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群的比较对象。
普拉托镇纺织服装集群差距最大的是全员劳动生
普拉托镇是意大利两大纺织集群之一,面积 产率,因为意大利企业规模很小,但高度专业化
576 平方公里,人口不足 20 万。普拉托从事纺织 分工,生产的纺织服装产品具有很高的附加值,
业已有 800 年的历史,毛纺业是普拉托第一大企 而绍兴生产的多是标准化生产、附加值不高的加
表 2 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及权重
产品生产效率
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资产
贡献率)
0.14
市场占有情况 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 0.27
企业集聚程度 地均产值
0.19
产品赢利能力 销售利润率
0.22
产品研发能力 专利授权数
0.18
二、绍兴市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 的国内比较
欧洲等主流市场。合肥在全国中心城市综合实力 子等产品的生产基地。但全市从事纺织业的员工
50强中名列26位。但合肥市纺织服装业规模和比 仅数4万人,生产效率低,销售收入仅占全市制造
重很小,年销售收入不到10亿元,销售收入仅占 业的4%,整个行业处于亏损状态。
表3 2002年四地区纺织服装业(集群)竞争力指数比较①
第一。
表 4 普拉托镇、绍兴县纺织服装集群竞争力指数比较③④
群正处于竞争力初显阶段,其特点是:企业集群 竞争力主要建立在低成本的优势上;劳动力市场 供应充足,但技术创新人才少;区域范围不大, 合作关系还不稳定,集群创新能力还不强。
三、绍兴县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 的国际比较
指数 全员劳动生产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 地均产值(亿美元) 销售利润率(%)⑤ 产品研发能力指数
124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4 年 12 月
力;第四,绍兴县人均工资仅为意大利纺织业平 均水平的 1/16,说明绍兴有望进一步利用人均工 资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提高竞争力。
四、提高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 力的对策研究
4)企业赢利能力。盈利状况是影响企业集群 竞争力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销售利润率=利润/
销售收入总额。 5)产品研发能力。本文使用了“集群区域内
年专利授权数”这个指标。 2.指标综合 (1)综合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把竞
争力评价的各个指标先化为无量纲的分值,即量 化测度,再得出一个容易比较的、量化的结果, 能够直观显示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大小。利用层次 分析方法分析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拓扑结构见 图 1。以 Xp1,Xp2,……,Xpn 作为企业集群竞争力 三级指标,以 C1,C2,……,Cn 作为两级指标,以 D1,D2,……,Dn 作为一级指标。通过计算得出各 三级指标的量化测度。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三级指 标进行计算得出二级指标的量化测度,再对二级 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一级指标的值,对一级 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的结论就是我们需要的 结果。
无锡。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地的特点:无锡 类产品的 15%,拥有亚洲最大的轻纺市场——中国
的科研能力一直比较强,且这几年注重产品的升 轻纺城,2001 年市场成交额达到 207 亿元,2002
级换代,地均产出和劳动生产率比较高;绍兴纺 年绍兴县自营出口达 14.62 亿美元,居浙江全省
织服装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合作,取得了良好的 集体效率和盈利能力;第五,绍兴的服装企业集
平;第二,集群中各单项指标反映出的竞争力普 万人,土地面积 1152 平方公里,1999 年纺织工业
遍高于非集群中各单项指标的水平;第三,四个 年产值 206.49 亿元,出口达到 90%,现有纺织企
地区随企业专业化系数的上升、集聚度的增强, 业 2500 多家,无梭织机 2.5 万余台,年产化纤面
业,1996 年产值 48 亿美元,其中出口收入占总收 工产品;第三,单项指标中,差距比较小的是纺
入 的 60% ② 。 普 拉 托 从 事 毛 纺 工 业 的 企 业 多 达 织县服装企业的产值和出口,说明绍兴的纺织服
12000 多家,其中多数为小企业,80%的企业只有 装企业集群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国际竞争能
竞争力呈提高趋势;第四,绍兴和无锡纺织服装 料 21 亿米,印染加工量达 40 亿米,生产能力约
集群在单项指标上各有优势,无锡在全员劳动生 占全国的 1/5,化纤品出口占全国的 1/10,是全
产率、产品研发能力和地均产值上超过绍兴,但 国最大的轻纺产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县年产化
绍兴纺织服装集群在集群规模和盈利能力上超过 纤面料 25 亿米,印染加工量 58 亿米,占全国同
n
m
∑ ∑ M = Wi k Wi k × Zi k
j =1
k =1
式中:WiK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中第 k 个二级指标的
权重;Zik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中第 k 个二级指标的
量化测度;Wi 为第 i 个指标的权重;m 为一级指标
数,本评价指标体系中 m=5;n 为一级指标所含的
二级指标数,这里 n 等于 1。
刘春香
(浙江万里学院,宁波 315100)
摘 要:企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力量。在选择了衡量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的基
础上,对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别作了国内和国际比较,发现绍兴纺织企业集群处于竞争力初步显
现阶段。尽管在国内来看,其竞争力较强,但与国际发达的纺织企业集群相比,其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
第 17 卷 第 6 期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Vol.17 No.6
2004 年 12 月 Journal of Zhejiang Wanli University
Dec. 2004
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指数
绍兴
无锡
全国平均值
合肥
西安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数
13
14
9.2
5.5
4.8
市场占有率指数 地均产值指数
27
20.4
1.5
14.6
19
0.2
0.42
0.91
0.29
0.44
销售利润率指数
22
15.5
12.6
12.6
0
产品研发能力指数
11.8
18
10
12.2
6.8
竞争力综合指数
88.4
86.9
33.5
31.01
高。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可行性对策。
关 键 词: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250(2004)06-0121-04
收 稿 日 期:2004-11-15
作 者 简 介:刘春香,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讲师,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Leabharlann Xp1σ p评 1


