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第7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成 型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增强材料的种类:
7.1.2 RTM
① 片状增强材料; ② 预成型坯;
成 型 工 艺
③ 特殊纤维增强材料制品。
碳纤维、芳纶、聚酯、维尼纶等 玻璃纤维以外的增强材料(有时 与玻璃纤维并用)制成与以上所 述相同形态的增强材料。
7.1.2 RTM
张力及粘度;受树脂的活性期、压注设备的能力、 模具刚度、制件的尺寸和纤维含量的制约。
充模的快慢对于 RTM 的质量影响也是不可忽略的
成 重要因素。由于树脂对纤维的完全浸渍需要一定的 型 工 时间和压力,较慢的充模压力和一定的充模反压有 艺 助于改善RTM的微观流动状况。但是,充模时间增
7.1.2 RTM
成 含热激化催化剂聚酯薄膜技术。 型 工 利用含热激化催化剂的聚酯薄膜取代液态聚酯,将 艺 上述薄膜覆盖普通预成型玻纤型坯,将型坯投入已
加热的型腔内,闭模,薄膜熔化浸渍型坯,固化时 间5min,此技术处于研究阶段。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4. RTM工艺的的延伸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到目前为止,TERTM技术产品包括用碳纤维、玻
7.1.2 RTM
璃纤维、芳纶纤维、环氧树脂及其混合物所复合而
成的轻舟浆。 另一种是向碳纤维带包容的聚氨酯泡沫编织的单
成 向碳纤维管中注入环氧树脂所制得的增强结构杆件。 型 工 随着TERTM技术的发展,该技术目前已用于制造 艺 小型飞机机门。
7.1.2 RTM
成 型 工 艺
间接加热法
目前采用的热能由介质(如热气、 热水、油、蒸汽)携带,经模具
背衬、型壳、型面传导到树脂里, 使树脂固化。由于管路离型面较 远,传导热较困难,因此加热速 度慢,加热循环较长。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树脂固化加热
物料充模后,将整个模具置于 炉(釜)内整模加热法。固化炉 ( 或高压釜 ) 内加热。热 能经过模具传导到型腔内的树 脂,致使树脂固化。但是,热 效率低,固化周期长。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3)注胶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缩短树脂的工 较高的温度会使树脂
7.1.2 RTM
作期,过低的温度会使树脂粘 度增大,而使压力升高,也阻 碍了树脂正常渗入纤维的能力。
表而张力降低,使纤维 床中的空气受热上升,
因而有利于气泡的排出。
成 型 工 艺
取决于树脂体系的活性期和最小粘度的温度。
(1)真空辅助RTM(VARTM)
(Vacuum Assistant Resin Transfer Molding )
成 (2)热膨胀树脂传递模塑(TERTM) 型 (Thermol Expansion Resin Transfer 工 艺 Molding)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1)真空辅助RTM(VARTM)工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优点:
一般RTM工艺在树脂注入时,模具型腔内可积几 吨压力。通过使用真空,模具内形成这种压力的趋 势可得到减少,因而增加了使用更轻的模具的可能 性。
7.1.2 RTM
成 真空的使用也可提高玻璃纤维对树脂的比率,使 型 工 充入模具型腔内物料的纤维含量更高。 艺 真空还有助于树脂对纤维的浸渍。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5. 增强材料
(1)RTM成型对增强材料的要求
增强材料的分布应符合制品结构设计的要求, 要注意方向性; 增强材料铺好后,其位置和状态应固定不动, 不应因合模和注射而引起变动; 对树脂的浸润性好; 利于树脂的流动并能经受树脂的冲击。
7.1.2 RTM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工艺过程
① 各组分在各自容器里加热,在一定真空度下搅拌3-4h 脱气泡;
② 将模具型腔内抽真空,抽尽树脂里的气泡和纤维型坯
7.1.2 RTM
里的水分,型腔内在浸渍期间保持一定的真空度;
③ 注射前真空处理系统将型腔内的真空度降到137Pa(不 成 大于脱气泡的真空度),并一直保持到注满型腔,以2.1-
在不至太大缩短树脂凝胶时间的前提
下,为使树脂在最小的压力下使纤维
获得充足的浸润,注胶温度应尽量接 近最小树脂粘度的温度。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3. RTM工艺树脂加热方法
7.1.2 RTM
RTM工艺过程对树脂的加热分为两步:
成 型 工 艺
注胶时加热
固化时加热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ASTON MARTIN跑车的车身侧围板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其驾驶室的材质为CFRP(碳纤维增强树脂复合材料) 仅重145kg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Lamborghini Murcielago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Outline
