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PPT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PPT
4.等体积的硫酸铝、硫酸锌、硫酸钠溶液分别与足量的 Ba(OH)2溶液反应。若生成的BaSO4沉淀的质量之比为 1∶2∶3,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2∶3 B.1∶6∶9 C.1∶3∶3 D.1∶3∶6 【解析】选B。根据题意Al2(SO4)3、ZnSO4、Na2SO4三 种溶液中所含SO4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3,则 3c1V∶c2V∶c3V=1∶2∶3,解得c1∶c2∶c3=1∶6∶9。
体进行联系。由同一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
于其密度之比,得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Mr(混合气体)
=Mr(H2)×d=2d。混合气体是由B、C、D三种气体按物
质
的量之比为1∶ 2M ∶r( 2B 组)+ 成2 M 的r(C ,)+ 则2 M 混r( 合D ) 气= 体2 M 的r( 相A )对 2 分d ,子质量
A.0.1 mol/L
B.0.15 mol/L
C.0.2 mol/L
D.0.25 mol/L
【解析】选C。根据电荷守恒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SO42-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则 c(K+)+3c(Al3+)=2c(SO42-)即c(K+)+3×0.4 mol/L= 2×
0.7 mol/L,解得c(K+)=0.2 mol/L。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本步骤 (1)根据题意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2)明确已知条件,且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参加反应的 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的量必须换算成 纯净物的量,未参加该反应的物质要设法除去等。 (3)建立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求出未知量。
一、过量计算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是按化学方程式确定的比例关系进行的, 若题目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则应先判断反应 物谁过量,然后按不足量的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 判断反应物过量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方法一:系数比法 先求出给定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 反应物的系数之比作比较进行过量判断。
件
下,过量的钠会继续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2,所以 反
应后生成的固体物质是Na2S和Na2O2。故选C项。
3.(2011·福州高一检测)下列关于1 mol/L K2SO4溶液的说 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 mol K2SO4 B.1 mol K2SO4溶于1 L水中形成的溶液 C.溶液中c(K+)=2 mol/L D.1 L溶液中含2 mol K+、2 mol SO42【解析】选C。A项,未指明溶液体积,故无法判断其溶质的 物质的量;B项,1 mol/L K2SO4溶液应该是1 L溶液中含有 1 mol K2SO4;D项,1 L溶液中含2 mol K+、1 mol SO42-。
方法二:假设法 假设其中一种反应物不足,完全反应,求出另一反应物的 量,然后把另一反应物的所求量与已知量相比较,若小于 已知量,说明假设正确;若大于已知量,说明假设不正确。
探究:向密闭容器中先加入0.2 mol Na2O2,再通入 0.1 mol CO2,试分析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种类及物质 的量。 1.给定的两种反应物均是已知量,先判断谁过量: 方法一:系数比法 提示:n(CO2)∶n(Na2O2)=0.1 mol∶0.2 mol=1∶2,小 于方程式中二者的系数比,因此Na2O2过量。
3.若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2.4 g,考虑利用差量法求算参
加反应的Fe2O3的质量。
提示:3CO+Fe2O=3△== 2Fe+3CO2 Δm(固) 160 11=2 160-112=48
m(Fe2O3)
2.4 g
所以m(Fe2O3)=8.0 g。
1.将0.1 mol Na2O2溶于水形成1 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 的量浓度为( )
M
7 1 g /m o l
H2 + Cl2 =点2=燃H=Cl
1 1 2=
n(H2) n(Cl2) n(HCl) n(H2)=n(Cl2)=7135g./5mgol =0.5 mol;
n(HCl)=2n(Cl2)=2×0.5 mol=1 mol,
c(HCl)= n =1 mol1 L=1 mol/L。
体积为25 mL。
3.CS2是一种常见的有机溶剂,已知CS2在标准状况下为一 种无色液体,CS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SO2气体和CO2气
体,反应方程式为:CS2+3O2 =点=燃== CO2+2SO2,若0.1 mol
CS2在1 mol O2中完全燃烧,反应后气体混合物在标准状况 下的体积是( )
A.6.72 L
B.13.44 L
C.15.68 L
D.22.4 L
【解析】选D。解法一:由0.1 mol CS2完全反应需0.3 mol
O2可知O2过量=点=燃= CS2 + 3O2 = CO2 + 2SO2
0.1 mol 0.3 mol 0.1 mol 0.2 mol
