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革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皮革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皮革厂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福建***皮革有限公司皮革废水处理工程。

1.2建设单位福建***皮革有限公司。

1.3设计依据1.3.1文件、资料(1)业主提供的基础设计数据。

1.3.2采用的主要规范、标准(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3)《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4)《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1902-2008)(5)《制革、毛皮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6]38号(6)《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羊革)》(HJ560-2010)(7)《清洁生产标准制革工业(牛轻革)》(HJ448-2008)(8)《清洁生产标准制革行业(猪轻革)》(HJ/T127-2003)(9)《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10)《企业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2004);(1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3)《城市污水水质检验方法标准》(CJ/T51-2004)(1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5)《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6)《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17)《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18)《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编制)(19)《环境工程手册-水污染防治卷》(2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J50037-96)(23)《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8)《建筑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版))(2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GBJ16-87)(30)《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1995)(3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3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33)《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34)《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1989)(35)《室外给水排水和煤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032-2003)(36)《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TJ19-750)(3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3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9)《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1994)(40)《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4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42)《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1993)(43)《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7)(4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1994)(45)《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46)《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50093-2002)(47)《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CECS81:1996)(48)《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1993)(49)《电子设备雷击保护条例》(GB7450-87)(50)《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修订)建标[2001]77号(51)《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4号1.4设计原则1.4.1践行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出发,加快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善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形成企业发展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同步有序的发展。

贯彻国家和地方关于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严格执行相关的法规、规范和标准。

项目力求采用先进节能技术,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

厂区竖向设计在确保防洪涝标准的条件下,力求减少厂区填方量和节省污水提升费用。

1.4.2因地制宜的原则(1)从厂区的实际出发,在规划部门的指导下,工程建设与该区发展相协调,做到既保护环境,又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投资效益。

(2)结合污水水质预测结果及进水水质、水量的特点,选用符合污水处理厂特点、成熟、稳定可靠的、先进的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理工艺,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占地、降低运行费用和工程投资。

1.4.3远近期结合的原则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针,既满足远期目标,又兼顾近期实施的可行性。

充分发挥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4.4科学、合理的原则(1)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采用布置紧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以节省用地。

(3)选用质量好、价格低、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设备,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维护工作量,保证运行的稳定性。

(4)在保证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运行稳定和管理方便的前提下,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5)在污水处理厂征地范围内,厂区总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保证绿化面和使各期工程合理衔接,厂区环境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6)厂区建筑风格力求统一,简洁明快、美观大方,并与厂区周围景观相协调。

1.5设计范围自集水井至排放水池的废水及污泥处理工程,其中包括土建工程、机械设备工程、电气和仪控工程、管线与安装工程、公用工程设施等。

第二章区域概况2.1自然环境概况2.1.1地理位置专案拟建地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

