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备课

单元备课单元一课题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内容解读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

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

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程目标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在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学习想象的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读懂课文内容。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

3.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4.燕子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5.古诗两首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

6.荷花感受荷花之美,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突破措施1.走进生活。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课时计划本单元教学可用13---14课时1.《燕子》2课时2.《古诗两诗》2课时3.《荷花》 3课时4.《珍珠泉》1课时《语文园地一》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元备课单元二课题爱护周围的环境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内容解读本组教材编排了四篇文章。

《翠鸟》和《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体现了人们的环保意识。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和《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含义深刻的话语,使人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感悟,读起来耐人寻味。

课程目标1.会认31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与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5.领会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6.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体会翠鸟外形特点和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并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4、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突破措施教学本组课文,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有感情朗读和默读的基础上,学会用对比、联系上下文的方法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

课时计划5.《翠鸟》3课时6.《燕子专列》3课时7.《路旁的橡树》1课时7.《一个小村庄的故事》3课时《语文园地二》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元备课单元三课题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内容解读本单元以“小故事,大道理”为专题组织材料:包括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成语故事:《惊弓之鸟》、《买椟还珠》;真实故事:《画杨桃》传说故事:《想别人没想到的》以及语文园地四。

各部分内容相对独立,却又紧密联系。

本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个性鲜明,道理发人深省。

课程目标1.会认本单元的生字,会写生字,会正确书写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

3.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收到科学的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1.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2.体会文章内容。

领悟写作方法突破措施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学生思维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确定本专题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加强整合,学法灵活,阅读广泛,练笔多多。

课时计划9.《寓言两则》 2课时10.《惊弓之鸟》 2课时11.《画杨桃》 2课时12.《想别人没想到的》 1课时《语文园地三》 3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元备课单元四课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内容解读这一单元教材,就是围绕儿童丰富多彩的同年生活这一专题展开的。

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为精读课文,《绝招》为略读课文。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散文。

课程目标1.认识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本单元课文,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搜集、积累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体会时间的意义,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5.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6.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7.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8.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9、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学习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感悟“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中蕴含的启示。

2.引导学生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关键语句“这个孩子真棒”的深层含义。

5.联系课文内容体会最后一段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6.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

7.练习写学本领的过程,要把内容写得比较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突破措施教学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应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

另一方面,还要会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

在这一组课文学习中,一方面要通过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得到生活的启示;另一方面,还要联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课时计划本组课文教学12课时13.《和时间赛跑》 2课时14.《检阅》 2课时15.《争吵》 2课时16.《绝招》 1课时《语文园地四》 5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元备课单元五课题可贵的亲情、友情学情分析这组课文每一篇都是感人的故事。

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

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

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内容解读第五单元以“可贵的亲情和友情”为专题,先后安排了《可贵的沉默》、《她是我的朋友》、《七颗钻石》、《妈妈的帐单》四篇课文,前三篇是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还有一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每项学习内容和活动,都将围绕着该专题展开,以不同的层次、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方法表现、诠释、实践这个专题,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地感受这份人间真情。

课程目标1.认识25个生字,会写42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感受人间真情,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2.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的复杂心情;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4.通过两份账单的比较,唤起学生生活体验,补充妈妈的账单,对小彼得心理活动的融情想象,体会母爱的无价、无私与无声。

5.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突破措施学习课文的同时能够深深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友爱的博大与真诚。

学生也会真情流露,畅所欲言。

根据教材编排上的特点、学生思维的特征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确定本专题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加强整合,学法灵活,阅读广泛,练笔多多。

课时计划本单元教学可用12---14课时17《可贵的沉默》2课时18《他是我的朋友》2课时19《七颗钻石》2课时20*《妈妈的帐单》1课时《语文园地五》4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设计单元备课单元六课题神奇的科技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