列的问题C 导致精神病D开始接受自己已经受伤的事实,制定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计划16.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个人化”分别指的是。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17. 运动损伤者往往会寻求理解损伤的涵义,运动损伤会导致一些伤者在认知上对损伤意义曲解,专家们已确认的意义曲解“选择性抽象化”、“绝对化思维”分别指的是。
()A将注意力集中在无意义的小节上 B夸大运动损伤的严重性C将复杂的体验简单化 D将损伤的责任强加于自己18. 运动损伤的全面恢复包括。
()A生理恢复 B心理恢复C人际关系 D营养恢复19. Grove 和 Gordon提出了一个运动损伤恢复理论关系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运动员的损伤能否恢复和返回赛场是受以下因素影响的。
()A治疗相关因素 B损伤的相关因素C个体的心理因素 D心理干预20. 运动损伤的恢复过程是、和交互作用的过程。
()A心理反应 B认知C行为 D抑郁四、匹配题(将下列相对应的内容用线条相连)把运动员损伤后的心理反应阶段与相应阶段的运动员具体表现进行匹配:否认认识到无法立即解决受伤,产生消极情绪愤怒接受受伤的事实并开始计划怎样康复许愿自我允诺一些无法实现的愿望抑郁部分性的或完全性的对损伤的曲解承认经常表现为愤怒情绪状态五、判断题(下列正确的说法用√写在题后括号内,错误的则用×写在题后括号内)1. 随着体育运动的发展和参与人数的增多,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发生率日益增高。
()2. 运动员对潜在应激的运动环境反应决定运动损伤是否发生。
()3. 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训练水平、比赛或训练的组织、运动员的生理状态以及气候环境等方面,心理社会因素在运动损伤发生中的不起作用。
()4. 人格能影响运动损伤发生。
()5. 运动员在出现运动损伤后,会对受伤作出相同的认知反应。
()6. 运动员对损伤的认知反应通常由一系列情绪反应所伴随。
()7. 受伤运动员的健康恢复应包括身心两个方面创伤的系统治疗。
()8.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影响运动损伤发生和恢复的心理因素。
()9. 唤醒控制技能和认知干预可以被用来提高运动成绩和阻止应激反应发展的。
()10. 损伤是评定一个运动员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种标志。
()11. 如果运动员尚未完成从损伤中恢复过来就参加运动,再次损伤的可能性大。
()12. 生活事件指的是那些能够导致生活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事件,如结婚、丧亲、失业等。
()13. 社会支持是一种重要的应对资源,它有助于减弱应激反应带来的不利影响。
()14. 关于损伤运动员人格特征的研究渐渐转向了对人格的某一具体维度的探讨。
()15. 运动损伤不仅使肌体机能水平明显下降,而且在心理上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