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 学习与学习动机共78页

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 学习与学习动机共78页


二、学习的类型
(一)知识学习
所谓知识学习,就是新符号所代表的观念在学习者心理上获 得意义的过程。 知识的学习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 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即材料本身在学习者的心理上 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 二是学习者具有认识结构的适当观念,这样学习材料和学生 的认知结构才有建立联系的可能性。 ❖ 三是学习者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要积极主动地把符 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 联系。
❖ 本章要求:了解学习、学习动机的含义;掌握 学习的基本理论、学习动机的理论;掌握学习 动机的影响因素
❖ 本章重点:掌握学习及学习动机的相关理论; 掌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 本章难点: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 教学时间:4学时
第一节 学习及其基本理论
一、学习的涵义
(一)广义的学习
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或心理倾向 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 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
人类学习的特点表现在:
▪ 人的学习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活 动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实现的;
▪ 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 人类的学习是以人类特有的语言为媒介来进行和完成的; ▪ 人的学习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
(三)、学生的学习
人类学习的典型形式是学生的学习,不仅具有学习的一切 本质特征,而且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首先,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间接经验。 其次,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进行的,不同于日常生活中或其他方式的学习。 第三,学生的学习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世 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
❖ 如何促进学生的动作技能学习
(1)准确的言语指导和示范
用实际示范以及简明扼要的语言使学习者获得有关动 作要领、程序的具体提示。 (2)注意练习与反馈
①要让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动 性。
②要让学生有一定的心理练习(指仅在头脑内反复思 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 。
③要依据动作技识学习的类型 奥苏伯尔将知识学习(有意义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表征学习、
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 ❖ 表征学习,即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
代表什么。其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词代表什么。 表征学习的心理机制,是符号和它们所代表的事物或观念在学
习者认知结构中建立了相应的等值关系。 概念学习,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 命题学习。命题以句子的形式表达,可分为两类:非概括性命 题表示两个以上的特殊事物之间的关系。这类命题只陈述一个 具体事实; 概括性命题表示若干事物或性质之间的关系,是学习若干概念之 间的关系。
(三)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主观因素 (1)学习者的概括与分析能力。 (2)学习者的心理定势。 (3)认知策略与元认知。 (4)学习态度与方法。 2、客观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学习情境的相似性。 (3)教师的指导。
❖ 教学如何促进学生的迁移?
1、科学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结构 3、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方法 5、灵活运用教学技巧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四、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 桑代克的实验
桑代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人类是由动物进 化来的,动物和人一样进行学习,只是复杂程度不同而已。因此他通过动物 实验来研究学习,其设计的最为成功的实验之一就是“谜笼”实验:将饿得 发慌的猫关进笼子,笼外放着食物,笼门用活动的门闩关着。刚被放进笼子 时,猫在笼子里躁动不安,在乱碰乱抓的过程中,偶然碰到那个活动的门闩, 门被打开了,猫吃到了食物。如此反复,猫从笼中出来吃到食物所需时间会 越来越少。实验表明,所有的猫的操作水平都是相对缓慢地、逐渐地和连续 不断地改进的。由此,桑代克得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猫的学习是经过 多次的试误,由刺激情境与正确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所构成的。
(二)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技能学习是个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身体动作来完成 一项任务的能力,是人的外显行为的学习。
费茨和波斯纳曾将动作技能学习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 早期阶段或认知阶段。此阶段主要任务是学习执行程序或执
行常规。 从传授者角度看,主要是讲解与示范;从学习者角 度看,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形成目标表象和目标期望。 ❖ 中间阶段或联结形成阶段。该阶段重点是使适当的刺激与反 应形成联系而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联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 式的反应系统。 ❖ 最后的或自动化阶段。在这一阶段,一长串的动作步骤程序 已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已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 调似乎是自动流出来的,无需特殊地注意和纠正,技能逐步 由脑的低级中枢控制。
④根据动作技能形成的各阶段的特点,适当分配练习 的次数与时间。
⑤要充分利用练习中反馈的强化作用。
所谓反馈,就是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
三、学习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二)迁移的分类 1、从迁移的发生方向看,可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2、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3、从迁移发生的领域看,又可分为特殊迁移和非特殊迁移 4、从迁移发生的层面来看,迁移可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 5、从迁移的范围来看,可将迁移分为近迁移与远迁移
桑代克迷笼
❖ 学习的本质是刺激—反应的联结
桑代克根据研究结果认为,所有的学习都不是突然发生的,而 是通过一系列细小的步骤按顺序逐渐达到的。“学习即形成联 结;教学则是安排各种情境,以便导致理想的联结并感到满 意。……人是伟大的学习者,主要是因为人可以形成非常多的 联结。……一个人的联结可以分为四个或多或少相对独立的部 分:理智方面的、性格方面的、技能方面的和气质方面的。” 换言之,“一个人的理智、性格和技能,是他对各种刺激情境 及其各种要素作出反应倾向的总和”。一个受过教育的成年人 可以拥有百万个刺激—反应的联结。教育的目的在于形成、保 持、消除、改变或引导各种联结。
学习有如下特征: ▪ 外部行为和内部心理结构的变化是学习的首要特征 ▪ 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 由学习所引起的行为变化是以获得经验为依据的 ▪ 学习是指一种活动过程,而不是活动所取得的结果
(二)狭义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在社会实践中, 以语言为中介,经思维活动而自觉、积极、主动地 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