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过劳死事件”:胡新宇身亡的6个细节者的工作时间据媒体报道,病发前,胡新宇已经连续加班两周。
但张宝可——胡的女友——告诉本报记者:2006年3月下旬,胡新宇就着手准备某重点封闭研发项目,并开始加班。
“30多天里,他只回家了4次。
”张宝可回忆说,“除此之外,每天工作到凌晨3点,睡在实验室的床垫上,早上9点又开始工作。
”4月28日,正在上班的胡新宇感到身体不适。
他的同事告诉张宝可,胡早晨就趴在桌子上了;随后去了公司的诊所,医生说是感冒。
最终,胡新宇在医院被确诊为脑膜炎,并转至广州中山附属三院,深度昏迷10多天后再也没醒过来。
“但他觉得华为很锻炼人。
”张宝可说,“他很敬业,很单纯,很认真,所以许多任务都被指派给他。
”●企业的加班规定华为公司新闻发言人傅军对本报记者称,公司确有加班现象,只不过“会越来越少”。
同时,傅军重申了该公司的“加班政策”:晚上10点之后加班须经公司批准,不准在办公室过夜。
悲剧发生后,公司发文对加班再次作了规定。
但这被胡新宇的父亲胡跃农理解为,“是对华为普遍加班状况的一种承认”。
● 生前表现去世时,胡新宇研究生毕业仅仅一年。
他的同学回忆说,胡新宇球技很好,常常连踢五六小时足球,“这样的身体,工作了一年就垮掉了,让人很难过。
”胡新宇被认为是华为最优秀的新员工之一,他曾两个季度连续获得了“A”,做过的两个重要项目都是一次调试成功。
而最后的工作,是“老总亲自启动”重要的项目之一。
但有华为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胡新宇个人不量力而行。
“我们所做的,是为提高生活质量,像他这种以健康换来的A考评有什么意义?”● 自愿?华为公司称,胡新宇加班是“自愿的”。
“项目紧,逼得没法,没事怎会自愿加班?”张宝可反驳道,“华为是变相的用超负荷工作进度和工作量,来迫使员工加班,并与很多考评制度都和加班挂钩。
”但她承认,胡新宇自身也有一定的责任。
傅军则表示,有关这个项目“只有三个人在做”纯属误传,华为的研发工作任务不存在过重问题,他们拥有世界领先的管理经验。
● 连续加班与死亡的关系傅军对本报记者说:“他是因病去世,与加班没有直接的关系。
”这位发言人还表示,医生没有找到病原体,“比较科学的说法,任何一个人由于劳累和压力,免疫力都会下降。
”“连续加班30多天,直到病倒,这样的事实不能说明吗?”张宝可说,“就连嗜睡阶段胡新宇说的胡话也全是和工作相关的——那些专业术语。
”●法律责任6月13日,胡跃农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几次协商谈判中,华为提出的条件是“避开公司的责任问题”。
“我们也咨询了一些律师,官司胜诉的可能性很小。
”他说。
胡跃农还说,对于华为的救助和善后,家属表示接受。
华为按照“人道主义”的原则为死者处理了后事,但否认在法律上的责任。
“他跟因公去世不一样。
”傅军说。
华为员工过劳死引争议网友呼吁人性化加班制华为员工过劳死引争议网友发帖叫板加班文化华为发言人傅军称过度劳累与胡新宇死亡确有相关性,网友呼吁人性化加班制时报综合报道连日来,一个题为《加班是万恶之源——哀悼华为公司因过度劳累病逝的员工》的帖子在天涯社区等网络论坛引起轩然大波,再次引爆网友对企业加班制度的质疑,以及IT人才生存状态的大讨论。
华为新闻发言人傅军在媒体采访时说,过度劳累与员工胡新宇死亡确实有相关性,目前公司高层已经重申加班政策,要求员工晚上十点以后加班要经过批准,不准在公司打地铺过夜。
发帖痛悼胡新宇之殇昨天,记者在天涯杂谈板块看到,发帖人“华子”在文中主要从“加班是农业劳动力不能迅速转化为产业工人的根源”、“加班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加班是贸易摩擦的根源”等三个方面分析,从而得出“加班是万恶之源”的结论。
同时,网友“可怜的人呐”在天涯IT视界板块发表文章《纪念胡新宇君》,对好友的“过劳死”表示哀悼。
胡新宇的同学们在悼念网页上这样说:“想起他年轻的女朋友没有人疼爱,年迈的父母没有人去孝奉,再想起他曾经奔跑、微笑的样子,心里好像堵着一块石头。
我现在只是想,小胡,你要走好,在天国的某个角落,你要好好地休息,不要再操劳,也没有加班,我们这些兄弟,会为你祝福。
