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书法教育讲稿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 书法教学。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书法教育资源, 加强交流,构建开放的网络书法教学平台。 4.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美术 馆、博物馆、名胜古迹等资源,开展书法教育实 践活动;
5、组织举办学生艺术节、文化节等课外活动
开展书法教育,还可开展校际、地区以及参加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三、双姿要求与笔顺规则
1、正确的身姿 (包括坐姿和站姿)
硬、软笔正确的坐姿 头正身直两臂开, 双脚平放自然摆, 正确执笔不含糊, 胸与课桌不紧挨。
2、正确的执笔姿势
硬笔书写正确的执笔姿势
姆食中指捏笔齐,
无名小指头最低,
笔杆倾斜四五角,
五指圆曲掌中虚。
类型正规机构举办的书法比赛和展览。
6、培养优质、优秀教师队伍,要使每位教师都能 写一手规范、漂亮的硬笔字,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汉字 书写水平,在板书、作业批语和其他书写方面应以身作 则,成为学生的表率。这是中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包括 写字习惯养成和技法教育最重要环节,每一个人都有难 以泯灭的成长经历。
印度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民族的不朽就表现在
它的语言上……一个民族的语言是奇迹,是广义的财
富”。“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一个字,都
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我说
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在俄国,俄国失去了俄 国那么。今天在中国,如果不重视书法教育,中国 也将失去中国。一个国家,有三个重要的东西,金 融资本、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假如没有金融资本、 科学技术,那么一打就垮。假如没有自己的文化传 统,那就不打自垮。”
假借: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
来说,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
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
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见于
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又如“闻”,本意是用耳朵听的意思,《大学》 中就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 味”,后来被假借成嗅觉动词。
3、笔力:
用笔的力度和质感。书写是一种巧力,并非
纯物理学概念,是手、指、腕的运作技巧在意 识高度协调、控制下且融合了书写者的审美观 念、书写经验的综合反映。体现的感觉一般是
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展书法教育。创建
书法特色学校和艺术特色学校,营造良好的美育环
境。
(五)教学评价建议 1、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引导良好书
写习惯的养成。
2、结合各学科期中、期末考试,适当设置卷 面书写分数。
(六)课程资源开发
1.充分发挥学校书法专长的教师,指导和引 领全体教师提高书法修养和书法教育教学水平。 中小学语文教师应是写字书法兼职教师。 2.聘请校外书法家、书法教育工作者、有书 法专长的家长等作为兼职指导教师。
法文化教育。
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识写 汉字,中小学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 的基础。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中小 学书法教育包括硬笔书写和毛笔书写教学,既要重 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 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 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 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练习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 悟和个性化表现。
2、书法 “书法” 即汉字的书写方法,是一种以汉字 为载体、以毛笔为书写工具、具有四维特征的线 条造型艺术。由此可见,从严格意义上讲,硬笔
不是书法。在宋梁间论书的著作中,书法有“书
学”、“法书”、“书道”之称。
实际上,书法与汉字的产生同步。东汉末
具就有了艺术的自觉化,因而也有了书法形式
美的众多要素,如线条美、变化美、墨韵美、
章法美、风格美等等。同时也具备了书法的四
个基本要素:笔法,字法,章法、墨法。
书法发展史:
经历了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唐、 五代、宋、元、明、清等发展过程。 先秦书法——奠定书法基础(古文字时期)。 代表书法:殷商甲骨文、西周钟鼎文、东周 石鼓文
秦代书法——统一文字(今文字开端),由 秦书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 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 书)统一为小篆(秦篆)。相对小篆,以前古文 字成为大篆。
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
会意:把这几个字的意义合成一个意义。如
“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
“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 “人”和“木”合在一起就是“休”,三个 “人”组成“众”;三个“火”组成“焱”; 三个“木”组成“森”等。
转注: 东汉许慎解释道:“建类一首,同 意相受,考、老是也。”此二字,古时“考” 可作“长寿”讲,故“老”、“考”相通,意 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考者老也。《诗 经· 大雅· 棫朴》亦云:“周王寿考”。
因此,书法教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国民基础教育抓起,坚
持不懈抓出成效。
工工整整写字
堂堂正正做人
二、中小学书法教育(写字教学)指导纲 要
(一)、教学基本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写字课识字与写
字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
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
院、中国美院、南京艺术学院等30多所高校分别开
设有书法艺术本专科、硕士、博士乃至博士后教育, 国内几乎所有师范院校都开设了书法的选修或辅修 课程。
2008年,教育部下达《在中小学校开设毛
笔字书法课程》通知,2012年部颁新课标,将
书法教育正式列入中小学校课程,要求小学三
年级以上的义务教育阶段恢复书法课程。这是
新 代表书家:赵孟頫、康里夔夔、鲜于枢。
明代书法——上追晋唐,重视帖 学,喜欢姿态雅丽楷书,行书
代表书家有:董其昌、文征明、 祝允明、唐伯虎、王宠、张瑞图、宋 克。
清代书法——书法中兴期,帖学由盛转衰, 碑学逐渐兴起。
代表书家:王铎、傅山、八大山人、扬州八
怪、吴昌硕、康有为等。
3、书法(写字)教育 书法教育(写字教育),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 渗透,是一个不断提升、提高的过程。实际上,对 中国人而言,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 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可以说, 中国书法发展史也是一部书法教育史。 书法教育分古代书法教育和现代书法教育。 二者划分的标志是什么呢?