7.1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及设备与模具 一、概述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ZZ
本章要求:
1. 理解和掌握RTM、RIM工艺原理;
2. 掌握RTM、RIM工艺中需注意的问题
3. 了解RTM、RIM设备 4. 了解RTM、RIM产品质量分析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为了使注射时改善模具型腔内树脂的流动性、浸
渍性,更好地排尽气泡;

腔内抽真空,再用注射机注入树脂,或仅靠型腔
成 真空造成的内外压力差注入树脂的工艺; 型 工 基本原理和RTM工艺是一致的,适用范围也是类 艺 似的。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成 型 工 艺
成 型 工 艺 及 设 备 与 模 具
一、概述
二、RTM成型工艺
三、流动性分析
四、RTM设备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1. RTM成型工艺
7.1.2 RTM
模具清理、脱模处理 树脂注入 树脂固化
胶衣涂布 合模夹紧 启模
胶衣固化
成 型 工 艺
纤维及嵌件等 安放
脱模
二次加工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1 RTM
是从湿法铺层和注塑工艺中演变而来的一种新的复合材
料成型工艺。是介于手糊法、喷射法和模压成型之间的
一种对模成型法。
概 述
在一个耐压的密闭模腔内先填满增强材料, 再用压力将液态树脂注入模腔使其浸透玻 璃纤维,然后固化成型。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RTM法是指在模具的型腔里预先放置增强材料(包括螺 栓、螺帽、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嵌件),合模夹紧后,从设置 于适当位置的注入孔,在一定温度及压力下将配好的树脂 注入模具中,使之与增强材料一起固化,最后启模、脱模 而得到成型制品。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1)注胶压力
7.1.2 RTM
压力是影响RTM工艺过程的主要参数之一。 压力的高低决定模具的材料要求和结构设计。
成 型 工 艺
高的压力需要高强度、高刚度的 模具和大的合模力。如果高的注 胶压力与低的模具刚度结合,制 造出的制件就差。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型 工 2.7MPa的压力将树脂注入型腔; 艺 ④ 型腔充满后真空度消失,在10l kPa下型腔内的制品
固化。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2)热膨胀树脂传递模塑
7.1.2 RTM 使用聚氨酯、PVC、聚氨酯泡沫塑料等作预成型坯
的芯材。
成 型 注射过程中树脂同时渗入芯材和预成型坯中。芯 工 材在加热条件下发生膨胀,进而与纤维增强材料粘 艺 合,既减轻了重量又提高了强度。
成 例很高,所以要充分考虑注入树脂的固化时间和固 型 化特性。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影响RTM工艺的因素
RTM 成功的关键是正确地分析、确定和控制
7.1.2 RTM
工艺参数。
主要工艺参数有注胶 压力、温度、速度等。 这些参数是相互关联、 相互影响的。
成 型 工 艺
问题:RTM成型工艺中主要工艺参数有哪些?
二、RTM成型工艺
三、流动性分析 四、RTM设备 7.2 反应注射模塑(RIM)成型工艺及设备 一、概述 二、原材料 三、设备 四、RIM加工技术
五、RIM制品的缺陷及避免方法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 RTM
成 型 工 艺 及 设 备 与 模 具
7.1 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
工艺及设备与模具
7.1.2 RTM
成 型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7.1.2 RTM
成 型 工 艺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2. RTM成型工艺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胶衣涂布和固化的工序中,胶衣厚度一般取
7.1.2 RTM
400-500μm; 在纤维及嵌件等铺放过程中,一般使用预成型坯
加降低了RTM的效率。这一对矛盾也是目前的研究 热点。
第七章 树脂传递模塑成型工艺及设备
纤维与树脂的结合除了需要用偶联剂预处理以加强
树脂与纤维的化学结合力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树脂 与纤维结合紧密性。
希望获得高的注胶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7.1.2 RTM
成 从气泡排出的角度,也希望提高树脂的流动速度, 型 但不希望速度的提高会伴随压力的升高。 工 艺
树脂注胶加热
通过泵送机构连续地往 复循环已加热的物料。
7.1.2 RTM
成 型 工 艺
在材料容器、全部的泵送机构和模具内安 放加热元件,实现树脂在容器内预热,并且 在以后的全部工艺过程中保持这一温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