”据了解,胡新宇毕业于四川大学,2002年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继续攻读硕士,2005年毕业以后直接到深圳华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
在4月底住进医院前,他从事一个封闭研发的工作,经常在公司加班加点,打地铺过夜。
今年5月28日,25岁的胡新宇因病毒性脑炎被诊断死亡,多天抢救仍无法挽回年轻生命,全身多个器官在过去一个月中不断衰竭,直至最后一刻。
过度加班导致过劳死一个胡新宇的同学回忆说:“2001年我们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时候,约定2006年如果还在一个城市,就一起去看世界杯。
他非常喜欢踢球,球技很好,身体也很好,我们本科的时候,常常连续踢五六个小时的足球,晚上还要玩通宵。
这样的身体,在华为工作了短短的一年时间就垮掉,真的让人很难过。
”“如果不是长期过度劳累,小胡不会变成这样。
”有网友说,胡新宇每晚坐上公司近22点的班车,从坂田基地颠簸到关内的家中,到家时间超过23点钟,然后早上7点起床去赶公司班车上班。
今年4月初开始,胡新宇所在开发部进行封闭研发项目,胡新宇自此经常在公司过夜,甚至长时间在实验室的地上依靠一个睡垫打地铺,加班时间最长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早上却依旧早起,8点钟吃早饭,9点钟打卡上班。
长期超过身体负荷的工作削弱了胡新宇的免疫系统,从而造成不幸的结局。
网友呼吁人性化加班当然,网友在悼念胡新宇的同时,更多的是谈论现在企业加班制度的利弊。
毕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要企业员工不加班简直是可望而不及的事,许多人在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他们“吃得比猪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还要时刻费心地揣摩老板的举动和眼神,警惕同行的竞争。
正如网友所言:任何公司企业都会有加班情况的出现,在以华为这样的大企业中可能会更频繁、更严重。
甚至有网友“盖世的博客”这样说:“无休止的要求员工加班很正常,企业追求的就是利益最大化。
”但是,更多网友对此更为理性,在痛批企业过度加班的同时,呼吁现代企业首先要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毕竟企业文化不等于非要加班,加班应属于劳动时间范畴,老板不能为了“名利”而不顾员工的生命。
这种以员工的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业绩增长的制度让人心痛,企业应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
网友46891713说,不少企业以给予员工丰厚待遇和多样的福利为人性化的体现,但在工作规章和劳动时间制度方面却完全没有体现,这样怎能称得上人性化?其实,人性化要求不用硬性规章制度来规范,而是让员工“自觉地”(或者自愿)去完成企业永远都做不完的工作。
在此,我们只是希望那些正在过度加班的员工或者正在督促员工不断加班的企业引以为戒,不让同样的悲剧在反复地上演……袁炯贤胡新宇事件再起波澜华为称网友误解床垫文化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岁的工程师胡新宇不幸因病去世,这一事件再度引发人们对白领人士的工作、生存特别是健康状况的关注。
与此同时,对胡新宇的死因网上也有诸多传闻。
那么,这件事的真相到底如何?年轻白领的事业与健康应该如何平衡?医疗专家:不明疾病击倒IT青年作为华为公司健康指导中心的负责人,沈医生全程参与了胡新宇患病就诊的全过程。
其间,胡新宇两次转院,以及多次北京、广州以及深圳医院专家的会诊,她都作为公司的医疗协调代表做了大量工作。
由于是全程陪同,关于胡新宇的整个治疗过程以及期间病情发展,沈医生所掌握的资料无疑是全面的。
沈医生认为,从医学角度来看,胡新宇的死亡是由于“患病不治”,而并非传说中的“过劳死”。
在胡新宇的门诊就诊记录中清楚地记载着:从4月中旬起,胡新宇身上开始出现“皮疹”,但胡新宇没有太在意。
约两周后,胡新宇开始疲劳,有类似感冒的症状。
4月27日胡新宇到公司的社康中心就诊,根据胡的自述,社康中心的医生将胡的病当作感冒处理。