漳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地处福建东南。

陆域南北长187公里,东西宽127公里,面积12607平方公里,介于北纬23°34′至25°15′、东经116°54′至118°08′之间。

东邻厦门、东北与厦门市同安县、泉州市安溪县接壤,北与龙岩地区漳平、龙岩永定等县毗邻,西与广东省大埔、饶平县交界,东南与台湾省隔海相望。

博平岭横亘于西北,戴云山余脉深入北部境内。

平和县的大芹山主峰海拔1544.5米,为全市第一高峰。

九龙江全长1923公里,为福建第二大河。

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在漳州境内流域面积7586平方公里。

此外还有鹿溪、漳江、东溪等主要河流。

九龙江中下游平原面积720平方公里,是省内最大平原。

漳浦县是漳州南部沿海县,在北纬24°6'-23°32'、东经117°35 '-117°58 '之间。

东临台湾海峡与台湾隔海相望,南隔东山湾与东山县对峙,西南与云霄县相连,西及西北与平和县、龙海市毗邻,及东北与龙海市接壤。

从县城绥安镇北往漳州56公里、往福州373公里,东北往厦门125公里,南下汕头176公里。

旧镇码头东到台湾高雄143海里,北上厦门66海里,南下香港278海里。

2.1.2气象漳州年平均温度21℃。

1985年最高日气温36.3℃,最低1.6℃。

无霜期达330天以上,年日照2000-2300小时;年积温7701.5℃。

年降雨量1000-1700毫米,雨季集中在三至六月。

年平均风力二级。

漳州每年六至九月常有台风袭来,最大风力达12级,台风常来暴雨或大暴雨,造成洪涝灾害。

但在高温季节,台风也有助于降低气温和解除旱象。

2.1.3水文特征漳州最大的河流是九龙江。

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条干流,横贯华安、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文、龙海市等七个县区。

干流长258公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为福建第二大河。

流域面积14741平方公里,在境流域面积7586平方公里,九龙江中下游平原面积720平方公里。

两条干流在龙海市的三叉河汇合后,又分流进东海。

除九龙江外,境内较大的河流还有云霄县的漳江,诏安县的东溪,漳浦县的鹿溪,长泰县的龙津江。

九龙江沿岸有许多河谷盆地。

在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

由于土地肥沃,盛产稻谷、甘蔗、水果和其它经济作物。

漳州的龙海、漳浦、云霄、诏安、东山五个县区临海,海岸线全长680多公里。

南端的东山岛形如蝴蝶,是福建省的第二大岛,也是福建省著名的渔区。

龙海的浯屿岛,面积不到一平方公里。

靠近厦门,是著名的渔岛。

漳浦则有三个半岛:古雷半岛、六鳌半岛和整美半岛。

漳州沿海海岸曲折,海湾较著名的有:诏安湾、东山湾、旧镇湾等。

1、诏安湾:诏安湾海域广阔,是闽南良好的渔场之一。

湾内盛产马蛟鱼、黄花鱼,还有鲻鱼、鲈鱼、海鳗、黄翼雕、石斑鱼、对虾、红鲟、梭子蟹140我种,靠近南澳岛一带产鱿鱼。

湾内宫咒骂有10多个村庄都以渔业为主。

外地每年都有两三百条渔船到这里捕捞。

仅诏安县境内的滩涂面积就有2933多公顷,已开发养殖的有牡蛎,泥蚶、螠蛏、文蛤、对虾、青蟹等。

东山县的西埔湾与诏安湾紧连在一起。

1979年后,东山从湖塘到丁上村建起一条长4350米、高 5.5米、顶宽 4.5米的海堤。

围垦水面积1800公顷。

西埔湾底部平坦,为沙质泥或泥质沙,水质优良,饲料丰富。

水温11℃到34℃,无污染,是发展水产养殖的一个良好内湾。

2、东山湾:东山湾是福建著名的港湾之一。

它的沿岸分属东山、云霄、漳浦三个县。

湾口东山铜陵镇和漳浦古雷半岛,遥相对望,相距仅4000米,口小肚大。

湾内水面 2.4万多公顷。

其中水深4至17米的面积有两万公顷。

这里是中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

东海鱼类和南海鱼类都可在湾内繁殖。

湾口的塔屿岛如中流砥柱,因而湾内风浪不大,湾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水无污染,温度、酸度、碱度适宜。

有云霄漳江淡水注入。

水质优良,为多种鱼、虾、贝、藻类增的极好场所。

湾内历来产有长毛对虾、斑节对虾、鹰爪虾、龙虾等海珍品。

鱼类有鰶鱼、青鳞、鲻鱼、银鱼、黄鲷等几十种。

贝类养殖和野生的,主要有牡蛎、泥蚶、螠蛏、扇贝、鲍鱼、江瑶贝、翡翠贻贝等。

藻类有海带、紫菜等。

1984年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研究所以及省科委、省海洋研究所、省水产研究所专家,对东山湾进行了考察,确认东山湾可以开发为牧场化和农场化的渔类生产基地,并已列为中国科学院的研项目之一。

3、旧镇湾:旧镇湾位于漳浦中部东南面海区,是由六鳌半岛和古雷半岛合抱而一的一个内湾,它肚大口小,形如“宝葫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