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说明编制单位: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目录1、编制目的 (3)2、编制原则 (3)3、编制过程 (3)4、重点内容说明 (4)2.1企业简介 (4)2.2主要环境风险源识别 (4)2.2.1风险物质识别 (4)2.2.2环境风险单元风险识别 (5)2.2.3重大危险源辨识 (6)2.3应急物资储备 (6)2.4风险防范措施 (7)2.4.1废水事故风险防范措施 (7)2.4.2乳化液堆放处风险防范措施 (7)2.4.3生产运行风险防范措施 (8)5、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 (8)6、评审情况说明 (8)1、编制目的为了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有序、高效地组织指挥事故抢险救援工作,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通过预案实施防止因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延误事故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防止环境污染、减少财产损失。
2、编制原则以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政策和规划为依据,预案编制主要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企业自救、快速上报,整合资源、联动处理的原则。
力求有较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编制过程为了确保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顺利进行,公司组织各层面领导和员工认真学习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文件及相关的专业知识,对公司各部门参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为保障有序进行,编制工作具体过程如下:(1)2018年5月初,公司领导组织“建立公司环境应急体系会议”,决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的建立及完善工作,编制《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2)2018年5月中旬,为顺利完成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公司组建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相关部门主管领导为组员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并组建以生产部长为组长,生产、技术、管理等专业人员为组员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小组作为技术支持,并进行了明确分工,对预案的编制工作进行专业指导,确保预案的合规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3)2018年6月初,公司组织了应急预案编制启动会,详细进行了人员的配备与分工,初步分为编制组、外联组和咨询组。
①编制组主要负责内部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调查及文本编制;②外联组主要负责周边环境的调查及外部应急资源收集;③咨询组主要负责提供生产管理、工艺技术、设备电气、安全环保等方面的专业技术支持。
(4)2018年6月中旬,公司对内部环境风险源、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研与分析。
(5)2018年6月底,针对公司主要环境风险源客观评价公司内部应急能力,并调研可利用的社会应急资源情况。
并根据调整现有内部防控措施,丰富外部应急资源,以确保应急准备充足。
(6)2018年6月28日召开风险源分析会议,邀请内外部专家进行分析指导,确定企业主要环境风险及对应防控措施、处理办法。
正式开始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7)2018年7月20日,预案初稿完成,送专家函审,充分征求相关部门和单位意见,并对意见及采纳情况进行记录。
(8)2018年7月31日,预案正式发布并出版,报送环保局。
4、重点内容说明2.1企业简介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6月,注册资金500万元,是一家专业生产各类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用精密线材,电线电缆,光纤、光缆,绝缘制品,其他电工器材制造;销售为主的综合性生产、经营企业。
为了满足市场对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用精密线材的需求,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投资6335万元,在丰城工业园租赁生产厂房,生产微细型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用精密线材。
产品主要适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或精密仪器、仪表内部连接用线缆;如: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医疗仪器等产品内部连接用线。
项目的实施对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工业园科技水平均有较大的推进作用。
该公司于2012年2月委托宜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年产1200吨微细型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用精密线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于2012年4月,获得宜春市环境保护局对现有项目的环评批复(宜环评字[2012]60号)。
现有项目于2012年5月建成并投入试生产,于2012年10月获得宜春市环境保护局对现有项目的验收意见函(宜环评验字[2012]100号)。
2.2主要环境风险源识别2.2.1风险物质识别对项目所涉及的原料、辅料、产品及废物等物质,凡属于有毒物质(极度危害、高度危害)、强反应或爆炸物、易燃物的均需列表说明其物理化学和毒理学性质、危险性类别、加工量、贮量及运输量等,并按其危险性或毒性结合相应的评价阈值进行分类排队,筛选风险评价因子。
通过项目原辅料用量表,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主要为乳化液。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对于物质危险性的释义,对于项目中的化学品主要分为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性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四类,对于物质危险性判定的结果将作为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第4.4.2条的要求,可在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在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中涉及的1-3个主要化学品作为判定的对象。
根据本项目中所涉及的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及使用、储存量并结合工程分析的结果,其判定依据见表2.2-1。
表2.2-1物质危险性判定表物质类别等级LD50(大鼠经口)mg/kgLD50(大鼠经皮)mg/kg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有毒物质1<5<1<0.01 25<LD50<2510<LD50<500.1<LC50<0.5 325<LD50<20050<LD50<4000.5<LC50<2易燃物质1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以下的物质2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的物质3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压力下保持液态,在实际操作条件下(如高温高压)可以引起重大事故的物质爆炸性物质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苯更为敏感的物质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表中的物质。
2.2.2环境风险单元风险识别主要为项目原料堆放区存在泄露和火灾风险,见表2.2-3。
表2.2-3功能单元风险识别2.2.3重大危险源辨识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及《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的物质危险性标准划分,本项目的重大危险源识别见表3.1-6。
表2.2-6各单元危化物质实际贮存量及临界量由上表可知,本项目乳化油属于非重大危险源。
2.3应急物资储备公司主要的应急物资储备包括通信预警、消防、医疗救护以及为避免污染事故外排的环保应急设施。
公司安装的购置预防设备有:部分消防、报警装置及事故水池等应急设施。
应急物资储备见下表2.3-1表2.3-1物资储备表序号备品备件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1救援车辆值班车3辆2电气设备应急灯10个消防水泵3具3消防设备消防栓20个消防箱5个消防带20卷沙箱5个铁铲10个干粉灭火器80具消防沙2吨4个人防护用品防尘口罩25具5救治应急器材急救箱1个纱布10卷绷带10卷担架1副2.4风险防范措施2.4.1废水事故风险防范措施本项目不产生生产废水,因此不会有废水外排污染环境风险。
2.4.2乳化液堆放处风险防范措施1、物料贮运要求物料分类储存,储存场所应远离热源与火种。
2、火源的管理①控制明火。
生产区内禁止明火。
②设备维修检查,需进行维修焊接,应经安全部门确认、准许,并有记录在案,有监管人员在场方可进行施工。
③化学品周转仓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及周围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
3、火灾的控制①严格按防火、防爆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按规范设置消防系统,配置相应的灭火装置和设施。
②一旦有易燃物料泄漏,能及时收集、处理,避免有任何火源。
4、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由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以利于自动预警和及时组织灭火扑救。
2.4.3生产运行风险防范措施1、本工程的所有操作人员均应经过培训和严格训练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允许其上岗操作。
操作人员不仅应熟悉掌握正常生产状况下本岗位和相关岗位的操作程序和要求,而且应熟练掌握非正常生产状况下的操作程序和要求。
2、加强工艺管理,严格控制工艺指标。
3、检修部门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检测,保证设备完好;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生产安全。
考虑生产废水处理后无法满足循环使用要求时,需排入事故池中,因此评价建议在水帘循环沉淀池周边设置事故池。
水帘循环沉淀池水容量为5.5m3,以全排入事故池计,因此,本项目需设置容积为8m3事故池。
5、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评审前,在公司内部广泛征求意见,收到了若干关于完善应急处置措施方面的意见,预案编制工作组采纳了这些意见,对《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措施进行了完善。
6、评审情况说明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对《江西正导精密线材有限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送专家进行了函审,出具了评估意见,专家组一致同意该应急预案经修改完善后可上报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