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心理学作业
五、研究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功能布局及流线的运用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办公建筑设计调查问卷(见附录2)。
人类活动所创造出的室内活动的场所被称为室内空间,也就是说其包括人类周围的一切的环境元素,空间的大小以及空间的围合元素共同组成了室内空间。人类的生活不断拓展,这就会使得室内空间不断的扩大,两者相互渗透,并且会慢慢地发展成为不可分割的环境整体。由于人类对空间的切身体验,才形成了人类对室内空间的感觉效应。人类和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环境创造了人类,与此同时,人类也不停地影响并且改造着其身边的环境。
小结
高层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是城市景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地价的逐步提高,高层办公建筑的高度也不断攀高,其功能也趋向多元化,从单纯的办公场所转变为城市形象的代表,城市天际线的主要营造者,城市景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在办公建筑室外环境的设计中,要结合实际,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通过对人的各方面需求,如精神、生理、心理等的了解,把它们应用到设计中。任何物质环境给予人的意向和感受都会在它们的情感、心理或潜意识中作出反应。意大利建筑理论家赛维在其《建筑空间论》中说过“尽管我们可能忽视空间,空间却影响着我们,并控制着我们的精神活动”。
[1]《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林玉莲,《环境心理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附录1
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 男 B 女
2、您的年龄
A 18岁以下 B 18-35岁 C 36-50岁 D 50岁以上
3、您的职业
3)机关食堂:大餐厅600平方米、小餐厅(包间)若干、及厨房配套房间
4)其它:物业、管理办公室、技术设备要求的配套用房
主楼:
5层以上为机关普通办公室(每层要求有两个带卫生间的领导间和一个40平方米的小会议室);
16-18层主要为机关领导办公室(每层要求有6个带卫生间和小型会客室的领导间和2个60平方米的会议室。
6、您认为办公楼内的公共休息活动空间的形式是?
A 单独封闭的室内空间 B 采用隔断式室内空间 C 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D 以室外空间为主 E 全是室外空间
7、行政办公楼的使用性质会对外在风格产生多大的影响?
A 起决定性作用 B 有很大影响 C 一般 D 可有可无 E 无任何影响
建筑来源生活,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态度,每个人对建筑的感受都不一样,各不相同。其实,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等一切体验,都是从空间极其情景,即居住的行为活动对内外部空间的体验与感觉产生而来的。因此,在设计中创造出亲切、安全、宜人的环境,满足人群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行政服务:政务公开展览厅150平方米
行政窗口大厅600-800平方米及附属办公室10间×25平方米/间
行政服务大厅4间×300平方米/间及附属办公室20间×25平方米/间
2)会议中心:布置4间×120平方米/间的中会议室
2×250平方米的大会议室及配套服务和休息房间
多功能厅800平方米、休息室4间×40平方米/间及其它配套
如今我国的中小企业几乎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办公空间设计缺乏创新,几乎是千篇一律的,而每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却不相同的,这就要求在办公空间的设计上要有创新意识,使办公空间成为企业竞争和成长的不可或缺的优势。
一、环境心理学的概念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心里发生发展的规律。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和城市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了解各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
现代的设计要以人为本,现代的设计师要努力为人类营造出一个舒适并且安逸的室内环境。
六、案例
1、苏州博物馆
2、朗香教堂
3、河西万达广场
七、总结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研究“建筑——环境——人”来为设计提供可靠依据的学科,我们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从各个片面的组成来推敲建筑空间形态,要我们从更整体的思路来考虑空间与环境的关系,空间与心理的辩证关系,场所感与领域感的关系,从而对建筑空间进行更完整的推敲和判断。建筑师是为营造一个宜人的空间而存在的,正如阿尔瓦•阿尔托所说的那样:“建造天堂是建筑设计的一个潜在动机,它是我们设计建筑的唯一目的……每件建筑作品都是一个标志,它们向世人展示出我们愿意为世界上的所有普通人建造天堂的志向。”
7、对于地下车库的处理方式,您最喜欢哪种?(单选)
A 防腐木顶棚处理方式 B 阳光板顶棚处理方式 C 钢化玻璃顶棚处理方式 D 钢筋混凝土框架顶棚处理方式 E 与建筑结合的处理方式
8、对于地下疏散口处理方式,你最喜欢哪种?(单选)
A 隐藏型 B 强调型 C 复合型
9、对于地下中庭的处理方式,您最喜欢哪种?(单选)
A 文艺娱乐 B 休息 C聊天交谈D读书看报E交流活动
4、行政办公楼门前的广场地面采用下列哪种方式您比较容易接受?
