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6章螺纹联接讨论重点内容受力分析、强度计算。难点受翻转力矩

第6章螺纹联接讨论重点内容受力分析、强度计算。难点受翻转力矩

第6章 螺纹联接讨论重点内容:受力分析、强度计算 。

难点:受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

附加内容:螺纹的分类和参数 1.螺纹的分类2. 螺纹参数(1) 螺纹大径d (2)螺纹小径d 1 (3)螺纹中径d 2 (4)螺距p (5)线数n (6)导程S(7)螺纹升角ψ (8)牙型角α6.1 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材料和精度 6.1.1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松联接根据装配时是否拧紧分 图6.1 紧联接螺栓联接 螺钉联接 按紧固件不同分 双头螺柱联接 紧定螺钉联接受拉螺栓联接 按螺栓受力状况分受剪螺栓联接6.1.2螺纹紧固件的性能等级和材料 性能等级:十个等级B σ=点前数字 ×100 ; S σ=10×点前数字×点后数字。

材料:按性能等级来选。

例如:螺栓的精度等级6.8级 6.2 螺纹联接的拧紧与防松⎩⎨⎧外螺纹内螺纹⎩⎨⎧左旋螺纹右旋螺纹⎩⎨⎧多线螺纹单线螺纹⎪⎩⎪⎨⎧锯齿形螺纹梯形螺纹三角螺纹⎩⎨⎧传动螺纹联接螺纹⎩⎨⎧圆锥螺纹圆柱螺纹6.2.1螺纹联接的拧紧拧紧的目的:拧紧力矩: 21T T T += 431T T T += T 1螺纹力矩: ()V t dF d F T ρψ+⋅=⋅=tan 222'21 T 2螺母支承面摩擦力矩:r F T ⋅='2μ 22133131d D d D r --⋅= 将6410~M M 的相关参数(2d ,ψ ,1D ,0d )代入且取 15.0arctan =V ρ得:d F d F k T T T t ''212.0≈=+=标准扳手的长度 L=15dd F Fd FL T '2.015===∴(图 6.2……) F F 75'=要求拧紧的螺栓联接应严格控制其拧紧力矩,且不宜用小于1612~M M 的螺栓。

测力矩扳手或定力矩扳手 控制拧紧力矩的方法:用液压拉力或加热使螺栓伸长到所需的变形量 6.2.2 螺纹联接的防松为何要防松?自锁条件:ψ<V ρ普通螺纹:’‘23~421 =ψ; 5.10~5.6=V ρ 静载下满足自锁条件,但在冲击、振动、变载或温度变化较大的时候,装配时必须考虑防松。

防松的根本问题:防止螺纹副的相对转动。

防松原理:见表6.26.3 单个螺栓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6.3.1受拉螺栓联接 主要失效形式:静载:螺纹部分的塑性变形和断裂变载:栓杆部分的疲劳断裂精度低或时常装拆时:滑扣 1.受拉松螺栓联接只承受轴向静载65%20%15%强度条件:[]σσ≤[]σπ≤24cd Fc d 计算直径, 61H d d c -= 2. 受拉紧螺栓联接横向载荷 螺栓只受预紧力外载螺栓受力 静载轴向载荷 螺栓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变载(1)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 外载:横向载荷载荷传递:靠被联接件接合面上的摩擦力来传递外载R F螺栓受载:只受预紧力‘F24cd FF πσ‘’=→ 危险截面上的应力为复合应力状态 31116cT d T T πτ=→按第四强度理论得强度条件:[]σπ≤⨯23.14cd F‘(6.4)图 6.4 只受预紧力的紧螺栓联接(2)承受预紧力和轴向工作载荷的紧螺栓联接 外载:轴向载荷螺栓受载:预紧力‘F 和外载F 的联合作用 总拉力 F F F +=‘0 ?螺栓和被联接件都是弹性体,各零件受力属于静不定问题,螺栓总拉力应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确定。

a .螺栓与被联接件的受力与变形静力平衡条件:F F F ''+=0 (6.5)变形协调条件:21δδ∆=∆ F c c c F F 2110++=‘F c c c F F 212'''++=(6.6~ 6.8)F c c c F F 212'''+-=螺栓与被联接件的受力与变形线图:动图 6.7 CScreenaxis cloadxis b . 设计计算图 6.5 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受力和变形受工作载荷时) 拧紧后开始拧紧0F 的计算 ① ’‘F F F +=0 求 ‘F② F c c c F F 2110++=‘验 ''Fc . 参数的选择螺栓的相对刚度系数:211c c c +剩余预紧力’‘Fd . 强度条件 静强度:[]σπ≤⨯23.14cd F(6.9)疲劳强度:工作载荷F 是变载。

F 在 21~F F 之间变化 (图 6.8) (为 书图 6.7) 螺栓拉力0F 在 0201~F F 间变化。

拉力变幅: 21112010222c c c F F F F F a +⋅-=-=疲劳强度: )([]a c c a C a a c c c d F F d F A F σππσ≤+⋅-===211212224 (6.10)6.3.2受剪螺栓联接栓杆被剪断 主要失效形式栓杆或孔壁被压溃剪切强度计算 强度计算挤压强度计算剪切强度条件:每个螺栓所受的剪力s F ,抗剪面数m 个。

