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流水灯设计与总结报告

流水灯设计与总结报告

流水灯设计与总结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呢,单片机的档次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已在工业控制、尖
端科学、智能仪器仪表、日用家电汽车电子系统、
办公自动化设备、个人信息终端及通信产品中得到广泛
的应用,成为现代电子系统中最重要的智能化的核心部件。

关键字:单片机,流水灯
需求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审美和新颖,而流失灯就是其中一种,以前简单的照明工具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流水灯的千姿百态给人一种视觉冲动,现在不管大街小巷我们都可以随处可见这种变幻万千的流水灯,而这种流水灯我们可以产用子电路去设计,我们可以用控制器和状态译码器来实现灯光的流水效果,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用单片机AT89C51来实现,因为其相对于电子电路有明显的优越性,控制硬件电路比较简单,软件方面也不复杂,而且功能作用并不低于电子电路设计的。

由于它的小巧方便,我们采用单片机来做流水灯。

设计系统
1.复位电路部分
为确保微机系统中电路稳定可靠工作,复位电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单片机在启动时都需要复位,以使CPU及系统各部件处于确定的初始状态,并从初态开始工作。

89系列单片机的复位信号是从RST引脚输入到芯片内的施密特触发器中的。

当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且振荡器稳定后,如果RST引脚上有一个高电平并维持2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则CPU就可以响应并将系统复位。

单片机系统的复位方式有:手动按钮复位和上电复位。

手动按钮不仅具有上电复位的功能,还可以通过按按键的方法实现复位,(如上图所示按S22)此时电源VCC经两个电阻分压,在RST端产生一个复位高电平。

2.时钟电路部分
时钟电路为单片机工作提供基本时钟,它是计算机工作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工作节奏。

时钟电路一般由晶体震荡器和电容组成。

3.LED电路部分
LED用于将流水灯的显示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

4.总设计图
选用AT89C51引脚功能
XTAL1: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向放大输入端。

XTAL2:系统时钟的反向放大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要在XTAL1和XTAL2上接上一只石英震荡晶体系统就可以工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20PF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音干扰而死机。

RES:重置引脚,高电平动作,当要对晶体重置时,只要对此
引脚电平提升至高电平并保持两个及其周期以上的时间便能完成系统重置的各项动作,使得内部特殊功能寄存器被设成已知状态。

P1:端口1是准双向口,只能作为通用I/O端口使用。

P1口作为输出口使用时,可以向外提供上拉电流负载,无须外接上拉电阻。

硬件框图
软件设计
#include <reg51.h> //包含头文件reg51.h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i); //延时函数声明
void main() //主函数
{
unsigned char i,w;
while(1){
w=0x01; //流水灯显示字初值01H
for(i=1;i<8;i++){
P1=~w; //显示字取反后,送P1口 delay(200); //延时
w<<=1; //显示字左移一位
}
}
}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i) //延时函数
{
unsigned char j,k;
for(k=0;k<i;k++)
for(j=0;j<255;j++);
}
元件清单
设计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单片机的了解更加深入,并且对实验中用到的元件作用、性能、工作方式等都有了更好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实验中收获到的做实验的好的习惯,例如,实
验要三个人相互合作,配合默契,要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其次是,实验要求我们在做之前要把相关的知识彻底弄懂。

还有就是,做实验时要认真仔细,程序上要考虑周到。

这些不仅对实验有用,对我们在其他方面培养好的习惯也很有帮助。

参考文献
1.单片机应用技术(C语言版)王静霞
2.Proteus 教程朱清慧
流水灯设计报告
目录 ----------------------------------------0 摘要 ----------------------------------------1 需求分析 ----------------------------------------1 设计系统 ----------------------------------------1 复位电路部分 ----------------------------------------2 时钟电路部分 ----------------------------------------2 LED电路部分 ----------------------------------------3 总设计图 ----------------------------------------3 硬件框图 ----------------------------------------4 软件设计 ----------------------------------------4 元件清单 ----------------------------------------5 设计心得 ----------------------------------------5 参考文献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