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习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左心衰竭的典型临床表现是()A.腹胀B.咳嗽、咯痰C.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D.恶心、呕吐2.室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于哪种疾病()A.急性心肌梗死B.病毒性心肌炎C.风湿性心脏病D.扩张型心肌病3.病人,男性,58岁,胸骨后压榨样疼痛,有灼烧感,伴大汗淋漓,持续时间2小时以上,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急诊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出现宽而深的病理Q波。
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稳定性心绞痛B.心肌梗塞C.变异性心绞痛D.急性左心衰竭4.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病毒是()A.埃可病毒B.腺病毒 C.柯萨奇病毒 D.流感病毒5.急性心肌梗死时敏感性最高的心肌坏死标记物是()A.肌钙蛋白T/IB.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D.乳酸脱氢酶6.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不包括()A.给予低盐、低脂饮食B.饮食不含高VitKC.可食用西兰花、菠菜等D.术后给予患者饮水500ml7.下列关于病毒性心肌炎的说法错误的是()A.发病前1~3周有消化道或上呼吸道感染症状B.休息是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措施C.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各种心律失常D.预后较差,出现各种严重心律失常8.心肌梗死急性期需卧床休息()A.24小时B.1天C.2~3天D.3~7天9.处理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为()A.利多可因B.普萘洛尔C.普罗帕酮D.胺碘酮10.某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体力劳动可引起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表现,休息后缓解,可诊断为()A.心功能Ⅰ级B.心功能Ⅱ级C.心功能Ⅲ级D.心功能Ⅳ11.高血压患者饮食中每天食盐摄入量应为()A.3~5gB.1~2gC.2~3gD.6g左右12.高血压急症治疗的首选药物为()A.硝苯地平B.硝普钠C.硝酸甘油D.卡托普利13.脑出血急性期的处理,错误的是()A.勤翻身抬背B.降低颅内压C.控制血压D.血压高时抬高床头30º14.急性心肌梗死时,升高最早恢复最快的酶是()A.乳酸脱氢酶B.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C.磷酸肌酸激酶D.谷草转氨酶15同步电复律是电复律器的同步触发装置利用患者()A.心电图中P波触发放电 B心电图中T波触发放电C.心电图中R波触发放电D.心电图中任何时间触发放电16.期前收缩做主要的诊断方法是()A.超声波心动图B.放射性核素检查C.心电图D.冠状动脉造影17.左心衰竭临床表现收到病理基础为()A.肺循环淤血B.肺循环淤血和心排血量降低C.心排血量降低D.体循环淤血18.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室颤动时,应立即()A.行非同步电复律B.行同步电复律C.利多卡因静注D.给予肾上腺素19.下列关于高血压危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收缩压可达200mmHgB.舒张压>120mmHgC.主要由于脑部血管痉挛所致D.可有高血压脑病表现20.服用洋地黄药物后,病人将白墙看成黄墙的原因是()A.血钠过高B.血钾过低C.洋地黄中毒D.心衰好转征象21.心脏电复律后护理措施错误的是()A.心电监护24小时B.卧床休息1天C.电极接触处皮肤红斑无需处理D.遵医嘱应用抗心律失常药22.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包括( )A.稳定性心绞痛B.不稳定型心绞痛C.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D.ST段抬高心肌梗死2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室性心率失常,首选的药物是()A.洋地黄B.硝普钠C.利多卡因D.阿托品24.护士在给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之前,应先数心率,不能给药的情形为心率少于()A.60次/分B.70次/分C.80次/分D.90次/分25.下列各型心绞痛中,属于稳定型心绞痛的是()A.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B静息型心绞痛 C.变异性心绞痛 D.劳力型心绞痛26.患者,男性,71岁,诊断慢性心力衰竭5年。
根据美国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患者目前的心功能分级属于Ⅲ级,则该患者体力活动受限程度符合()A.体力活动不受限 B.体力活动轻度受限C.体力活动明显受限D.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27.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医嘱给予静脉补钾治疗,护士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每500ml液体中加入氯化钾量不宜超过()A.0.3gB.0.5gC.1.0gD.1.5g二、多项选择题1、洋地黄中毒后的处理包括()A.停用洋地黄类药物B.补钾C.心脏电复律D.可用利多卡因E.心率缓慢者可用阿托品皮下注射2、下列符合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的是()A.提前出线的QRS-T波形态正常B.期前收缩后可见—完全代谢间期C.提前出线的QRS-T波群,其前无P波D.QRS-T波群完全消失E.心率可达150~200次/分3.下列属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是( )A.血流动力学异常B.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增高C. 心肌损害D.心室重塑E.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增高4.病窦综合征的常见病因有()A.冠心病B.心肌病C.心肌炎D.风湿性心瓣膜病E.先天性心脏病5.下列属于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的是()A.T波倒置B.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C.宽而深的Q波D.ST段下移E.T波正常6.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包括()A.胸骨后压迫性疼痛B.疼痛可放射至左肩C.胸痛可持续30minD.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E.疼痛放射至肩部颈部、背部、上腹部7.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A.心脏破裂B.栓塞C.心包炎D.心室壁瘤E.肺炎8.下列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多无症状B.起病缓慢,病程较长C.可出现心脏扩大D.血压升高时伴有头痛、耳鸣、失眠、乏力等症状E.可听到心尖部第四心音9.高血压的病人可参加的活动有()A.