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摸底(零诊)考试地理试题【全品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摸底调研考试试卷,其中地理卷1-25题为选择题,26、27、28、29题为综合题。
考查了高中地理的全部内容。
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导,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考查。
本试题重点考查点为等高线的判读、农业生产潜力的分布及成因分析、工农业区位条件评价、风向判断、山脉成因、昼夜长短变化规律、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及航运条件评级、等温线的判读、交通布局特点、地质灾害成因分析等。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比重相差不大,比较均衡。
本试卷整体难度较小,所考知识点比较基础,这有利于学生调整状态,同时也能很好的考察学生的基本情况,还是不错的高三一份摸底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潦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具将替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台题目要求。
图1为某地等高线(单位米)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水域面积约为A.15 km2B.1.5km2C.0.15km2D.0.015 km2 2.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A.100米B.150米C.190米D.200米3.若要安排露营活动,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面积估算、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及野外宿营地选址。
【全品答案解析】1.B 2.C 3.A解析:1题,图中水域大体为一个三角形,可以用直尺测量其底和高的长度,然后结合比例尺换算成实际距离,大体匡算一下即可得出答案B。
2题,图中陡崖处有3条等高线相交,等高距为50米,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
所以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可能是190米。
3题,根据等高线分布规律可知,①地为谷地,容易发生洪涝灾害,不适合在此地安排露营活动。
【全品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的判读,这也是考试常考的热点内容。
本题难度较小。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
图2是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图(单位:千克/亩),读图回答4~6题。
4.以下四省区中,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是A.湖北B.安徽C.江苏D.江西5.与丙地相比,乙地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原因是A.热量不足B.土壤贫瘠C.光照不足D.水源不足6.对甲地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A.沙尘暴B.干旱C.风暴潮D.洪涝【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全品答案解析】4.D 5.C 6.B解析:4题,根据题干中“农业生产潜力”的概念可知,农业生产潜力大小与热量大小关系密切,而热量大小与纬度相关性最大,所以四个选择项中江西省纬度最低,热量最丰富,所以农业生产潜力最大。
5题,乙地为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使其农业生产潜力低于同纬度的丙地。
6题,甲地为华北地区,干旱问题严重,是影响其农业生产的最大的自然灾害。
【全品思路点拨】本题借助新概念,考查的是农业最主要的知识点。
图3是我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长廊”,据图判断7~10题。
7.图中甲山脉是A.秦岭B.阴山山脉C.祁连山脉D.贺兰山脉8.图中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A.热量B.降水C.土壤D.地形9.该地区发展有色冶盒工业的有利条件是①地势平坦②矿产丰富③气候适宜④水潭充沛⑤交通便利⑥水能丰富⑦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⑧市场广阔A.①②③B.②④⑧C.③④⑤D.②⑤⑥10.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A.包兰线B.陇海线C.兰新线D.宝成线【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山脉判读、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分析、工业发展条件评价、铁路名称判断。
【全品答案解析】7.C 8.B 9.D 10.A解析:7题,根据区域图,可以判断甲山脉是祁连山。
8题,乙地区为河套平原,水资源不足,所以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是降水。
9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有镍矿、锌矿、铜矿等,矿产丰富;有色冶盒工业需要大量的电力,而此处水能丰富,有很多水电站;有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方便货物的运输。
10题,结合铁路网分布可知,图中经过银川的铁路线是包兰线。
【全品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内容较多,但都很基础,难度较小。
图4是日本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
11.2014年2月,日本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雪灾,受灾最为严重的城市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12,导致日本工业地带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水热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C.海运交通便利D.科学技术发达13.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A.人均耕地步B.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C.河网稠密D.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块小【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日本降雪及工业带分布、农业生产特点分析。
【全品答案解析】11.A 12.C 13.D解析:11题,日本冬季多西北风,所以西部地区来自日本海的暖湿气流受到陆地上山地的抬升,多形成暴雪,A正确。
12题,日本工业带主要分布在濑户内海沿岸和东京湾一带,原因是此处港口众多,海运交通便利。
C正确。
13题,日本多山地丘陵,地块小,所以导致其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
D正确。
【全品思路点拨】日本的这种降水特点类似于台湾,要学会举一反三。
图5是世界采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读图回答14—16题。
14.该月甲半岛的盛行风是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D.东北风15.乙山脉的形成原因是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C.亚欧板块内部小板块挤压抬升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16.该时段下列四地中,昼长夜短的是A.中欧平原B.南非高原C.亚马孙平原D.青藏高原【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风向判断、山脉成因、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全品答案解析】14.D 15.B 16.B解析:1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亚欧大陆为高压,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印度半岛吹东北风,D正确。
15题,根据板块发布图可知,乙山脉是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而形成。
16题,根据等压线可以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所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四个地区只有南非高原在南半球,所以B正确。
【全品思路点拨】本题要注意总结三点,一是热带季风的风向变化;二是熟记板块分布图;三是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图6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
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示区域地势A.东高西低B.西高东低C.北高南低D.南高北低18.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水稻B.小麦C.玉米D.谷子19.目前该地区是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其原因主要是该地区有A.雄厚的技术力量B.丰富的资源C.大量廉价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地势判断、工业区位分析。
【全品答案解析】17.C 18.A 19.C解析:17题,根据河流的流向可知判断中南半岛的地势为北高南低,C正确。
1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南半岛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稻种植业为主,所以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A正确。
19题,本地区的电子工业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类型,该地区是世界电子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就是看着其大量廉价劳动力,所以C正确。
【全品思路点拨】根据河流的流向判断地势高低是一个常用的规律,要注意灵活使用。
图7是太平洋某岛屿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该岛盛行风风向是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南风D.西北风21.该岛东侧以畜牧业为主,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降水D.热量22.当图中甲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6日10时,纽约(西五区)的区时为A.5日3时B.5日17时C.日3时D.6日17时【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风向判断、影响畜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区时的计算。
【全品答案解析】20.D 21.C 22.B解析:2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为南半球40——60度范围,常年盛行西北风,是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所以D正确。
21题,根据河流流向可以判断,此地西高东低,西部为西北风的迎风坡多降水,东部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发展畜牧业。
C正确。
22题,根据经纬网可知判断此地为东12区,所以和西5区相差17小时,答案为5日17时,B正确。
【全品思路点拨】熟记气候类型模式图,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有利于解决此类问题。
北京时问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读图8回答23~25题。
23.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24.图中①②③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两洋、印度洋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25.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A.气温更低B.降水更多C.风速更大D.纬度更高【全品知识点】本题考查南极地理概况。
、【全品答案解析】23.C 24.A 25.B解析:23题,根据经纬网知识可知,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C正确。
24题,根据经纬网分布和区域定位可知,图中①②③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A正确。
25题,南极地区气候典型特征为酷寒、干旱、烈风。
所以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降水更多。
B 正确。
【全品思路点拨】南极地区比较特殊,要多留心。
本题难度较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个小题,共50分。
2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很多传统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0世纪50年代,辽中南工业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材料三所经60余年的发展,辽中南工业基地也出现了技术设备落后,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
(1)与长江中下游比较,简述PQ河殷不同的水文特征。
(5分)(2)简述鞍山钢铁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分(3)国家提出“振兴东北”的计划,针对辽中南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你有哪些建议。
(5分)【全品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分析、工业区位分析及传统工业区发展对策。
【全品答案解析】(1)流量小(1分);有结冰期(1分);有凌汛(1分);有春汛(1分);含沙量小(1分)。
解析:河流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流速、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有无凌汛等方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