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动机
竞争 竞争
(五)对学生保持合理的期待
• 罗森塔尔(R.Rosenthal)等人1968年的实验 • 皮格马利翁效应 预言的自我实现
(六)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七)变更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使教学更具有新 颖性
三 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两个模型
(一)ARCS模型
由科勒(J.Keller)1987年提出 引发学生兴趣和注意 A (attention)注意 R (relevance)贴切性 学习内容和目标贴近学生生活 C (confidence)自信心 使学生易成功,增强自信心 S (satisfaction)满足 使学习有收获,有满足
2.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分析。 3.概述动机理论。 4.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 有关个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研究结论是:
– – – – – – – – 成功的经验一般是导致抱负水平的提高; 失败一般会导致抱负水平降低; 失败有时会引起回避或退缩反应; 失败时抱负水平的影响比成功的影响更加多样化; 成功的经验越强烈,以后抱负水平提得越高; 失败得越厉害,抱负水平就降得越低。 成功和进一步成功的期望可以增加对工作的吸引力; 失败和对失败的预期,可以减少对同类工作的兴趣的吸 引力
二 学习动机的分析
(一)探索、好奇与摆弄的内驱力认识的兴趣 • 机械谜实验 • 感觉剥夺实验 • “丰富动机” • 学习的兴趣 • 求知欲
(二)关心和爱的需要 (三)自尊需要和声誉动机 (四)成就动机
抱负水平:指个人在 从事某种工作之前, 估计自己能达到的成 就目标
影响抱负水平的因素:
1 家庭 2 社会 3 个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什么是学习动机? 一 什么是学习动机? 动机 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学习动机 指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 外原因,内部推动力是需要,外部原 因是诱因。
学习 未满足的需要 需求 愿望 目标 需要的满足
紧张
驱动力
行为
认知过程 紧 张 消 除
• 需要有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需要有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 • 学习主要由心理需要(社会需要)推动。 学习主要由心理需要(社会需要)推动。 • 诱因指能够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客观因素,通常活动指向 诱因指能够诱发或满足需要的客观因素, 的目标
支持学生学习动机的TARGETT TARGETT模型 表:支持学生学习动机的TARGETT模型
影响 因素 任务 重点 学习任务如何结构 化,要学生做什么 学生在学习或学校决策 中的参与 在学校情境中的认可与 奖励的使用 目标 提高学习任务的内在 吸引力, 吸引力,使学习有意 义 为学生提供做出选择 或承担责任的适当自 由 为学生提供被认可的 机会 认可达到目标过程中 的进步 创建认可并欣赏全体 学生的环境 扩大社会相互作用范 围促进学生社会技发 展 可行的策略例子 教学与学生的背景和经验相关联。 教学与学生的背景和经验相关联。 避免对出席、等第或分数给予奖赏 避免对出席、 布置任务时给予学生选择机会 请学生评论学校生活 鼓励学生自发学习并评价自己的学习 促进自我奖励 不应强调“光荣榜” 不应强调“光荣榜” 认可并公布与学校有关广泛的学生活 动 提供合作学习、 提供合作学习、问题 解决和决策的机会 为了增加同伴相互作用范围, 为了增加同伴相互作用范围,鼓励多 种群体关系
种类和亚类 注意 A1 感知的唤起 A2 好奇的唤起 A3 变异 贴切 R1 目标定向 R2 动机匹配 R3 熟悉 信心 C1 学习需要 C2 成功的机遇 C3 个人的控制 满意 S1 自然的结果 S2 积极的结果 S3 公平
处
理
的 问
题
我做什么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我怎样才能保持他们求知的态度? 我怎样才能保持他们的注意
时间
学校日程的时间安 排
允许学生支配时间以适应 学习任务和他们的需要
教师的 期望
对学生能力的信念 与期望
对全体学生抱适当但较高 的期望 告诉学生: 告诉学生:你们期盼成长
复习思考题:
1.解释外部动机 成就动机 兴趣 抱负水平 习得性无能(LH) 需要层次论 皮格罗利翁效应
二 学习动机的激发
(一)适当地使用赞扬和惩罚
21
表扬组
平 均 成 绩
19 17 15 13 11 9 1 2 3 4 5
19 19 5
组 组 组
(二)成功的满足 失败的挑战
布克(W.F.Book) 布克(W.F.Book) 诺维岛(L.Norrell) 诺维岛(L.Norrell) 1922年实验 1922年实验 成 绩
习得性无能为力的实验( 习得性无能为力的实验(Learned
塞利格曼(Seligman) 塞利格曼(Seligman)美 1969 Helplessness) Helplessness)
三
学习动机的分类:
(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二)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 内驱力
第二节
一 二 三 • • • •
动机理论
心理分析论 行为主义强化论 认知理论: 抱负水平(目标) 预期价值论 认知失调论 归因理论
四 需要层次论
马斯洛(Maslow 马斯洛(Maslow , A.H. 1908-1970 ) 1908-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 学习动机的培养
㈠通过人生观、学习目的教育,启发学生自觉 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㈢培养学生求知欲和认识兴趣 ㈣利用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自主或 责任 认可
分组
学校学习的经验的组织
续下表
续上表
影响因素 评价 重点 评价与评估过程性 与运用 目标 等第评定与报告过程 与标准测验运用有关的实 践目标与标准的定义 可行的策略例子 不要强调成绩的横向比较 为学生提供提高他们的成就的机会 建立反映学生学习进步的等第与报 告制度 只要可能就允许学生按自己的速度 前进 鼓励学习经验安排 的灵活性 给全体学生提供改进自己的作业的 机会 监控学生: 监控学生:谁得到了哪些机会
我要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我知道他们的需要吗?) 我怎样、何时向我的学生提供合适的选择、责任感和影响? 我怎样才能将教学与学生的经验联系在一起?
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期望成功的态度? 学习经历将怎样支持或提高学生对自己的胜任能力的信念? 学生将怎样清楚地明白他们的成功使建立在努力和能力基础之上的?
50次 50次 练 习 次 数
75次 75次
(三)对学习结果及时反馈
100 90 测 验 分 数 70 60 50 80
罗斯(Ross.c.c) 罗斯(Ross.c.c) 亨利(Henry.l.k) 亨利(Henry.l.k) 1939年的实验 1939年的实验
8
16
(四)适当地开展竞争
切泼曼(S.C.Chapman) 切泼曼(S.C.Chapman) 弗得尔(R.G.Feder) 弗得尔(R.G.Feder) 竞争效果的实验 平 均 成 绩
我怎样才能给学生提供应用他们新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有意义的机会? 什么东西将对学生的成功提供强化? 我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对他们自身的成就保持积极的感受?
(二)TARGETT模型
卡罗尔·艾米斯(Carol 卡罗尔·艾米斯(Carol Ames ,1990,1992)提出: ,1990,1992)提出: • T(task)任务 T(task)任务 • A(autonomy)自主 A(autonomy)自主 • R(recognized)被认可 R(recognized)被认可 • G(grouping) 分担 • E(evaluation) 评价 • T(time) • T(teacher expectations) 教师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