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大一新生怎么转换专业及入
学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大一新生怎么转换专业及入学考试
华中科技大学大一新生怎么转换专业及入学考试
为了实施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特制定我校本科生转院(系)、转专业实施办法。
一、基本原则:
转院(系)、转专业必须在学校教学资源允许的情况下,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由教务处统一规划,通过公开考试,择优办理。
每年转院(系)、转专业的学生数一般控制在院(系)同
届学生总数的5%以内。
二、对象与申请条件:
本办法的实施对象为本科一、二年级学生。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申请转院(系)、转专业:
1.学生确有某种特长或对某学科(专业)具有浓厚学习兴趣,转换专业之后有利于发挥所长并培养成才者;
2.学生入学后发现有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校医院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院(系)、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院(系)、专业学习者;
3.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院(系)、转专业无法继续学习者。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受理转院(系)、转专业申请:
1.一年级上学期所修学分低于20学分,二年级三个学期累计学分低于65学分者;
2.入学以来因违纪受到学校处分者。
三、具体程序
学生转院(系)、转专业每学年办理一次。
具体程序如下:
1.每年寒假前二周各院(系)根据本单位教学资源情况,向教务处提供可接纳的转院(系)、转专业学生数,同时提供考试或考查科目,考试与考查科目一般不超过两门。
教务处汇总有关信息后向全校学生公布。
2.学生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在学校公布有关信息后的一周内提出转换专业申请,经本人所在院(系)同意后,报教务处备案。
3.教务处于每年寒假结束后第二周,组织学生参加转院(系)、转专业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
4.各转入院(系)根据学生转换专业考试(考查)成绩和面试情况,择优选拔,并报教务处审批公布,同时书面通知学生本人。
5.接到学校转换专业通知后,各转出院(系)应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等档案材料转交转入院(系)。
6.院(系)内转换专业的考核办法由院(系)自行确定,但选拔结果须报教务处审批,并按本办法交纳选择专业培养费。
四、交费
1.学生转院(系)、转专业一般应向学校交纳选择专业培养费(12000元)。
2.由高考招生分数高的专业转入招生分数低的专业,可免交选择专业培养费。
但理工科学生转入,应交选择专业培养费。
五、成绩管理
如学生在原专业所学的必修课程档次不低于转入专业,则成绩有效,否则应重修。
对于转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如学生在原专业未修,应予补修。
二年级学生转专业后是否需要编入下一年级学习,由转入院(系)和教务处商定。
六、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业务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业务培养要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
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就业去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
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
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企业需求
由于信息时代的到来,据推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此类人才仍将供不应求。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
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值得关注的还有文化科技产业,如网络游戏等。
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排除技术故障、设备和顾客服务、硬件和软件安装以及配置更新和系统操作、监视与维修等四类人才最为短缺。
此外,电子商务和互动媒体、数据库开发和软件工程方面的需求量也非常大。
未来展望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
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像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
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学习基本电路知识,并掌握用计算机等处理信息的方法。
首先要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对物理学的要求也很高,并且主要是电学方面;要学习许多电路知识、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计算机控制原理、通信原理等基本课程。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自己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实验,对动手操作和使用工具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
譬如自己连接传感器的电路,用计算机设置小的通信系统,还会参观一些大公司的电子和信息处理设备,理解手机信号、有线电视是如何传输的等,并能有机会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大的工程设计。
学习电子信息工程,要喜欢钻研思考,善于开动脑筋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