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防治教学设计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温江中学高二地理组李海英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荒漠化的含义及其发生的基本过程,能运用荒漠化的概念判断一些实际问题;解释荒漠化发生的自然原因;理解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运用综合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会结合案例,分析图表、文字等相关资料的方法;熟练地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认识人地关系,认识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增强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树立防治荒漠化的观念,逐步建立正确的环境观,培养对环境、资源负责的观念和行为。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1、荒漠化的概念
2、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教学难点
1、荒漠化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举一反三,培养和掌握一个区域内环境和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分析方法,学以致用。

三、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
学案、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位置
地形(距海远)(山岭阻隔)
干旱
<400mm
自然因素
土质疏松
气候异常
风力作用强
人为因素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垦植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荒漠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