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历史王安石变法练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王安石变法“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其“理财”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调整封建国家与大官僚大地主之间的关系
B.调整地主阶级中士族与庶族的关系
C.调整官僚大地主与中小地主之间的关系
D.调整封建国家与自耕农之间的关系
解析:王安石的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均输法,是其“理财”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答案:A
2.关于王安石变法中均输法的评述,准确的是( )
①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②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③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操纵④保证了农业生产时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④
解析:均输法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既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又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
答案:C
3.王安石变法的措施中,既能够限制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收入的是( )
A.青苗法
B.募役法
C.方田均税法
D.农田水利法
解析:在变法以前,对农民实行高利贷盘剥的主要是大地主,
而青苗法规定由政府向农民借贷,从而限制了高利贷盘剥。
答案:A
4.王安石说:“保甲之法成,则寇乱息而威势强矣。
”这表明王
安石推行保甲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
B.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C.解除外部威胁
D.打击朝廷内的腐朽势力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分析历史现象的水平。
首先清楚“寇乱息”指的是“农民起义得以平息”之意,其次明确王
安石将平息农民起义作为保甲法取得成功的标志,由此能够推知王安
石变法推行的保甲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平息农民的反抗斗争。
答案:B
5.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是( )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及分析判断问题
的水平。
将兵法是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每将置正将一人,专管训练,这样在一定水准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增强。
答案:C
6.王安石对科举制度实行改革,规定学问和品行者,能够不经科
举考试直接出任官职。
这说明他( )
A.看到了科举制的弊端
B.反映了私人办学的发展
C.产生了反对科举制的思想
D.认为地方教育大有提升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水平。
王安石之所以要对科举
制度实行改革,说明他已发现科举制存有弊端,故A项准确。
答案:A7.(2020?三明高二检测)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 )
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农民负担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分析水平。
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C
8.下列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是其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解析: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理解,A、B、D三项均符合史实,C项
说法不合史实。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