3、笔顺规则
笔顺:汉字笔画书写的基本顺序。 基本规则: a、先横后竖:下、十 b、先撇后捺:人 尺 c、从上到下:三 言 d、从左到右:仆 川 e、先中间后两边:小 办 f、先外后内:风 问 j、先里头再封口:田 日
四、书写基本概念
1、笔法:
用笔的方法。中国书法特有的、使点画极具
变化的表达方法。用笔与运笔是不同范畴的同一
学生了解和掌握毛笔字的基本书写技法;培养学
生写字兴趣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内容提要
情感、兴趣培养
1、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培
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情感。
2、向学生传授有关书法方面的知识,培养
学生书写兴趣的审美能力。
知识传授
1、汉字笔画、笔顺规则。 2、汉字偏旁部首。 3、汉字结构形式与特点。 4、汉字楷书技法。 5、基础书法教育
技能训练
1、写字双姿训练与培养 2、汉字书写笔法、结构、书写格式训练。 3、毛笔描红、临帖基本方法。 4、毛笔书法欣赏与情感培养
(四)教学实施途径
1、小学1-2年级配合语文教学渗透,实施写字
教育。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写字课。7-9年级每
周安排1课时书法课。普通高中开设书法选修课。
2、通过美术、艺术课程、二课堂以及综合实
古代书法教育
以几千年来,古代书法教育伴随着认字、 识字而展开,是蒙童学子的一门必修课,通过 九宫格、米字格、双钩描红、临书仿写等基础
历练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书法的法度和魅
力,可谓融内修、审美、养性、怡情于一体,
是中国人最为精彩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融合。
现代书法教育
随着“西学东渐”成为时尚,新的一代以钢 笔字、电脑打字成为“荣耀”,毛笔字因其“时
一个书法教育春天的回归。
现在社会调整人体心理平衡的办法有两个:
一是练习平衡木,一是练习书法。练习书法可
以达到相对静止的心理状态,心静气和、身心
投入、一丝不苟、严谨认真。
沈尹默:“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 因为它能显出惊人的奇迹。无色而具有图画之灿烂,无
声而具有音乐之和谐,引人欣赏,心畅神怡”
效性”差而逐渐退出“识字教育”舞台,书法教
育成为了“传统经典文化艺术守望者们”的期望。
七十年代起,“书写练习” 渐行渐远,逐渐
消失在国民教育的课程序列之中。许多人发出了
“不是不爱你,而是爱你太不容易”感叹。
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受日本书法教育的影
响,部分艺术类、师范类高校开始恢复“书法教育”
专业教育。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
代表书法:李斯的秦篆《泰山刻石》、秦隶
《云梦睡虎地秦简》
汉代书法——隶书大盛并分变章草、真书、
行书,至汉末,中国汉字书体已基本齐备,书法
发展史上关键时期。
代表书法:隶变秦汉《马王堆帛书》、西狭
颂、张迁碑、鲜于璜碑、礼器碑等。
魏晋书法——书体逐步演变,篆隶真行草
诸体咸备,俱臻完善。
代表书法:王羲之《兰亭序》、《圣教
象形:依照物体的外貌特征进行描绘,所
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是也。如日、月、 山、水等。
指事:用象征的符号,或在象形字上 加上符号来表示某个字。所谓“各指其事 以为之”是也。如人在其上写作“上”, 人在其下写作“下”,“刃”,在刀口上 加一点,表示这里最锋利,谓之刀刃,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