A 全是绿化草坪 B 以绿化草坪为主 C 草坪与硬地两可 D 以硬地为主少量绿化E 全是硬地
5、工作时,您喜欢哪种座位形式?
A 一个人单独做 B 两人一个座位 C 三人一个座位 D 四人一个座位 E 四人以上且面对面座
A 台阶型 B 楼梯型 C 复合型
10、对于场地植物框架造景设计的植物结构层次下面哪种处理方式较为常见?(单选)
A 乔木+灌木+地被三层结构 B 乔木+灌木二层结构 C 乔木+地被二层结构 D 灌木+地被二层结构 E 灌木一层结构
11、请谈谈你对办公建筑室外环境设计的见解
附的行政办公楼位置是否处于交通便利的地段?
A 非常便利 B 便利 C 一般 D 不便利 E 非常不便利
2、您认为附近的行政办公楼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处理的好吗?
A 非常融洽 B 比较协调 C 一般 D 有待商榷 E 非常不协调
3、若停车需要,有必要在办公楼设置广场,您会在广场上进行什么样的活动?
南方某市拟在新区重要地段兴建一座高层机关办公楼,基地批准用地面积约为12000平方米,要求在图示规划红线范围内进行规划设计。
二、任务要求
建筑容积率不得大于4,地下2层,建筑高度不得突破100米,其中裙楼4层。建筑覆盖率不得大于40%,环境绿化率不低于25%,裙楼屋顶应考虑绿化、美化。
三、设计要求
裙楼:
四、研究环境心理学在基地及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首先我们做了一个办公建筑室外环境的调查问卷(见附录1)。
基地具体位置位于河西奥体中心附近,北邻奥体大街,西邻云台山路,南邻富春江东街,东边是西城路。基地规定为一个长为120m宽为100m的长方形。
建筑往往不是单独存在的,总是与周边环境相铺相成,环境可以给予建筑很多人工无法达到的境界。在建筑设计中,将环境与建筑结合起来,空间会更丰富,建筑也会因为具有特定的地域性而独具魅力。
分析
首先建筑的两个入口都面向街道,这样在视线上可以更广阔,让街道上的人能一眼看到入口。而且这样设计使建筑的引导性更加强烈,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服务空间设计成大空间可以方便人们通行,而且在视觉感官上给人一种宽广的感觉,符合办公建筑室内设计的要求。
办公空间的设计十分合理,因为它与服务空间的隔离有效地区分出群众路线和工作人员路线,让建筑的流线显得更加合理有效。后勤空间也是一样,它的隐秘性使建筑的空间布局更加的合理流畅,各功能空间互不影响但相互协调、密不可分。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有较其他心理学分支更侧重于应用研究,这两个特征使环境心理学在方法论上体现了多样性、灵活性和首创性。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现场研究等。作为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具有多学科性的特点,它要从许多其他学科中汲取某些知识。
建筑环境心理学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
政府办公建筑设计
班级建筑xxxx
学号xx
姓名xxx
研究标题:不同建筑功能布局对人群的流线及心理的影响
摘要:通过对一幢政府办公建筑的调查分析,指出在改造设计中应用环境心理分析法,以适应老百姓的环境行为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设计思想。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环境设计,以人为本
引言
办公楼作为21世纪城市中“信息的集散、加工与再创造的场所”,是城市社会、科技、财政、经济活力的显著索引,城市的核心“象征”。纽约曼哈顿作为世界经济中心,办公楼的大量集聚以及形成的景观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办公楼越来越成为城市“经济权力”中心场所。世界贸易中心办公大楼的被攻击,是对这一经济权力场所的反抗,从另一侧面也反应了办公楼在当代城市中的地位。
正是因为人们对客体的知觉过程是一个整体的感受,所以才要求建筑师要将空间尺度的定量问题放在一个整体空间背景中的角度来考虑,这样才能创造出一个为人们生理和心理都乐意接受的空间环境。
建筑室内的心理资料对建筑室内空间设计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在设计上将人的心理作用充分的考虑进去,可以实现有效地并且合理的利用空间的效果。
二、研究对象及目的
专业课程设计中的政府办公楼设计,将我设计的办公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解剖分析,功能布局与人群之间的关系,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及如何处理建筑空间设计与人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对办公建筑有一个大的了解,对办公建筑设计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具有一定的借鉴性。
三、设计任务书
一、任务描述
分析
首先在出入口的设置上,为了把人群和车辆区分出来,防止它们因为流线的交叉而造成堵塞及不良影响,单独设置了一个车行出入口(次入口1)。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在流线上更加的合理,也满足人们对出入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