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_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物理_家庭电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创设问题情境:首先向学生图片展示:装修过的温馨家园家庭图片,在美丽豪华的灯饰中感受电的魅力,家庭中如何用电?我们怎样才能安全的享受电带来的便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电路---课题(家庭电路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知识链接】: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都是怎样连接的?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及其主要部分的作用。

2.知道熔丝的作用;知道火线和零线,会用试电笔正确辨认火线和零线。

3.了解三线插头和三线插座,知道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学习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试电笔的使用。

【学习难点】螺丝口灯泡和开关的连接,三孔插座的使用。

课前热身--自主预习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__________ V,家庭电路的组成包括进户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插座、开关、电灯和其他用电器等。

2.在家庭电路中用辨别火线和零线。

3.家庭电路中给移动用电器提供电源的是 ;发生漏电时能自动切断电源的是。

探究知识点一:认识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零线火线.kW h 零火探究知识点二:火线和零线火线和零线间的电压为_________,正常情况下零线与地之间电压为_________,火线与地之间的电压为_________。

若人站在地上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火线会造成_________,所以在组装家庭电路或更换元件时要用_________辨别火线和零线。

跟踪训练2.如图所示,人们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两种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小结2: 用试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氖管发光为火线,不发光为零线。

探究知识点三: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1.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和课堂展示--合作学习火线零线_________插座。

原因:如图所示,当把三线插头插入插座时,除了把用电器的用电部分接入电路,还把外壳与大地相连,万一外壳带电,电流会流入大地,不会造成触电事故2. 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作用的区别:空气开关的作用是在或(超负荷)时会跳闸,所以空气开关是保护电器和线路的;漏电保护器在短路或超负荷时都不会跳闸,只有用电器或人接触到火线才会跳闸,所以漏电保护器是保护人的。

两种开关都相当于保险丝的作用。

漏电空气开关同时具备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的功能,在新建的楼房里用这种开关代替了总开关和保险丝。

跟踪训练3. 三孔插座比两孔插座多的那个孔是跟___________连接,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与插座都是________联的;电冰箱、洗衣机等大功率家用电器的与地线相连。

小结3.: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和三孔插座。

空气开关是保护电器和线路的;漏电保护器是保护人的。

易混易错知识点:开关串联接在灯泡底部和火线之间,螺旋套接零线;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接地。

跟踪练习4.(1)如图所示,将开关、螺丝口灯泡、三孔插座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2)有一盏接在照明电路上的灯泡闭合开关后不亮,用试电笔分别去接触灯座的两个接线柱,氖管都发光,灯不亮的原因是()A.进户火线断了 B.进户零线断了 C.灯丝断了 D.开关被短路课堂反馈--知识归纳学情分析初中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水平处在初级阶段,他们对动手实验的兴趣较高,乐于参与实验,但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所以这部分内容从安装、检修到排除故障都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

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大多来自他们的兴趣,联系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通过观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认识与掌握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加强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效果分析《家庭电路》一节主要讲述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作用。

其中,重点是试电笔的使用及开关、插座的接法。

我在讲授本节内容时紧紧抓住这个重点来开展我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通过播放触电的视频,使学生明白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体现物理的课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引入新课课题。

,通过让学生知道触电是因为碰了火线,所以我们很有必要找出火线,并让学生上台找出火线。

这过程中, 充分让学生动手, 去体验物理探索的过程, , 这个过程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胆量。

再次, 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保险丝要接在火线上, 而且只能接在火线上, 教师从旁指导,并用接在零线上的图进行对比,方便学生认识比较,在学习三孔插座中间的孔接地时,用了实物图进行分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的思想。

总体而言,本堂课是在充分理解新课标对本节内容的要求基础上设计的,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练习的设计,也充分抓住了中考的考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得学生明白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进而会利用这些知识为我们的生活服务,同时能利用这个知识来规避危险。

把家庭电路的课堂参与定为学习本课的指导思想, 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讨论、思考、观察,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了策划者。