然而,胡新宇的“感冒”在吃药后一再反复。
5月1日,胡新宇病情恶化,发烧38.5度以上。
当天,胡新宇被转送至北大中心医院。
X光片显示胡新宇的肺部有感染,被怀疑患有细菌性肺炎。
5月2日,胡新宇正式入住北大医院呼吸科住院部,原因是“右下肺感染”。
让医护人员困惑的情况发生了——在进行了针对性的抗细菌性肺炎的治疗后,胡新宇的病情没有缓解,还在加重。
到5月5日和6日,胡新宇继续发烧,并出现一些神经系统感染以及血液病的症状。
但在进行骨髓穿刺并对“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后,排除了白血病的可能。
北大医院的接诊医生在回忆胡新宇入院就诊时清楚地记得,在入院手续签字时,病人的手一直在发抖,这种神经系统的症状从一开始就引起了呼吸科的重视。
在治疗期间,呼吸科曾多次与神经科以及传染科对胡的病情进行会诊,但神经科和传染科的专家在检查后均未发现异常,只能建议观察。
5月8日,院方发现胡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将其转入神经科进行治疗。
院方怀疑胡新宇是病毒感染,进行了抗炎、抗病毒的治疗。
但胡新宇的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下肢瘫痪、小便失禁等神经系统病症。
5月12日,脑积液检查的结果提示,胡新宇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进一步加重。
随即,中心医院和华为公司请来深圳东湖医院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专家蔡主任,以及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负责人于主任一起对胡新宇的病情进行会诊。
令专家们感到困惑的是,在胡新宇的每次检查中,均无法找到病原体。
病毒检查和结核菌检查均呈阴性,也就是说已排除上述可能,在对于寄生虫感染、霉菌性感染等脑膜感染的可能一一排除后,专家们最终决定进行抗病毒、抗结核等结合的“四联性抗结核治疗”。
5月14日,胡新宇的病情更加恶化,出现晕迷。
在中心医院院方的建议下,华为公司紧急联系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并将胡新宇转至这所在中国具有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最高水准的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
为胡新宇详细检查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专家们决定依然采用抗结核治疗。
然而一周后,从治疗效果上看,专家们判断胡新宇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能性不大。
从5月23日起,治疗方案转为抗病毒治疗,但令人遗憾的是,此时,胡新宇的心、肺、肾等器官开始相继出现功能衰竭。
5月25日,胡新宇突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后抢救过来。
5月28日晚11点半,25岁的胡新宇停止了呼吸。
曾参与会诊的北京301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于教授向本报记者表示,胡新宇的患病原因一直不明,在治疗过程中现有医学手段也无法有效分离出致病的病毒,所以胡新宇的治疗只能依据医生的临床判断。
常规的可能性被一一排除后,想弄清胡新宇是什么病只有进行遗体解剖。
但胡新宇的家属不愿意对遗体进行解剖。
采访中,众多医疗专家对于胡新宇是否“过劳死”普遍持保留态度。
于教授认为,劳累只是诱因,病原体才是致命因素,“过劳死”的说法很夸张。
华为健康指导中心的沈医生指出,人在疲劳、精神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机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会下降,容易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