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不容情的历史典故篇一:历史典故历史典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围魏救赵(孙膑):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退避三舍(重耳):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负荆请罪(廉颇):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给予自己严厉责罚,也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纸上谈兵(赵括):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一鼓作气(曹穗):后多喻趁锐气旺盛之时一举成事或鼓足干劲,一往直前。
意思是作战是靠士兵的勇气的。
千金买骨(郭隗):意指十分渴望和重视人才。
讳疾忌医(蔡恒公):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比喻怕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卧薪尝胆(勾践):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惊弓之鸟(更羸):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毛遂自荐(毛遂):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一鸣惊人(齐威王):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不耻下问(孔子):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班门弄斧(鲁班):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一字千金,一个字值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
指鹿为马(赵高):指着鹿故意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焚书坑儒(秦始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
比喻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
图穷匕见(荆轲):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揭竿而起(陈胜、武广):砍了树干当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进行反抗。
指人民起义。
汉:四面楚歌(项羽):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破釜沉舟(项羽):比喻决一死战。
十面埋伏(项羽):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
无颜江东父老(项羽):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背水一战(韩信):比喻在很艰难的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暗度陈仓(韩信):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
多多益善(韩信):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九牛一毛(司马迁):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点。
投笔从戎(班超):扔掉笔去参军。
指文人从军。
百闻不如一见(赵冲):表示亲眼看到的远比听人家说的更为确切可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班超):比喻不冒危险,就不能做成事。
三国: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鞠躬尽瘁(诸葛亮):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顾茅庐(诸葛亮):原比喻刚展露头角。
七擒七纵(诸葛亮):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过关斩将(关羽):比喻不断战胜对手与克服困难。
单刀赴会(关羽):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望梅止渴(曹操):比喻愿望无法实现,便凭空想来加以安慰。
煮豆燃萁(曹植):比喻兄弟间自相残杀。
才高八斗(曹植):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
七步成诗(曹植):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三顾茅庐(刘备):比喻诚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如鱼得水(刘备):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乐不思蜀(刘禅):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一身是胆(关羽):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英勇善战。
宝刀不老(黄忠):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或技术并没减退。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比喻什么都已准备好了,只差最后一个重要条件了。
晋:入木三分(王羲之):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凿壁偷光(匡衡):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
草木皆兵(苻坚):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东山再起(谢安):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闻鸡起舞(刘琨、祖逖)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南北画龙点睛(张僧繇):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
江郎才尽(江淹):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
唐:妙笔生花(李白):比喻笔法高超的人写出动人的文章。
呕心沥血(李贺):比喻用尽心思。
请君入瓮(周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宋:黄袍加身(赵匡胤):指政变后夺得政权。
精忠报国(岳飞):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东窗事发(秦桧):比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胸有成竹(文与可):比喻做事之前早有通盘的考虑和谋划。
一笔勾销(范仲淹):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再也不提往事。
程门立雪(杨时):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铁面无私(包拯)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
名落孙山(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篇二:廉洁历史典故历史典故1、羊续悬鱼东汉时,南阳太守羊续,他憎恶当时官僚权贵的贪污腐败,奢侈铺张。
他为人谦洁、生活朴素,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盖的是有补丁的被子,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
餐具是粗陋的瓦器,吃的粗茶淡饭。
府丞焦俭,是他的下级,为人也很正派,与羊续关系很好,他看自己的上级生活太清苦了,他听说羊续喜欢吃生鱼,就买一条鱼送给羊续。
焦俭怕羊续拒收,就笑着说:“大人到南阳时间不长,可能不知这就是此地有名的‘三月望饷鲤鱼’所以我特意买一条送给您,平时您把我当作兄弟,所以这条鱼只是小弟对兄长的一点敬意,您知道的,我绝非阿谀逢迎之辈,因此,务请笑纳!”羊续见焦俭这么说,觉得不收下倒是见外了,于是笑着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等焦俭走后,羊续便把这条鱼,挂在室外,再也不去碰它。
第二年三月焦俭又买了一条鲤鱼,心想一年送一条总可以吧,知道买多了,羊续不会要。
到羊续府上,焦俭刚说明来意。
羊续便指着那条枯干了的“三月望饷鲤鱼”,说:“你去年送的还在这里呢!”焦俭愣住了,摇摇头叹口气,带着活鱼走了。
2、包拯《诫廉家训》北宋包拯,他为官清正廉洁是妇孺皆知的,老百姓称之为“包青天”。
包拯一生,身居高位,大公无私,痛恨贪官污吏,到了晚年,担心后人会出不肖之徒,于是就在家中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著名的《诫廉家训》以警戒后人。
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后代子孙中有贪污受贿者,不能被称为包氏后代,甚至死后,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
不遵从此训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孙。
”3、马寅初拒贿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马寅初解放前曾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
有一天,德清县有一个想当县长的人托人将一千大洋送给马寅初,请马寅初开开后门,让他就任某县县长。
马寅初勃然大怒,骂道:“不要脸的东西,这种人今天能用钱打关节,真的当了县长,一定是个贪官。
凭这一条,他就不能当县长。
立即吩咐来人把钱退回。
4、周恩来总理的衣服周总理的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多年,破了补,补了再补(有许多补丁),已经磨得无绒了仍舍不得丢弃。
一件衬衣已经旧得换了袖口领子,一件衣服补得颜色已经不一了,他还在穿,当别人要求他换新的时候,他总是说:“旧的还可以再穿。
”“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当年在国务院会议厅入口处,有一块镌刻着“艰苦朴素”四个大字的木屏风,这是总理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的写照。
在国务院的会议厅,人们不止一次地听到总理拒绝装修会议厅的建议,总理说:“只要我当总理,会议厅就不准装修。
”1959年,在大跃进的气氛下,水利部未经报告请示,在密云水库附近兴建一座水利建设成就展览馆。
有一天,在西花厅开会,总理突然转过头向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说:“钱正英,贺老总告诉我,你们在密云水库那里修建一个相当高级的楼,有没有这回事?”钱答:“有,是一座水利展览馆。
”总理沉默了一会儿,摇摇头,轻声地说了一句:“没有想到你们也会办这种事。
”钱听了羞愧得无地自容,心里像刀割一样难受。
如果按现在某些干部的想法,总理既未严厉批评,又未责成处理,既无纪委处分的威慑,更无丢官的危险,完全可以蒙混过关。
但在周总理伟大人格的感召下,钱回部后,立即在党组会上作了传达。
水利部党组随即决定:将这座价值400多万元的建筑,无偿转让给第一机械工业部一个研究所,并向中央写了一个深刻检查的报告。
5、以廉为宝春秋时,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
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
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6、杨震暮夜拒金东汉时,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昌邑县令王密来拜访他,并怀金十斤相赠。
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听明白杨震的责备之意,说:“天黑,无人知晓。
”杨震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这才明白过来,大感惭愧,怏怏而去。
于是杨震得号“四知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