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双井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是(C )A.栖.息(qī)应和.(hã)hâ肥硕.(shuî)碣.石(jiã)B.丁丁.(dīng)zhēng 着.落(zhuï)水藻.(zǎo)发髻.(jì)C.刹.那(chà)酝酿.(niàng)轻盈.(yíng)黄晕.(yùn)D.鳊.鱼(biān)竦.峙(sǒng)枯涸.(gù)hã蜷.曲(qu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获益非(匪)浅闲情逸致哄托婉转B.小心翼翼随声附合祈祷橙(澄)清C.蜂围蝶阵多恣(姿)多彩梦寐贮蓄D.轻飞曼舞春华秋实乌桕抖擞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A.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指果汁又大又饱满)B.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睡梦)C.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指声音响亮明朗)D.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指婴儿生下来)4、下列各句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B )例句: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A.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D.有许多鸟叫唤我的名字,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5、下面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A.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是五四以来我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也是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骆驼祥子》《绿》等。

B.老舍,现代作家和人民艺术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C.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代表作有散文集《画梦录》。

D.曹操,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一慷慨悲壮著称。

6、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上中学以来,他一直始终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修改:删去“一直”,或删去“始终”。

B.通过这次小提琴比赛,使她的自信心增强了。

修改:删去“通过”,或删去“使”。

C.到了退休年龄的她,精力和身体都还很健壮。

修改:将“健壮”改为“充沛”。

D.我们要利用一切人类的优秀成果,为祖国建设服务。

修改:将“一切”放到“人类的”后面。

7、我们说话应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相应的用语,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A )A.自己对别人说话叫“对牛弹琴”。

B.称别人的父亲叫“令尊”。

C.请别人为自己修改文章时应说“斧正”。

D.请别人帮忙应先说“打扰”。

8、读下面一则轶事,诗人的回答表现了什么( B )一位著名的诗人在只容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一个怀有敌意的批评家相遇。

那个批评家蛮横地说:“我从不给疯子让路!”诗人退到路边,说:“我恰恰相反。

”A.表现了诗人的宽宏大量B.表现了诗人的反击艺术度C.表现了诗人的高雅风D.表现了诗人的自命清高二、知识积累与运用(共13分)9: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的是哪几句:,;,。

10、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选自。

11、《天净沙秋思》中集中表达游子漂泊在外悲哀地诗句是:,。

1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13、古往今来,吟诵四季的诗篇不胜枚举。

请将下面补充完整。

春天:,。

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冬天:,。

三、阅读理解(43分)(一)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4、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从孤山寺到贾亭西,最后到白沙堤,对沿途景物展开描,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早莺、新燕、乱花、浅草,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1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体现诗人游春时欢快、留恋的心情。

16、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2分)A.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B.颔联抓住了“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

C.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湖湖畔春草深密、绿色醉人的景象。

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二)阅读《春》选段,回答17-22题。

(17分)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③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是:杂样的,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④“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17、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

(4分)①这温顺柔和的草,讨人喜欢。

软绵绵②萌动的幼芽,破土而出。

②钻出来③初生的春草带着娇柔的姿态。

③嫩嫩的④那美丽的色泽,纯净又新鲜。

④绿绿的18、作者由花的甜香联想到果实累累的景象的一句话是: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分)19、“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语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

(3分)不能。

因为这是与前一句相对应的。

20、写春花,为何要写“蜜蜂嗡翁地闹着”呢?说说作者的用意。

(2分)从侧面衬托春花之多、之香甜、之美丽。

21、用两个成语概括“春花图”的特点。

万紫千红、姹紫嫣红(或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等)(2分)22、仿照例句,说说下边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4分)[例]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答:“抚摸”这个词,从触觉的角度写出了春风温柔的特征,很有感情。

]A.……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B.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答:。

(三)阅读下面这节诗,完成以下问题。

(14分)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22、给诗中加点字注音。

(4分)青鳊.鱼(biān)乌桕.叶(jiù)满载.(zài)归泊.(bï)23、这节诗描绘了这些秋天特有的景物:冷雾、白霜。

(2分)24、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收起青鳊鱼,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悠闲的心情。

(3分)25、本节诗以写景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3分分)26、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分)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自得的心情。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四)课外阅读,回答27-31题(11分)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①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老在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

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

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②我在静悄悄的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张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的扎着。

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

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第一抹春色。

在寒风料峭的二月里,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③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和()了。

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花朵花朵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上削下的碎屑。

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水彩,细心的孩子发现了,使用小手指将它们拾起来,染在了他们的课桌上,教室里,被映上了暖暖的春意。

④打碗花、紫地丁、映山红百娇千艳,绚丽多姿。

学生的课桌上花事纷繁起来,演示着春天的进程。

一到春天,孩子们翻山越岭来学校,路上只要一弯腰,便能采一把在手里。

这些山里孩子,有的还穿着露趾的鞋,穿着哥哥姐姐肥大的旧衣裤,他们吹着柳笛,摇着野花到了学校,便把花插在课桌上。

有的孩子,还用细线把花枝绑在铅笔上。

花枝轻抚小脸,让人想不清,是花枝染红了小脸,还是小脸染红了花枝。

⑤有一天,我迎着学生的歌声走进教室,看见我放着教科书的课桌上,循着纵横的缝隙,长满了青草、绿叶、小花。

那课桌,仿佛是从春天剪下的方方正正的一块芳草地。

我打开教科书,书页里也夹了几朵指甲般大小的紫色小花。

我笑了,学生们也喜形于色。

那一笑,已使师生的心沟通了。

这一节课,学生始终情绪高昂。

下课后,我拿起一枝开着淡紫色花朵的葛条,嗅了嗅,对学生说:“真是春天了,连咱们的课桌也都开花了!”学生大笑,欢呼起来。

这时候,一个调皮的男孩,指着一个女孩子说:“老师,她也开花了!”我看,可不,她的小辫子上,簪了一枝粉红的野花。

学生们又是一阵击掌大笑。

⑥在这开花的课桌间踱步,听着学生们那晴朗的笑声,我觉得,这教室该是春天的源头了。

春天从孩子们的身上产生,先染了他们的课桌,然后漫出窗子,染了山川。

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和春天在一起。

我想起了一位诗人的句子:孩子是春天的另一种姿势。

27、文章开头描写户外初春的景色的作用是什么?(2分)与后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教室里春意盎然。

28、根据语境,选出恰当的词填在下列句中括号内(备选词:萌动涌动蔓延洋溢)。

这以后,稍一留意,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洋溢)了。

(2分)29、从②③④小节中各找出一句具体描写花草的句子,放在一起反映出春意由淡入浓的变化。

(3分)第②小节: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

第③小节:刚刚泛青或萌发芽苞的小树枝,还有三五朵小野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