余0.7 mol
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n(O2)+n(CO2)+n(SO2)=0.7 mol
V
答案:11.2 0.5 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某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产物都是气体:2A
△
====
B↑+2C↑+2D↑。测得生成的混合气体对氢气的
相对密度为d,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7d B.5d C.2.5d D.2d
【解析】选B。求A的相对分子质量肯定要与生成的混合气
56 g 1 mol
64 g
56 g x
64 g
x=1 mol
则与硫酸反应的铁的质量为8 g。 Fe + H2SO4 ==== FeSO4+H2↑ 56 g 1 mol 8g y y=1/7 mol 故x∶y=7∶1。
【举一反三】若将a g过量的Fe粉投入100 mL CuSO4 溶液,充分反应后固体变为(a+0.2) g,求原CuSO4溶液 的物质的量浓度。
3.差量法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有关物理量发生的变化,找出所 谓“理论差量”,如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量、气体体 积的差量等。该差量的大小与有关物质的有关量成正比。 差量法就是借助这种比例关系,解决一定量变的计算题。
探究:
将CO通入足量加热的Fe2O3固体,再把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 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试分析有关物质的定量关系。
提示:Fe + CuSO4 ==== FeSO4 + Cu Δm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1.已知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下: aA + bB ==== cC + dD
系数比: a ∶ b ∶ c ∶ d 质量比: aMA ∶ bMB ∶ cMC ∶ dMD 物质的量比:a ∶ b ∶ c ∶ d
(1)若上述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均为气态,则各气体体 积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提示:在同温同压下,参加反应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化学 方程式中各气体前的系数比,即V(A)∶V(B)∶ V(C)∶V(D)=a∶b∶c∶d。
1.6 g硫粉迅速混合,并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生成的
固体是( )
A.钠与硫化钠
B.硫与硫化钠
C.过氧化钠与硫化钠
D.氧化钠与硫化钠
【解析】选C。n ( N a ) = 2 3 4 g .g 6 m g o l- 1 = 0 .2 m o l,n ( S ) = 3 2 1 g .g 6 m g o l- 1 =0.05 mol,n(Na)∶n(S)>2∶1,所以钠过量。但在加热条
5.(2011·阳泉高一检测)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 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 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7
B.7∶1
C.7∶8
D.8∶7
【解析】选B。根据题意可知,铁粉完全反应且反应前后固
体的质量不变,设a=64,
Fe + CuSO4 ==== FeSO4+ Cu
(2)若上述反应中C为气体,则反应物A的质量与反应物B 的物质的量以及气体C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有怎样的定量关 系? 提示:aA + bB ==== cC(g) + dD
a×MAg b mol c×22.4 L m(A) n(B) V(C) 则比例关系:agM Ag=bm ol=c22.4L
m (A ) n(B) V (C)
单位关系:上下一致,左右对应。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 总物质的量吗? 提示:不一定。化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总物质的量可能 不变、减小或增大,与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有关。
例题 完全沉淀含有0.01 mol BaCl2的溶液,需要H2SO4的 物质的量为多少?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
+0.1 mol+0.2 mol=1 mol,V=22.4 L。
解法二:由方程式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
反应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仍为1 mol。
4.有K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Al3+的物质的 量浓度为0.4 mol/L,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 mol/L, 则此溶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规范解答】
由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
1
1
1
0.01 mol n(H2SO4) n(BaSO4) 得n(H2SO4)= 0.01 mol×1/1= 0.01 mol n(BaSO4) = 0.01 mol m(BaSO4)= 0.01 mol×233 g/mol=2.33 g 答案:0.01 mol 2.33 g
5
5
Mr(混合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