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

谈谈激发学习动机的有效策略
学习动机的激发一个优秀教师必备的能力。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正是“授人以渔”的初始步骤。

如果一个教师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的话,他的教学就成功了多半。

现代教育推崇的“自主学习法”,实质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提升教师个人的教学水平,塑造自身的人格魅力。

孔子说“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学生喜欢老师,相信老师,老师给出的教学指令,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才会容易实现。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因为只有学识渊博,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胜任现代化的教学,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钦佩,彰显人格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注重师爱的培养。

是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博大而深沉的爱,是教师高尚情感的结晶。

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亲切的动作,一句体贴的言语,都会使学生受到鼓舞,情绪振奋,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师爱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样潜移默化。

总之,教师对专业的敬业精神,饱满的精神风貌和爱护师生热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

二、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

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

学生只有在学习中不断体会到所学课程的重大价值,只有明确认识到当前所学与将来所用的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出对所学学科的学习需要,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学习目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以掌握为目标的动机,以此启发学生的求知需要,培养学生争取成功、克服失败的意向。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我认为以下几点是很重要的:
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2、创设参与机会,使学生参加各种学习活动。

中学阶段学生的参与意识急剧发展。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唤起他们更强的表现欲,就更会注意完善自己的形象,需要没有或没能充分得到满足时,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

但他们不认输,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奋起直追,以显示自己的能力。

这样,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

从而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我们的教学活动需要适应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尊重他们的需要,随时创设能使学生表现自己的情境,使他们受尊重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

为了多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我认为语文课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角”,使学生的表现欲驱使内部动机产生积极效应,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强化和巩固。

三、培养成功感,增强学生自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需要有赖于自信。

近代教育家俞子夷说:“要有自信,一定要有过成功的体验,常常做错,常常受责,只有失败,永无成功,怎能自信呢?”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学习上很少取得成功,很少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乐趣。

而且由于总是失败,得到的多是教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遇,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如果我们能够帮助他们取得一点成绩,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哪怕是很微小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从而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和欢乐,这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

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励和表扬,就更加强了这种感受,并会产生继续追求满足的需要,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或工作的兴趣和动机。

我班有一位名叫刘宇的学生,开始语文成绩较差,一次检查作业中,他字写得好,我当众表扬了他,后来,他端正学习态度,学习成绩提高很快,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四、及时反馈策略
布克和诺凡尔(W. F. Book & L. Norvell, 1923)的实验表明,让学生及时知道成绩,比不了解者的学习动机要强(刘善循, 2000)。

因为学习结果的反馈具有信息作用,通过结果反馈,学生能够知道在学习上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目标,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动机。

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作文或作业的批改评价应及时告诉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间隔越短,效果越显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