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技术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

我省在桐乡、秀洲、湖州、德清、上虞等市县开展的试验饲养,获得了初步成功。

一、大棚养蚕的主要优点
一是建棚容易,有利于规模经营。

建大棚可利用田头地边、宅基空地等,可解决经营大户养蚕面积不足的矛盾。

二是投入少,经济效益高。

一般3-5亩桑园建1只200-300平方米的大棚,一次可养5-7张蚕种,其投资约6000多元,简易大棚仅需2000元左右。

冬季可利用大棚种蔬菜、食用菌或养鸡等增加收入。

三是节约劳力工效高。

大棚养蚕实行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自动上蔟。

据调查,1个劳力常规养蚕只能养1张左右5龄蚕,而大棚内可养2-3张,大大提高了工效。

四是人蚕分离,适应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要求,也有利村镇现代化建设。

二、大棚型式及主要特点
目前我省养蚕大棚按结构分主要有简易蚕室、大棚和活动蚕室等3种,在嵊州市还有地坑育。

1、简易蚕室
大小一般为35米×8米,四周墙体为水泥砖,顶为石棉瓦,搭2层蚕台,造价约35元/平方米。

主要特点是,使用时间长,便于养蚕操作,温湿度易控制,温差小。

但一次性投资大,在综合利用上只能与养殖相结合。

2、大棚按大棚用料与结构又可细分为塑料大棚、稻草大棚和简易大棚3种。

(1)塑料大棚
大小根据场地和饲养量,一般为20-25米×7-8米,用直径22毫米左右的装配式镀锌薄壁大棚钢管作拱架,0.1毫米厚的塑料膜作棚顶覆盖材料,再覆1-2层遮阳网作隔热层。

一般搭建2层蚕台,造价约30元/平方米。

主要特点是,成本低,便于综合利用,但防高温性能较差,昼夜温差也较大。

(2)稻草大棚
在养鸭比较集中的地方,利用鸭棚养蚕。

大小一般为12米×8米×6米,周围砌1.2米高的砖墙,搭2层蚕台,农村搭建约20元/平方米左右。

主要
特点是,取材容易,成本较低,防高温效果较好,温度受外界影响较小;但消毒难以彻底,稻草使用时间短,一般3-4年需调换一次。

(3)简易大棚
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根据场地和饲养量,用木料或毛竹依房屋墙壁搭建临时棚架,上覆编织布即成,蚕期结束后,即拆除。

主要特点是,搭建方便,投本省;但温度受外界影响明显,温差大。

3、活动蚕室
大小为8.1米×7.2米×3.8米,用膨胀珍珠岩板围成,以角铁作平梁,上盖石棉瓦,搭2层蚕台,造价约120元/平方米。

主要特点是,拆卸容易,大小可灵活掌握,但造价高。

4、地坑
在地势高的稻田挖地坑,大小为13米×1.3米×2米,用竹片作棚架,上覆稻草,一般每只坑可养2张蚕种。

主要特点是,挖坑方便,成本低廉,但操作不便。

三、大棚养蚕实用技术
1、棚址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通畅,远离稻田、菜地、果园,距桑园较近处建造大棚。

2、进棚时间
保持棚内干燥,新建大棚白天揭膜晒棚,晚上盖膜避免棚内受潮。

放蚕前,先在地上铺1层薄膜,再在膜上铺1层稻草,蚕放在稻草上。

1-3龄共育,4龄第2天或5龄第2天进棚均可。

3、温度调节大棚一般较室内蚕室温度偏高,且昼夜温差较大。

大棚温度调节重点是在做好降温的基础上,加强通风。

可通过以下措施缓解高温:(1)覆盖遮阳物
棚顶覆盖遮阳物,有利降低棚内温度,常用的遮阳物有遮阳网与草帘。

棚顶覆盖遮阳网降温效果2层优于1层,内层紧贴塑料薄膜,外层约离棚顶15-20厘米,并挂出大棚两侧1.5-2米左右,形成外走廊,更有利防止两侧阳光直射。

据调查,此法可降低棚内温度3-4℃。

若棚顶覆盖草帘,不宜过厚,以减轻雨天棚顶重量。

此外,在大棚四周栽种藤蔓植物,利用绿色遮阳,可有效降低棚内温度。

(2)棚顶喷水在高温期间,从上午9时起,每隔1小时喷水1次,至下午3时左右。

据调查,棚顶喷水能降低棚内温度1-2℃。

(3)加强通风
晴天日出后,揭开大棚两侧薄膜通风换气,于傍晚当棚内温度降至饲育适温以下时,放下两侧薄膜保温。

在温度较高时,昼夜通风。

雨天放下大棚两侧遮阳网,掀起大棚两侧薄膜,以利通气。

(4)适饲湿叶棚内温度高且通风后易引起桑叶萎凋,可在晴天中午喂饲湿叶,同时用0.3%有效氯浓度漂白粉液空中喷雾,以补湿防病。

4、条桑饲育
大棚饲养强调通风,片叶育易造成桑叶干瘪,因此以条桑育为宜。

蚕进棚给第2次桑叶后,即可采用条桑育。

每日给桑3回。

给桑量要根据大棚饲养温度高、发育快的特点,超前给足桑叶,一般掌握有10%左右残桑时,给下1回桑。

但还应根据蚕的发育及天气变化,合理调节给桑量和给桑次数。

5、防病防害
按常规方法搞好养蚕前消毒,大棚连续使用的,在使用药剂前,应先削除10厘米左右表土。

消毒后,养蚕前,在地面先撒1层氯丹粉,再撒1层新鲜石灰粉。

蚕期中多撒干燥材料。

在阴雨、闷热天气,早、晚各用1次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

4龄进棚饲养的,应在5龄饷食后及时除去蚕沙,清洁蚕座。

6、适时上蔟
棚内温度高,蚕老熟快,应提早做好准备工作。

在见熟前1天改喂片叶,并用短稻草填平蚕座,同时用灭蚕蝇体喷1次。

见熟5%左右时开始放蚕蔟。

在摆放蚕蔟前撒1层新鲜石灰粉消毒,再喂1次片叶。

要注意避免过熟上蔟,否则,将造成大量熟蚕在蚕座中营茧而遭受损失;还要注意遮光,以避免光线过强而增加蚕座中营茧的损失。

大棚养蚕是推进蚕业规模经营,实现蚕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措施。

在山东、江苏可以说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我省才刚刚起步,缺乏成熟、完整的技术经验。

因此,各地在应用大棚养蚕技术时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