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公司治理状况分析目录一、总体概况 (5)(一)公司简介 (5)(二)发展历程 (5)(三)业务领域 (6)(四)核心理念 (7)(五)高管信息 (7)二、公司治理结构 (9)(一)股东大会制度 (9)(二)董事会制度 (10)(三)董事会专业委员会 (11)(四)监事会制度 (15)(五)轮值CEO制度 (16)(六)独立审计师制度 (16)三、轮值CEO制度分析 (17)(一)提出的背景 (17)(二)对轮值CEO制度的评价 (17)四、员工持股制度 (18)(一)员工持股的优点 (18)(二)员工持股的缺点 (18)五、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19)六、内部控制结构 (21)(一)控制环境 (21)(二)风险评估 (21)(三)控制活动 (22)(四)信息与沟通 (22)(五)监督 (22)七、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23)(一)缺乏健康的内部控制环境 (23)(二)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失效 (23)(三)财务监管制度的不完善 (23)(四)内部控制体系不完整 (23)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 (24)(一)建立健康的内部控制制度 (24)(二)建立有效的信息传递和沟通 (24)(三)提高财务监督力度 (24)(四)制定和完善公司的内控体系 (24)一、总体概况(一)公司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
华为的产品主要涉及通信网络中的交换网络、传输网络、无线及有线固定接入网络和数据通信网络及无线终端产品,为世界各地通信运营商及专业网络拥有者提供硬件设备、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ICT领域,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和云计算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有竞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使能未来信息社会、构建更美好的全联接世界。
目前,华为有17万多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世界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二)发展历程1987年,创立于深圳,成为一家生产用户交换机(PBX)香港公司的销售代理。
1989 年,自主开发交换机(PBX)。
1994 推出C&C08数字程控交换机。
1997年推出无线GSM解决方案,于1998年将市场拓展到中国主要城市。
2003年,与3Com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专注于企业数据网络解决方案的研究。
2004年,与西门子成立合资企业,针对中国市场开发TD-SCDMA移动通信技术。
2005年,海外合同销售额首次超过国内合同销售额。
2006年,以8.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H3C公司49%的股份。
与摩托罗拉合作在上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开发UMTS技术。
2007年,与赛门铁克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存储和安全产品与解决方案。
2008年,被商业周刊评为全球十大最有影响力的公司。
2009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率先发布从路由器到传输系统的端到端100G解决方案。
2010年,华为超越了诺基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朗讯,成为全球仅次于爱立信的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
2012年,当时最薄智能手机华为Ascend P1 S发布,厚度6.7mm。
2014年10月9日发布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中国民营企业华为排名第94位,这是首次有中国企业登上这一榜单。
2014年9月30日,华为计划在法国投资15亿欧元来开发智能手机。
2016年6月8日,《2016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百强榜》公布,华为排名上升20个位次,至第50位。
2016年7月26日,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深圳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2016年上半年,华为智能手机销售量6056万台,较上年增长了25%;营收为77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了41%。
2016年8月,全国工商联发布“2016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华为以3950.09亿元的年营业收入成为500强榜首。
(三)业务领域1. 运营商网络营商网络业务,华为已经是世界第一。
今年上半年,爱立信完成营收1063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819亿元;华为实现销售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超出爱立信三倍。
在前辈爱立信面前,华为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巨人。
2. 企业解决方案企业解决方案业务,华为成为仅次于思科的世界第二。
经过30年的发展,思科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坐上了全球网络交换机头把交椅的宝座。
这块业务在华为的版图中,目前体量最小,但发展势头最猛,目标是在2019年做到100亿美元,而这些市场都需要从思科手里抢。
3.消费者终端费者终端业务,华为成为世界第三。
在消费者终端业务上,华为把目标定位苹果,三星不是其目标。
原因很简单:在任正非眼里,三星档次不够,只有注重创新的苹果才是华为真正的竞争对手。
(四)核心理念华为新的企业标识在保持原有标识蓬勃向上、积极进取的基础上,更加聚焦、创新、稳健、和谐,充分体现了华为将继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通过持续的创新,支持客户实现网络转型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业务;华为将更加国际化、职业化、更加聚焦客户,和我们的客户及合作伙伴一道,创造和谐商业环境以实现自身的稳固成长。
