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学期 ]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授课教师:
XXXX实验学校
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温馨提示:该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具体的安排和设计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是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计划性.本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五年级语文一对一教案, 供大家参考。
语文一对一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 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 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 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 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 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识字。
“我选我”, 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
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 特别是小学生, “我选我”的意义, 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
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 学生质疑, 读了课题后, 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 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 想一想, “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 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39;话刚说完, 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自由发言。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 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 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语文一对一教案2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 继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积累关于生命感悟的名人名言。
4、学习成语故事, 讲述成语故事, 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利用课文导入:
同学们, 这几天, 我们学习了几篇抒写对生命感悟的文章, 那用心去感受春光的盲姑娘, 那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祖孙三代人, 以及那些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和冷风冷雨中傲然挺立的小花, 无不展示着他们对生命的热爱。
同学们课下还搜集了许多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 相信你们对生命也一定有自己的解读。
今天, 我们就围绕生命这一永恒的话题来畅所欲言。
二、学习课文中的资料。
1、默读资料, 想一想这些资料都讲了什么。
2、全班交流对资料的解读, 搞清楚每一段资料所立足的角度。
(1)面对个体生命与更多人的生命的时候, 众多的医护工作者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生命之歌, 换来了更多人的生命。
(2)我们身边, 有许多热爱生命的人。
(3)生物界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
3、交流: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生命的资料呢?给同学们说一说吧!
三、交流有感于生命
1、学生自己思考、组织语言。
(1)生自己确定发言角度, 选择内容, 组织语言, 著译围绕自己选好的内容组织语言, 切莫走题。
(2)自由组合, 互说互评。
说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流畅、中心明确, 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对说得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评出小组讲得最好的同学。
2、全班交流:
四、总结: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假如生命是水船。
请不要停泊, 也不要随波逐流!请高高地升起风帆, 向着未有人到达的海域
语文一对一教案3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为指导, 以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目标, 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已任, 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是没找到能教好学生的方法”的信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
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因此,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尤其对班级内的学困生要特别重视, 使他们得到逐步提高。
二、工作任务
1、确定学困生名单, 并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2、针对各类学困生, 采取相应的办法、措施使其提高。
3、认真做好学困生提高工作的记录, 以便日后总结经验、教训。
三、具体工作和措施
1、根据学生开学初的学习情况, 各班确定学困生名单, 要求每位教师帮扶一名学困生, 及时了解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家庭环境影响,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2)心理原因, 缺乏自信心, (3)学生基础差。
(4)组织纪律性差。
2、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会产生不理想的教育后果,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 针对这类学困生, 要培养他们养成良
好的学习习惯,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家长沟通, 两方面共同努力, 提高学生的成绩。
3、自信是一个人赖以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心理素质, 有些学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 遇到过多的挫折会使他们产生挫败感, 这时如果家长和老师给予漠视、讽刺、挖苦, 他们就会丧失自信心, 从而严重影响他们生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针对这类学生, 教学当中要采取积极措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首先, 告
诉他们你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其次, 多表扬和鼓励学生, 鼓励孩子喊出“我能行”;最后要欣赏他们, 帮助他们逐步恢复自己的自信, 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提高。
4、对于一些由于各方面原因造成的基础较差的学生, 应该循序善诱, 进行个别辅导, 并在学生中间成立互助小组, 有学习成绩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学困生一同学习, 实行一帮一, 共同进步。
5.把学困生根据学困学科分配给各位任课老师, 使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关注。
6.学生与老师和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个性成长档案, 制定出前进中每一步的具体目标和措施, 并由老师监督实施, 及时调整前进步伐。
7.
根据学困生基础差的特点, 精心制定一套相应的辅导内容, 每次辅导有详细的辅导记录, 总结优缺, 尽量做到使每一个学困生都能听懂、学会尽快赶上其他学生。
8. 加强与各科任教师的交流, 不断调整帮扶计划。
使帮扶学困生工作收到实效。
9.对于各类学困生的提高工作要认真作好记录, 把工作当中的宝贵经验以及不可取、不适当之处都认真、细致的记录, 以便在以后的工作当中及时总结、改进。
10、学困生帮扶记录要按照学月认真进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只是没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 学困生的形成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