一言堂变成百家鸣。

整齐划一变为灵活多变,任务分配到小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学生参与体验。

此外,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主动的调查和参与,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

如何认识、对待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直接关系到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综合实践活动并不着眼于使学生获取系统知识,不是追求严密的知识体系,它立足于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事有益的活动、研究和解决问题。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交流者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引导。

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熟悉并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同时合作意识加强了。

学生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上来,学习兴趣较浓。

教师通过事先准备的各种资料及课堂实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指导和引申的作用。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能相互交流,畅所欲言,气氛融洽。

恰当的视频引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教材分析1、本章概述本章主要内容有: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电能与社会发展。

本章是在前面学习了电路、欧姆定律、电功和电能、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基础上,联系生活用电实际,进一步学习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首先从家庭电路中了解到电能是从发电厂通过电网输送到家庭的,知道家庭电路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接着引导学生认识测电笔的主要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最后介绍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和说明电能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节约用电的意义。

教材将这些内容编排了三节。

19.1节“家庭电路”,本节从电是怎样进入我们家庭的问题出发,利用家庭电路实物图和电路图常识性地介绍以下内容:1.电能是从发电厂通过输电网终端过两根输电线进入家庭的。

2.家庭电路主要组成有电能表、总开关、火线、零线、地线和用电器等。

3.介绍火线、零线、地线它们之间的电压。

4.测电笔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以及电流是怎样通过白炽灯泡的。

2、编写特点教材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的取材和呈现洋溢着生活气息。

3、本节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学习安全用电常识,提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

评测练习扬帆起航—小试身手(每题2分,共10分)1. 我国家庭电路中,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为 V。

在家庭电路中,为了防止触电,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

(知识点1)2.(2016▪南宁)下列关于生活用电常识的认识中,符合要求的是()A.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的金属帽,以免触电(知识点2)B.三脚插头的用电器也可插入两孔插座C.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以D.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3.“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我们学习物理的基本理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知识点3) A.图中的三脚插座对应用电器的三线插头,插头最上面的那条导线与用电器的外壳相连B.只要拿着试电笔接触火线,其内部的氖管就会发光C.图中带开关的灯泡和三脚插座的接法是错误的D.图中的灯泡、两脚插座、三脚插座是并联关系4.(2017•襄阳)将图中的灯泡和控制灯泡的开关正确接入电路.(知识点1)5.(2017•内江)对家庭电路的安装过程,下列要求正确的是( )A 、按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熔断器、用电器顺序安装B 、控制各灯具的开关都装在零线上C 、所有用电器和插座都要串联,并且用电器与控制它的开关也要串联D 、三孔插座有时不需要接地6、(2017▪泰安)家庭电路中,下列操作符合要求的是( )A 、空气开关跳闸后,应立即合上B 、家庭电路的开关,接在零线或火线上都可以C 、使用试电笔时,手指不能碰到笔尾金属体,以免发生触电事故D 、输电线进户后,应先接电能表乘风破浪——中考真题7、(2017•河南)图中虚线框内是一台灯旋钮开关的内部电路简图,通过它可控制台灯的通断和亮度.请将电路图连接完整,使其符合安全用电的原则.张茂强老师:在沈国敬老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新知识的构建过程:通过对学生亲自经历过的生活情景进行设问,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配合适当的启发和讲解,辅以恰当的探究实践和课件演示,直观反映教学内容,分步骤落实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确是一节亮点纷呈、节奏明快、简洁流畅的优质课。

陈可镇老师:我感觉沈国敬老师在讲课过程中的优点如下:1.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过程,着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整体到局部再还原为整体的思路贯穿其中,较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

通过提问将知识目标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求知需求,再经学生自己动手实践获得所需答案,真正实现了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通过交流、探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体现教学的直观性。

通过录像和电路各器件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求知欲,结合教学演示仪器将抽象的电学知识直观化3.注重过程性评价。

通过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体现教学的导向,鼓励和赞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优秀品质,融德育教育于教学过程中。

4.个人教学技能优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