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程序(原种\良种)
(二)三系七圃法(程序图示) 三系七圃法(程序图示) 1.程序图示 2.注意要点
图2-5 成对回交测交原种生产程序图 保持系 B 回交圃 A×B 不育系 A 测交圃 A×R 恢复系 R 株行鉴定圃 R 回交鉴定圃 A×B 原种圃 A×B ……………….. ……
测交鉴定圃 ……... (A×R)F1 …. 株系鉴定圃 R
防 杂 保 纯
搞好单株混合选择 严格去杂去劣
加 速 繁 殖
稀播繁殖 剥蘖分植
繁殖
繁殖
作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种类, ?作物的繁殖方式有哪些种类,不同繁殖方式的种子生产具有哪些特点 论述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论述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品种发生混杂退化
?杂交种的生产利用应具有哪些条件 ?杂交制种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试比较原种重复繁殖法和循环法有何差异
三系七圃法
注意要点
自始至终抓好保纯工作,着重抓好花期隔离和防止机械混杂, 自始至终抓好保纯工作,着重抓好花期隔离和防止机械混杂,反复进行田间去杂去 劣。收获时,保持系和不育系要分收、分运和分场脱粒。 收获时,保持系和不育系要分收、分运和分场脱粒。 在育性、保持力、恢复度稳定的基础上,以典型性、一致性为选择的重点依据。 在育性、保持力、恢复度稳定的基础上,以典型性、一致性为选择的重点依据。 不育系育性鉴定的重点是单株和株行的鉴定, 不育系育性鉴定的重点是单株和株行的鉴定,凡抽样镜检中发现有染色花粉者一律 淘汰。 淘汰。 为了防止过分选择导致遗传基础的狭窄,每年选留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均不要少于10 为了防止过分选择导致遗传基础的狭窄,每年选留的保持系和恢复系均不要少于 不育系不要少于20个 不育系原种圃的回交亲本要用保持系的优系混合种子。 个,不育系不要少于 个,不育系原种圃的回交亲本要用保持系的优系混合种子。 数量性状的选择要根据遗传力的高低加以区别对待,遗传力高的性状要严格选择, 数量性状的选择要根据遗传力的高低加以区别对待,遗传力高的性状要严格选择, 遗传力低的性状在选择时不要过分苛求,一般可采用众数选择法或平均数选择法。 遗传力低的性状在选择时不要过分苛求,一般可采用众数选择法或平均数选择法。 上述两类方法中,前一类方法的生产程序比较复杂,技术性强,生产原种数 上述两类方法中,前一类方法的生产程序比较复杂,技术性强,生产原种数 的生产程序比较复杂 量少,但纯度较高,比较可靠;后一类方法生产程序简便 生产原种数量较多 生产程序简便, 原种数量较多, 量少,但纯度较高,比较可靠;后一类方法生产程序简便,生产原种数量较多,但 纯度和可靠性稍差。各地可根据亲本的纯度状况和自身条件灵活选用。 纯度和可靠性稍差。各地可根据亲本的纯度状况和自身条件灵活选用。一般在三系 混杂退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应采用第一种方法 而在三系混杂退化较轻 的情况下, 第一种方法, 混杂退化较轻时可采用 混杂退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应采用第一种方法,而在三系混杂退化较轻时可采用 第二种方法。 第二种方法。
图2-3 重复繁殖法生产原种程序图
(二)重复繁殖法的特点
重复繁殖法在生产原种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求有严格 防杂保纯措施和检测制度 和检测制度, 机械混杂和 的防杂保纯措施和检测制度,把机械混杂和生物学 混杂的几率降到最低限度 的几率降到最低限度。 混杂的几率降到最低限度。 重复繁殖法生产原种,由于种源质量好, 重复繁殖法生产原种,由于种源质量好,除了进行 必要的去杂去劣外,不需进行人工选择 人工选择, 必要的去杂去劣外,不需进行人工选择,不会造成 基因流失。 基因流失。由此进一步生产得到的生产用种能够保 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但这种生产原种的方法, 持品种的纯度和种性。但这种生产原种的方法,对 于一些繁殖系数小的作物如棉花、花生、麦类等, 繁殖系数小的作物如棉花 于一些繁殖系数小的作物如棉花、花生、麦类等, 数量有限, 多代繁殖, 由于原种数量有限 在投人生产前要经过多代繁殖 由于原种数量有限,在投人生产前要经过多代繁殖, 耗费时间,又会增加混杂退化的几率。 既耗费时间,又会增加混杂退化的几率。 重复繁殖法不仅适用于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 的种子生产,也可以用于自交系 自交系、 作物常规品种的种子生产,也可以用于自交系、 三系”亲本种子的保纯生产 生产。 “三系”亲本种子的保纯生产。
原种圃 R
单株选择
成对回交测交
后代(株行)鉴定
生产原种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保持系 B
株行圃 B 优良株行
株系圃 B 优良株系 株系圃 A×B
混系
不育系 A
株行圃 A×B
原种圃 A×B
恢复系 R 选择优良单株
株行圃 R 选择优良株行
株系圃 R 优系混合
制种田
原种生产
图2-6 三系七圃原种生产程序图
第四节
作物原种生产程序与方法
一、重复繁殖法 1.程序 2.特点 二、循环选择法 1.程序 2.基本方法 1)三年三圃制 2)二年二圃制 3)一圃制 三、“三系”亲本原种生产 三系”
育种家种子
1
育种家种子
2
育种家种子
n
原种生产
原种生产 …………………..
原种生产
良种生产
良种生产 ………………….
良种生产
混 合 繁 殖 繁 殖 合 混
原种圃
株系圃
原种一代
பைடு நூலகம்
系 株 株
原种二代
株
圃
原种
株 株 种
代
三年三圃制
两年两圃制
(1)单株(穗)选择 (1)单株(穗)选择 (2) 株(穗)行鉴定 (2) 株(穗)行鉴定 (3)株(穗)系比较 (3)混系繁殖 (4)混系繁殖
三、“三系”亲本原种生产 三系”
(一)成对回交测交法 (程序图示) 1.单株选择 2.成对回交与测交 3.后代鉴定 4.原种生产
第五节 良种生产程序
一、建立种子田 二、防杂保纯 三、加速繁殖
建 立 种 子 田 种子田种类 种子田 种子田选择
原种
种子田
种子田
种子田
生产田
生产田
生产田
图2-7 一级种子田生产程序图 原种 一级种子田 一级种子田 一级种子田 生产田
二级种子田
二级种子田
生产田
生产田
图2-8 二级种子田生产程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