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关键点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投资最少,影响最长久,辐射最具长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它也是企业最终实现本质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安全文化只所以能够发挥其效能,是因为在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全方位的推进,必须做到全员性、全面性和全程性。
全员性要求每一名企业员工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特别是企业的领导层要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全面性是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涉及到企业整个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全程性则要求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贯穿于每一项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细节和过程,形成循环闭合。
为此,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多管齐下、上下同心、共同发力。
近年来,作为煤炭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策划参与者,通过几年的实践以及对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参观学习和研究。
感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有几个关键点需要特别重视,只有把握好这几个重点,才能够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实践中得到有效推动。
一、强化宣贯与营造氛围,是实施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
推行安全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企业内的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牌板、电子屏等宣传媒体作用,不同角度多方位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特别要在职工集中的区域进行集中
的高频率视觉声觉冲击,让员工从陌生到熟悉,从不知到有知,最终实现感观印象达到心智模式的改善。
安全文化建设是有利于员工、有利于企业、有利于社会的一种安全管理模式。
因此,只有让员工清楚地认识到这“三个有利于”,才能在广大员工中形成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同感,才能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才能更好地激发和调动起员工实施安全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因此,营造安全文化建设的氛围,让员工对安全文化认可是企业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思想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
企业员工的思想认同是执行力的源泉,没有员工认同的企业决策和领导指令只能是一个口号、一句空话。
因此,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提炼理念,采取激励的措施让每个员工参与,最终通过层层评选确定下来,并使其尽快被广大员工理解和认同。
要让员工充分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决不是将工作复杂化、无谓地增加工作量,而是要通过理念引领,强化安全制度的落实,加强安全监督等措施,使各项安全工作制度逐步融于心、化于行。
二、健全机制与推行诚信,是实施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
企业要实施安全文化,就必须要建立负责安全文化建设的专门机构,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企业安全文化推进情况进行整体的规划,同时强化安全文化各部门要素之间的运作,
确保企业内各部门负责人,对安全文化的相关理念进行全面掌握,并在部门内进行宣灌,让员工对理念的内容必须掌握由于安全理念是安全生产的思想精髓,安全文化建设需要整体推进。
单一、片面、盲目地追求形式的不断翻新都不是安全文化,甚至有可能陷入只重形式、缺少实质、表里不一的被动局面。
所以,安全文化建设要在做好规划的同时,重点强调机制和制度建设,把“诚信”的道德理念引入到整个的安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让员工通过对安全法规、制度的执行诚信,作为行动指引的道德规范。
对于建设适应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体系,必须要强化“本质安全”的理念,不断引导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树立“我要安全、我能安全”的行为理念,提倡“不安全不生产,不确认安全不工作”的安全理念,使“必须安全”成为员工对待工作的第一态度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走向更高层次的原动力。
因此,对于安全文化建设而言,培养员工的“安全诚信”态度、强化员工的“自主安全”的意识、营造安全文化建设氛围,是关乎安全文化建设成败得失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行为养成与环境改善,是安全文化建设中的重点。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很强、涉及面广的安全管理工程,不同的企业、甚至同一个企业在不同时期的安全管理重点都不相同。
为了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
要,为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发挥在安全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企业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重点抓好“员工安全行为养成”和“作业环境改善”两项工作。
一是要注重抓好员工安全行为的养成。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片面追求“大而全”往往会陷入为文化而管理的误区。
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作用,通过让员工熟知、理解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让员工知道由于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危害是造成事故最大的原因之一。
要特别注重员工的日常安全行为养成训练,通过强化员工的“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规范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站立、乘坐、行走、操作等环节,建立员工安全行为考核制度,实施有效的监控和纠偏办法等,从而培育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自觉的安全态度,最终做到“四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不使他人受到伤害。
二是要注重作业环境的改善。
安全文化建设除了强调员工的思想达标,还需要作业环境上的达标。
作业环境是“人、机、环、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安全环境是安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安全的环境可以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所以作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安全环境就是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化标准,把生产所用的设备和物品,按照“定置、编码、看板、
标识”的要求规范摆放,达到人与机器的有机融合,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四、专业培训与自主培训,是实施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
就是要发挥专业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单位自主培训的不同作用,组织全体职工对安全文化知识进行专题培训,让全体职工通过培训学习,了解安全文化的功能和作用,让员工从不知不懂到熟悉了解。
对于大多企业而言,安全文化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很多员工对安全文化的理解还处在初级阶段。
因此,企业如果要推行这一崭新的管理模式,就必须在其内涵和外延等多方面进行挖掘和探索,使其能够更加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的需求,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所以,企业推行安全文化要着力发挥好安全培训的作用。
一是要着力发挥好专业培训的作用。
任何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和理念,如果要付诸实施并使其取得良好效果,决不能忽视培训的作用。
对于安全文化建设而言,如何实现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必须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因此,作为一个企业主要管理者,要善于运用专业培训机构中安全文化专家智力的优势,对企业进行综合诊断,并对中层以上管理者实施集中培训,着力通过强化安全文化培训把管理都的安全文化意识进行一次大的提升和转变,从而达到以点带面,全盘带动。
二是要着力发挥好自主培训的作用。
实施安全文化建
设,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安全知识都要不断地得到提升,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自主管理、自主的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鉴于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需要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就要求企业内部要培训一批内训员,对企业员工进行全员培训,企业只有充分发挥自主培训在深化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才有可能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安全文化建设质量,也才有可能把安全文化建设真正做实、做到位。
五、监督考核与持续提升,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
企业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在注重制度和机制建设的同时,还必须建立持续提升的机制。
制度和机制的建设往往侧重于管理过程的物质平台搭建,而安全文化的建设则侧重于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因此,建立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为确保安全文化能够长期的实施达到效果,不至于成为“一阵风”,或者是虎头蛇尾,企业花了很多精力前期的工作都做了,可是,因没有考核激励机制做保障,安全文化建设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长期生存下去。
安全文化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像一棵树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需要沐浴阳光、吸收养分。
安全文化建设要做到持续提升也必须要有新的内容充实其中,让它不断在创新中提升,所以企业要建立统一的提升规划,企业内部各单位、各层级都要制定自己单位的提升措施,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在本部门和单位顺利执行持续提升。
安全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是员工基本的生活需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所以,安全文化就是企业长治久安的内在需求,是企业参与竞争、超越自我、超越竞争者、谋求基业常青的必然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安全文化建设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什么样的企业会有什么样的安全文化,如何创建适合自己企业的安全文化,更好地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还需要我们共同地去探索、去研究,只有不断地创新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模式,才能让安全文化这朵绚丽的鲜花,长开长艳、永不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