[]τππτ≤==md F d mF ss2244(6.11)挤压强度条件:假设挤压应力均匀分布。

[]p Rp dhF σσ≤= (6.12)[]τ 螺栓的许用切应力; []P σ 螺栓或被联接件较弱者的许用挤压应力;h 最小受挤压高度。

若被联接件为三块板: m =2 , R s F F =各段受挤压高度,挤压 ( 图 6.10) 载荷不同,应分别计算 求 []p p σσ≤max6.4螺栓组联接的设计6.4.1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结构设计目的:确定合理的接合几何形状及螺栓的布置形式,以求各螺栓受力均匀,且便于加工装配。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接合面的几何形状设计成轴对称式。

2. 螺栓的布置要合理。

(1) 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螺栓应取偶数且均匀布置。

假设挤压应力分布)挤压应力分布图 6.8 受 剪 螺 栓 联 接受剪螺栓联接(2) 螺栓应有合理的间距和边距。

(3) 受剪螺栓应布置在载荷方向上(或平行),数目不超过6个。

(4) 联接承受转矩、弯矩时,应尽量使螺栓靠近接合面的边缘。

6.4.2 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 受力分析的目的:分析各螺栓受力,求出受载最大螺栓所受载荷,进而进行强度计算。

假设:1)被联接件为刚体;2)各螺栓的拉伸刚度或剪切刚度(材料、直径、长度)和预紧力都相同; 3)螺栓的应变在弹性范围内。

1. 受轴向力Q F 的螺栓组联接每个螺栓所受载荷相同:工作载荷zF F Q =图6.10总拉力:''0F F F +=强度条件:[]σπ≤⨯23.14cd F2. 受横向载荷的螺栓组联接传力装置:受拉螺栓联接或受剪螺栓联接 (1)受拉螺栓联接靠被联接件接合面间的摩擦力来传递R F ,螺栓只受预紧力‘F 。

板的平衡条件:R f s F k F mz ='μ图6.11 受横向力的螺栓组联接强度条件:[]σπ≤⨯2'3.14cd F ( 图6.11)(2)受剪螺栓联接螺栓沿载荷方向布置,不超过6个,忽略摩擦力和预紧力。

假设每个螺栓所受剪力s F 。

板平衡条件:R s F zF = 强度条件:(6.11) (6.12) 受拉与受剪螺栓组联接的比较:用受拉螺栓联接:m = 1 ,z = 1 ,15.0=s μ ,2.1=f k由 R f s F k F mz ='μ 得:R F F 8'=受拉螺栓联接的主要缺点:所需预紧力很大(为载荷的8倍),螺栓的尺寸大。

靠抗剪元件来传递横向力。

若用受剪螺栓联接,可以克服以上缺点,且有较高的定位精度。

3. 受旋转力矩T 的螺栓组联接 (1)用受拉螺栓联接板的平衡条件: ( 图6.12) (书图6.12)T k r r r F f z s =+++)(21' μ强度条件:[]σπ≤⨯2'3.14cd F(2)受剪螺栓联接忽略预紧力和摩擦力静力平衡条件:T r F r F r F z sz s s =+++ 2211 变形协调条件:zsz s S r Fr F r F === 2211 以上两式联立:28222118541r r r Tr F F F F s s s s +++====∑==zi is rTr F 12maxmax强度条件: (6.11) (6.12)4.受翻转力矩M 的螺栓组联接假设:被联接件是弹性体, 但接合面始终保持水平。

分析底板受力:翻转力矩M 作用于通过X X 轴线垂直于底板的对称平面内。

底板有绕螺栓组形心的轴 O O 翻转的趋势。

底板的静力平衡条件:M r F r F r F z z =+++ 2211变形协调条件:zz r F r F r F === 2211图 6.13 受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zi irMr F 12maxmax21022211101r r r Mr F F +++==总拉力:''0F F F +=强度条件: (6.9) 6.5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从两方面入手:1)减小螺栓的实际应力; 2)提高螺栓的许用疲劳强度。

6.5.1均匀螺纹牙受力分配 变形性质 力的变化措施: 6.5.2 减小附加应力 图2.18 6.5.3 减轻应力集中 6.5.4 降低应力幅减小螺栓的刚度或增大被联接件的刚度 6.5.5 选择恰当的预紧力并保持其不减退 6.5.6 改善制造工艺 小结:1. 本章的重点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和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

2. 学习要求(1) 掌握常用螺纹的类型、特点和普通螺纹的主要参数; (2) 掌握常用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和应用; (3) 掌握常用螺纹联接的拧紧与防松; (4) 掌握常用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图 6.20 减小螺栓应力幅的措施增大被联接件刚度减小螺栓的刚度(5) 掌握常用单个螺栓联接的强度计算(6) 了解螺纹联接的预紧、联接件的材料和许用应力、结构设计、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

松联接 轴向静载荷 受拉螺栓联接 静F 0F (6.9)轴向载荷紧联接 变 (6.10)螺栓联接 横向载荷 ‘F (6.4)S F (6.11) (6.12)受剪螺栓联接 横载 R F3. 难点:受翻转力矩的螺栓组联接的受力分析典型例题:例1.图示为一固定在钢制立柱上的铸铁托架。

已知:p=4800N ,z=4 , ,2.1,15.0,235,50,3,4,48000=======f s a s k Mp S Z N P μσα已知:试设计此螺栓组联接。

解:<1> 螺栓组受力在p 的作用下, 题图:螺栓组承受以下载荷:轴向力:αsin 1p p =横向力:αcos 2p p =翻转力矩:M p p =⨯+⨯150160211)轴向力1p 作用下各螺栓所受拉力相同411p F = 2)在翻转力矩作用下,上面两个螺钉受载最大且相同221404140⨯⨯=M F 总工作载荷:21F F F +=3)在横向载荷2p 作用下,底板不滑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