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蒹葭 课件(知识点全)

蒹葭 课件(知识点全)


《蒹葭》的结构:
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 句写景,后六句写人。
1、诗歌中哪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 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景物:1
作用:造成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给人萧瑟冷落之感, 渲染了凄婉落寞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惆怅的 情怀。为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
托物起兴,情景交融
3、诗中事物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蒹葭: 苍苍—凄凄—采采 白露: 为霜—未晞—未已
道路: 长—跻—右
伊人所在: 方—湄—涘、央—坻—沚
4.这首诗从结构内容上看是怎样表现诗人执着 的爱情追求的?
写景
苍苍
蒹 葭
萋萋
采采
白 为霜 露 未晞
未已
凄凉清冷 寂寞感伤
朝露结融, 时间发展
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

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惆 怅之情。
• 《蒹葭》中的“苍苍”、“萋萋”、‘采采” (叠字)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洄从 之”、“溯游从之”作了辅垫,渲染了气氛。
蒹葭①苍苍② ,白露为霜。 所谓③伊人④ ,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① ,白露未晞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③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④ ; 从之,宛在水中坻⑤ 。
溯游
溯洄①从②之,道阻③且长; 溯游④从之, 宛⑤在水中央⑥ 。
蒹葭采采① ,白露未已② ,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③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④ ;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⑤ 。
3.明志说 伊人象征高洁品质,代表自己对美好高 洁品质的追求。
4.理想说 人们追求理想的道路是荆棘丛生的,但对 理想的态度应是坚持不懈的!所以伊人象征理想。
5.人生哲理说伊人涵盖了世间各种可望而不可即的 人生境遇:情人难得、知音难觅的怅惘,仕途坎坷、 功业未遂的忧思,理想幻灭、前途渺茫的失望。
6.距离说 即为“距离产生美”
溯洄 sù huí 晞 xī 跻 jī 涘 sì
一读,读准字音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sù huí)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说一说,每一章押什么韵,韵脚是什么?
第一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ang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韵脚:苍、霜、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长、央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第二章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i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韵脚:萋,晞,跻,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第三章
i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
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
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
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诗人热烈地
追求其所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河上下 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仍然神魂颠倒, 执著专一。
不仅使诗歌内容层递,显示了主 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还起到了一唱三叹, 旋律优美,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 果。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 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 无止境的追求。
秦风·蒹葭
闻一多:
“我们很难确定它究竟是招隐还 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
1.爱情说 翻译家许渊冲就将这首诗译成a love song, 伊人是the lover(恋人)。
2.求贤说 清代学者姚际恒认为“伊人”是春秋时代 一位隐居水边的贤人,该诗表达了君主求贤招隐之意.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 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钱钟书在《管锥 篇》中引用陈启源“夫说之必求之,然为可见而不可 求,则慕说益至”的观点,解说了《蒹葭》的这一艺 术情境。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 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1、《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 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所以也有助于 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 出例子,并体会其作用。
•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 “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 (双声)描绘水草的犬态,“辗转”(叠韵)刻 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 又有生动的形象。
伊人
水一方 水之湄 水之涘
道阻长
溯洄从之 道阻跻
主人公
道阻右
不 断
溯游从之
水中央 水中坻
追 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中沚
描写艺术形象
一、蒹葭、霜露、秋水 二、伊人在水中央 三、上下求索的青年
特点
5、所谓“伊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
• “所谓伊人”历来说法不一:爱情、隐 士、事业、亲情、友情、理想、自由,还 可以把“伊人”看作是一个尽善尽美的境 界等等,诗歌的主旨“智者见智仁者见 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也可以表达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 哲理。无论怎样,把“伊人”视为作者所 敬仰的、热爱的人则是不错的,追求的精 神却是不变的。但是一般将“伊人”视作 恋人的较多。
道路又 她在水
道路曲 她在水
1.回顾《诗经》的相关知识。
2.《蒹葭》选自十五《国风》 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 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 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 ,皆生于水边。
预习检测:辨析字词读音
蒹葭 jiān jiā 萋 qī 湄 méi 坻 chí 沚 zhǐ
比较《关雌》和《蒹葭》在写法上的异 同。
• 5、《关雌》着重于叙事,而《蒹葭》却没 有明确的故事,《蒹葭》比《关雌》的情 感韵味更浓郁些。在艺术手法上,《蒹葭》 比《关雌》“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 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 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 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整体感知: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 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 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 惆怅失望情。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绿草萋萋 白雾迷离 有位佳人 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 依偎在她身旁 无奈前有险滩 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方向 却见依稀彷佛 的中央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我愿逆流而上 与她轻言细语 无奈前有险滩 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 找寻她的踪迹 却见彷佛依稀 中伫立 绿草苍苍 白雾茫茫 有位佳人 在水一方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韵脚:已、涘、沚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二读,读准节奏:以二、二拍为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