(1)聚焦:新标识更加聚焦底部的核心,体现出华为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理念;(2)创新:新标识灵动活泼,更加具有时代感,表明华为将继续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持续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共同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3)稳健:新标识饱满大方,表达了华为将更稳健地发展,更加国际化、职业化;(4)和谐:新标识在保持整体对称的同时,加入了光影元素,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将坚持开放合作,构建和谐商业环境,实现自身的健康成长。
(五)高管信息董事会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华为公司的董事会中的董事共有17人,按照《公司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董事会,其成员为3~13人,可以看出,华为公司在设置董事会的人数方面超出规定,可以做出适当的调整。
在监事会中设有监事8人,满足《公司法》中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
除此之外,从上表格中也可以看出,华为公司的职员万飚,他及担任董事会成员,同时也是监事会的成员,显然这不满足要求,华为公司也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能够更好的让监事会发挥监督的作用。
二、公司治理结构(一)股东大会制度1.华为股东大会简介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由工会和任正非两名股东组成。
工会作为公司股东参与决策的公司重大事项,由持股员工代表会审议并决策。
持股员工代表会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组成,代表全体持股员工行使有关权利。
持股员工代表和候补持股员工代表由在职持股员工选举产生,任期五年。
持股员工代表缺位时,由候补持股员工代表依次递补。
目前持股员工代表会成员包括孙亚芳、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梁华、任树录、田峰、邓飚、周代琪、蔡立群、江西生、尹绪全、姚福海、查钧、李英涛、纪平、陶景文、张顺茂、丁少华、李今歌、王胜利、王克祥、吕克、杨凯军、蒋亚非、何庭波、孙铭、吴昆红、赵勇、颜伟敏、唐晓明、王家定、魏承敏、熊乐宁、李山林、徐赤、宋柳平、周红、陈军、惠椿、彭中阳、李刚。
2.华为股东大会运作2015年,持股员工代表会举行了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年度利润分配、增资等议案。
(二)董事会制度1.华为董事会简介董事会是公司战略和经营管理的决策机构,对公司的整体业务运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公司在战略和运作过程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董事会的主要职责为:对公司重大战略进行决策,审批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监控其实施;对公司业务发展中产生的重大问题,包括重大市场变化、重大危机,向管理层提供综合的建议及咨询意见;审视公司业务运作规律、组织与流程,并批准重大组织调整、业务变革、流程变革的举措;审批重大的财经政策、财务决策与商业交易活动;审批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结果并批准财务报告;建立公司的监控机制并进行监督;建立公司高层治理结构,组织优化实施;首席执行官的选拔、考评和薪酬确定,批准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任命和薪酬;审批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规划和重大人力资源政策。
董事会成员共17名,由全体持股员工代表选举产生。
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孙亚芳,副董事长郭平、徐直军、胡厚崑、任正非,常务董事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董事陈黎芳、万飚、张平安、余承东、李英涛、李今歌、何庭波、王胜利。
2.华为董事会运作2015年,董事会共举行了10次现场会议,就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业务计划与预算、专业委员会成员构成及运作情况、薪酬激励等事项进行了审议和决策。
董事会内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是董事会休会期间的执行机构。
董事会常务委员会成员包括:郭平、徐直军、胡厚崑、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
2015年,董事会常务委员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
(三)董事会专业委员会董事会下设人力资源委员会、财经委员会、战略与发展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协助和支持董事会运作。
1.人力资源委员会(1)人力资源委员会简介人力资源委员会是公司组织、人才、激励和文化等组织核心管理要素的综合管理和提升者,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关键政策和重大变革的制定、决策以及执行监管,既体现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哲学和核心理念,保证人力资源政策的一致性,又充分适应公司各类各层部门的业务特点和管理模式,体现针对性,以支撑业务发展。
人力资源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的关键管理者与人才的继任计划、调配、任免、考核和薪酬激励的管理;整体激励政策、福利保障政策、薪酬框架与结构及人岗匹配的管理;组织的建设与优化政策,及各预算单元人力资源预算与人员编制管理;各类各级员工学习与发展的政策管理和工作指导;员工纪律遵从管理的政策和重大违规管理;员工健康与安全的政策和日常管理指导;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和人力资源重大变革管理。
(2)人力资源委员会运作人力资源委员会按月度举行例会,并邀请相关业务主管、各部门人力资源主管、相关领域专家列席。
2015年,人力资源委员会共举行了12次会议,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决策和政策执行监管方面取得了预期的进展。
人力资源委员会成员共15名,由董事、高级业务主管和资深人力资源专家组成,主任为胡厚崑,成员为郭平、徐直军、徐文伟、李杰、丁耘、孟晚舟、李英涛、万飚、何庭波、张平安、查钧、李今歌、彭博、李山林。
2.财经委员会(1)财经委员会简介财经委员会是华为企业价值的综合管理者,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企业风险进行宏观管控,使公司在机会牵引与资源驱动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实现公司长期有效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