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一)
1、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种植粟,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
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后人尊称黄帝、炎帝为“人文始祖”。
相传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当选部落首领的。
2、禹建立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4、春秋五霸:__齐桓公__;___宋襄公__;__晋文公__;___秦穆公__;___楚庄王___。
首先称霸的是:____齐桓公____ 。
首先称霸的原因:①任用___管仲__为相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提出了“___尊王攘夷__”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
标志:公元前651年,在___葵丘___举行诸侯盟会,确立了霸主地位。
战国七雄:东___齐___;西、___秦___;南、____楚__;北、___燕___;中间、__赵魏韩_____。
5、大思想家家、大教育家、儒家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收集在《论语》一书①思想: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政”、“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②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无类”等。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
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道法自然”。
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
6、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开始变法,称为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_铁器牛耕________引发社会变革,地主______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内容有:体现顺应历史潮流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体现法家思想的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富国的措施是: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影响: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政治:采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上,建立郡县制。
②经济:“车同轨”,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③文化:统一文字④军事:为抵御匈奴,修筑了长城。
⑤思想:焚书坑儒
8、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①思想: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
②政治: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权利;加强监察制度:中央设__司隶校尉_____;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每个州派_刺史________1人。
③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
④派张骞出使西域
9、张骞共两次出使西域:第一次是在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是在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开始。
西域开通后,世界出现了一条横穿欧亚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它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10、三国鼎立形成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重要战役是官渡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赤壁之战,交战双方是曹军和孙刘联军。
11、为了学习汉族的文化北魏孝文帝帝实行改革,改革的措施:①迁都洛阳;②穿汉服,③说汉语;④用汉姓;⑤提倡与汉人通婚;孝文帝通过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12、唐太宗统治时期被称为“贞观之治”;武则天统治时期被称为有贞观遗风;唐玄宗统治时期被称为“开元盛世”。
13、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唐朝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科、进士科。
到明清时期采用八股取士使科举制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14、唐代中外交往:①唐太宗时候,玄奘前往天竺(今印度)。
后来根据他的亲身见闻著成《大唐西域记》,为我们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和我国新疆历史和佛学提供了依据。
②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为日本设计了了唐招提寺。
同时日本派遣遣唐使学习唐朝文化
15、唐代民族交往: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时,把文成公主嫁给吐
蕃首领松赞干布;到唐中宗时,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首领尺带珠丹,从此唐“和同为一家”。
16、与北宋相并立的政权有辽和西夏。
与南宋形成南北对峙的政权是金。
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是岳飞。
17、“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两宋时期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并且当时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宋代煤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铁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有纸币。
宋朝时,设置市舶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18、铁木真是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杰出首领,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
19、明清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明朝①废除丞相制度②特别设立厂卫特务机构③设立廷杖制度,任意杖责大臣。
④清朝为了加强皇权,雍正时期,在中央设立军机处。
⑤明清时期通过八股取士、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进行文化专制。
20、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
21、明清抗击外来侵略:①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民族英雄戚继光组织军队抗倭。
②明朝后期,荷兰侵占台湾。
1662(清朝)年,郑成功率军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
17世纪,俄国侵占我国黑龙江的雅克萨和尼布楚,
③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
中俄签定《尼布楚条约》,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22、对西藏的管理: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施行金瓶掣签制度
对新疆的管理: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时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设新疆行省。
清朝前期民族政策恩威并重,坚决镇压叛乱的同时,通过多伦会盟和建造避暑山庄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
对台湾的管理: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政府在台湾设台湾府。
23、清朝后期实行闭关锁国(闭关)政策: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积极方面:起到一定的防御西方殖民势力作用,消极方面: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24、数学:第一次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的是祖冲之。
医学:东汉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后世尊称
他为“医圣”,华佗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制成“麻沸散”,被人们誉为“神医”。
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青铜工艺: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5、汉字的演变: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叫甲骨文。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__商___朝开始的。
书法艺术:“天下第一行书”是《兰亭序》,其作者是王羲之。
被后人称为书圣。
绘画艺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6、唐诗:唐代文学中,最为光彩夺目的成就是唐诗,代表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宋词:宋代文学中成就最高的是宋词,代表人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明清小说:明清时期最流行的文学体裁是小说。
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三国演义》。
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是《红楼梦》。
《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的。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27、建筑工程:都江堰是战国时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用来抵御匈奴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朝李春设计建造了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单孔石拱桥。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廷建筑群是故宫(旧称紫禁城)。
28、四大发明:世界上最早的纸是西汉时期用麻做的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隋唐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宋代发明了指南针,也叫罗盘针。
指南针发明后很快用于航海。
南宋时,它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朝中期,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指发明火药)
29、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郦道元是北魏的地理学家。
著有《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著作。
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被称“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