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动机润滑系统ppt课件

发动机润滑系统ppt课件

34
更换润滑油
当行驶了规定里程后或没有相同牌号的机油添加 时,需更换全部机油。 1)预热发动机后熄火。 2)拧下油底壳放油螺塞放尽机油。 3)拧紧螺塞,添加新机油至规定位置。
35
检查机油压力
1)通过驾驶室仪表板上的机油压力表读数。 2)通过仪表盘上的机油压力报警灯判断机油压力。 3)在机油压力传感器位置拧上油压表检测机油压力。
43
• 注意:
采用气压制动的汽车,空气压缩机磨损严重,也会导致机 油消耗异常。松开贮气筒放污螺塞,如有大量油污排出,则 说明空气压缩机磨损严重。
发动机曲轴箱通风装置不良,也会导致机油消耗异常。
44
机油变质
由于高温和氧化作用,即使正常情况下, 机油也会变质,这种现象称为“老化”。 老化的机油含有酸性化合物,不但使机油 变黑、粘度下降,而且腐蚀机件。
障的诊断方法
一、机油泵的维修
1.齿轮式机油泵 2.转子式机油泵 3.机油泵的装配与调试
22
齿轮式机油泵的维修
(1)检查齿轮与泵壳径向间隙 (2)检查齿轮与泵壳轴向间隙 (3)检查齿轮啮合间隙 (4)检查主动轴和从动轴与承孔配合间隙(千分尺 和内径百分表测量轴外径和孔内径,计算间隙) (5)检查机油泵限压阀:钢球移动灵活;在实验 台上做阀开启压力试验。
机油。
40
机油压力过低
机油压力突然降低
原因:机油严重泄漏或机油泵损坏所致。 应立即使发动机熄火,以免造成严重机械 事故。
41
机油压力过高
现象: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长时间高于 正常标准。
原因分析
给主油道供油过多或传感器后油路不畅。可能的原因 有:限压阀故障、传感器之后的油道堵塞、轴承间隙 过小、机油粘度过大、机油压力表或机油压力传感器 损坏等。 新装配的发动机,若出现机油压力过高,应重点检查 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的配合间隙。 如果点火开关打开但不起动发动机时,机油压力表指 针不回位,应重点检查机油压力表和机油压力传感器。
1.润滑系的维护 2.润滑系常见故障诊断
32
1.润滑系的维护
1.检查润滑油油面位置 2.更换润滑油 3.检查机油压力 4.疏通油道
33
检查润滑油油面位置
1)预热发动机; 2)熄火后3MIN,抽出机油尺擦净, 插回到底再 拔出察看油位应在上下刻度之间。 3)若油量多则放出部分 4)若油量少,则添加至规定位置,注意应添加相 同牌号的机油。
1.机油泵的维修方法 2.机油泵的装配与调试 3.润滑系常见故障诊断
18
(二)、实训要求
1.熟悉掌握机油泵的维修方法 2.了解润滑系统的常见故障
(三)、实训准备
工具车、工具箱、工件盘、清洁工具、专用 工具、发动机一台、安全工服
(四)、实训内容
1.检查齿轮与泵壳的间隙以及齿轮间的间隙 2.润滑油的更换,机油压力的检查,常见故
诊断方法:
检查机油量。 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起动发动机观察喷油情况。 若喷油无力,应依次拆检机油滤清器、旁通阀、限压 阀、集滤器、油管路和机油泵; 若喷油有力,则应检查机油压力表和传感器。
39
如果机油压力始终过低,且有曲轴常、运转一段时间后压力迅速 降低
分析
机油除了最基本的润滑作用外,还具有冷 却、清洗、缓冲、密封和防锈等功能。
7
2.机油的分类
根据气温选择机油
8
3.机油的更换周期

机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高温氧化及燃烧物混入等 原因,将劣化变质,润滑性能下降。因此,机油应 适时更换,机油滤清器也应同时更换。
机油更换周期,因车型和行驶环境而不同。如果 汽车经常频繁起步、短距离行驶或在多尘地区使用 , 机油的更换周期应相应缩短。
23
检查齿轮与泵壳径向间隙
24
检查齿轮与泵壳轴向间隙
25
检查齿轮啮合间隙
26
转子式机油泵的维修
(1)检查转孔子轴与承孔配合间隙(千分尺和内径
千分表)。 (2)检查外转子与泵壳配合间隙 (3)检查内、外转子啮合间隙 (4)检查子转子端面与泵盖轴向间隙
27
检查外转子与泵壳配合间隙
28
检查内、外转子啮合间隙
36
疏通油道
当发现油道堵塞或发动机大修前进行。 用铁丝缠上布条粘汽油清洗,用压缩空气吹净。
37
2.润滑系常见故障的诊断
润滑系的常见故障:机油压力过低、过高、机油 消耗异常、机油变质。
38
机油压力过低
现象:机油压力表指示压力长时间低于正 常标准。
机油压力始终过低
原因分析 传感器前的油路不畅、供油不 足、传感器后的油路泄油过快。
发动机刚起动时,油底壳内油量比较充足。运转一段时间后, 部分机油被泵入油道,油底壳内的油量减少。
刚起动时机油温度较低,而运转一段时间后,机油温度升高。 而温度影响机油粘度,机油粘度影响机油压力。
原因
机油量不足或机油粘度过低。
诊断
先检查机油量,机油量充足,则是机油粘度过低。
机油粘度过低的原因:润滑油品质不良、冷却液或汽油稀释
润滑系统
任务要求:
1. 掌握润滑系统的功用和组成 2. 了解润滑系统各部件的作用
2
一、理论知识部分
1.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2.机油 3.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3
1、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润滑系统的组成
4
润滑系统示意图
5
2、机油
1.机油的功用 2.机油的分类 3.机油的更换周期
6
1.机油的功用
9
3.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1.机油泵 2.机油集滤器 3.机油滤清器 4.机油尺
10
1.机油泵

外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11
内啮合齿轮式机油泵
12
转子式机油泵
13
2.机油集滤器
浮式集滤器
14
固定式集滤器
15
3.机油滤清器
车上机油滤清器位置
16
4.机油尺
检查机油液面高度
17
二、实训部分
(一)、实训目的
29
检查子转子端面与泵盖轴向间 隙
30
机油泵的装配与调试
1.边装配边检查各部位配合间隙。 2.装配后调试:将时油口浸入清洁的润滑油内, 用手转动机油泵轴,润滑油会从出油口流出来, 用拇指堵住出油口,会不压力感,且泵轴转动困 难。 3.试验台检查:泵油量、泵油压力。
31
二、润滑系的维护与常见故障 诊断
42
机油消耗异常
现象:机油平均消耗量超过0.1~0.5mL/100km。 原因分析:
外部泄漏、进入燃烧室被燃烧所致。 烧机油原因:活塞与气缸间密封不良、气门油封损坏。
诊断:
应先检查有无漏油。 进行急加速试验,排大量蓝烟,说明烧机油严重。 测气缸压力或观察曲轴箱窜气诊断气缸密封情况。 检查气门油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