快步行走B.骑自行车C.竞争性质的活动D.俯卧撑E.健身操10.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包括()A.休克B.心脏偶咧C.栓塞D.心率失常E.心室壁瘤11.心室颤动的表现( )A.迅速出现意识丧失 B抽搐 C.听诊心音消失D.触大动脉搏动消失E.心电图QRS-T波宽大畸形12.下列属于危险性心律失常的是( )A.频发、多源室性早搏B.R-on-T早搏C.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速E.二度Ⅱ型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3.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PTCA及冠脉支架术),给予护理措施正确的( )A.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B.术侧肢体制动C.术后12小时可用床上翻身D.术侧肢体足趾绝对制动,不可活动E.仅需观察术侧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和动脉脉搏动情况14.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静息心电图检查可表现为()A.正常心电图B.ST段下移C.ST段抬高D.T波倒置E.ST段呈弓背向上明显抬高三、填空题1.高血压危象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右心衰竭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基础为__________3.窦性心动过速是指窦性心律的心率超过____________4.人工心脏起博术后_________天拆线,并连续3天每天测体温4次5.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__________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_____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6.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________,控制______和防治心力衰竭。
7.非同步电复律仅用于治疗_______8.心力衰竭的治疗中减轻心脏负荷的方法来休息、低钠饮食、_______ 及_________的应用。
9.左心衰竭患者X线检查,可见_________、_________等肺淤血表现10.由窦房结冲动引起的心律称为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的频率为__________11.心房颤动患者在转复心律前抗凝治疗时首选________12.高血压急症患者降低治疗首选_______静脉滴注。
1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发室性早搏常用________静滴或静注。
14.预激综合征患者禁用________ 和__________15.心脏电复律术是用电能来治疗各类快速性异位心律,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_16.可确诊心绞痛的检查是__________17.心肌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临床表现、_______及_________.18.高血压伴有左心室肥厚者使用降压药物首选________19.急性心肌梗死在灌注心肌治疗包括溶栓疗法及急诊冠状动脉____20.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有器质性________的患者,最常见是急性心肌梗死。
21.患者无症状,但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改变,此型冠心病称为______22.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________,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三种类型。
23.最有效终止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药物是______类药物。
24.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型包括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静息型心绞痛和________型心绞痛。
2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发生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多见,尤其是_______,可发生猝死、四、名词解释1.房室传导阻滞:2.心力衰竭3.心律失常4.心绞痛5.急性冠脉综合征6.人工心脏起博术7.恶性高血压8.心脏电复律9.急性心力衰竭五.简答题1.简述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依据。
2.简述硝酸甘油的用药护理3.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要点4.简述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5.简述人工心脏起博术后的护理要点6.简述对心律失常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论述题1.患者,女,65岁,有心绞痛病史6年,近3个月发作频繁,疼痛加剧,时间加长,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今晨1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迫性痛,连续含服3片硝酸甘油仍不缓解,伴出汗。
恶心。
因疼痛难忍不缓解于凌晨4点入院,查体:BP 90/60mmHg,大汗,稍烦躁,心率100次/分,偶有早搏,余(-)。
心电图:V1-S ST段下降,T波倒置,肌钙蛋白T在正常范围内。
(1)该患者可能的病情变化及其依据(2)该患者的护理措施2.患者,男,50岁,吸烟史25年,糖尿病史8年。
今日晨起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口含硝酸甘油不缓解,疼痛持续2小时班烦躁不安、濒死感急诊入院。
查体:烦躁不安,出汗多,BP:100/70mmHg,HR:100次/分,偶有早搏,余阴性。
心电图:V1~V5出现深、宽Q波,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医生确证为急性心肌梗死,于1小时后给予静脉溶栓治疗。
(1)对患者的主要护理措施(2)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标准3.患者,女,60岁,有心绞痛病史4年,于今天凌晨2时突然感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向颈背部放射,伴有恶心。
呕吐。
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和窒息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于4时来院急诊。
体查:T 37.2℃R:32次/分,BP 102/64mmHg ,半卧位,口唇明显紫绀,心率 120次/分,偶有早搏,两肺满布干湿啰音,以肺底湿罗音更多。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心率120次/分,V1~5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且出现宽而深的Q波,倒置的T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