pr 标
Xp2




Xpn
σ
测 度
pn
C1
D1

C2
D2
O


Cn
Dn
评价指标
输入层
隐层
输出层
图 1 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层次分析法
(2)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 采用专家德尔菲法,由 9 位专家对各项指标 的重要性权重作出判断,确定操作层具体指标体 系在其对应的第二子层评价因素中的权重,并且 总权值等于 1;然后,对每个第二子层评价因素予 以分值,取加权平均计算出各个第二子层评价因 素的分值,为以后的模型所用。计算公式如下:
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该指标体系 对我国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国内、 国际的比较分析。
一、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 标体系的建立
1.指标选择和筛选 首先建构一个预选指标集,然后对预建指标 进行鉴别,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可比性好、比较 重要、代表性强的指标。 (1)预选性指标集 企业集群竞争力最终主 要体现在集群内主导企业(优势企业)的竞争力 状况,选取的指标也主要为反映主导企业竞争力 的指标。考虑到指标的可获得性,本指标集选取 的都是客观性指标。具体见表 1。
企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企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 定地区的一种企业成长现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 天,世界各地已有许多企业集群的范例,如意大 利北部与我国绍兴的纺织企业集群,美国加州的 葡萄酒企业集群,日本的汽车企业集群以及我国 浙江温州的皮革与制鞋集群等。
最先对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哈 佛大学的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他将企业 集群嵌入到一个广泛的动态竞争理论中去,这一 竞争理论包含了成本战略、差异战略、静态的效 率以及动态的升级和创新。波特将集群看作是一 个自我增强的系统,他认为这一系统刺激集群内 企业竞争战略的形成,同时也刺激企业集群提升 本身的竞争力[1]。另外,近年来,有些学者在研究 北美、东欧和西欧的老工业区的过程中,发现 “锁定”效应和路径依赖是削弱老工业区企业集 群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这无疑对研究企业集群竞 争力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开 始,随着大量企业集群的出现,国内的一些学者 也展开了对企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的跟踪研究[2-5] 。 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企业群的发展起到了一定 的推动作用。但客观地说,目前我国企业集群竞 争力的研究尚处起步阶段。研究大多偏向于单纯 的政策建议,尚未建立评价我国企业集群竞争力 的指标体系。基于以上原因,本文在调查研究和 向众多有关专家请教的基础上,试建立了纺织企
为了客观地衡量浙江绍兴市服装企业集群的 竞争力,我们选取了无锡、西安、合肥等三个地 级市纺织服装业作为比较对象。
绍兴市是全国织造行业中最大的面料生产基 地。2002年全市生产各类印染布38亿米,占全国 总量的18%,产量居全国首位。无锡历来是我国纺
第 6 期 刘春香:绍兴纺织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