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围绕中心抓党建 深化内涵谋发展.

围绕中心抓党建 深化内涵谋发展.

围绕中心抓党建深化内涵谋发展——前进中学党支部事迹材料
2006年12月
围绕中心抓党建深化内涵谋发展前进中学党支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培养个性,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章为契机,以学习《江泽民文选》为重点,以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方向,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以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提升,创造和谐务实的工作作风,发扬奋发向上的良好校风,树立敬业爱生的高尚师风,为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围绕中心抓好党建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学校制定了“统领全局战略思维开拓创新规划未来谋求发展”的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在“创新”、“发展”、“突破”上下功夫,提升整体办学实力,力争在队伍建设上、在教育教学改革上、在改善办学条件上、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的突破。

学校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并能按照计划较系统地学习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燕山教委和学校的“十一五”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重点学习了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江泽民文选》、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平时我校党员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教育改革的动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理论水平,提
高思想觉悟,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通过学习,党员的思想觉悟有了较大的提升,良好的学习风气已经形成,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的氛围日益浓厚。

2、加强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学校党支部始终把干部队伍、党员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习型党支部的创建计划,在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队伍建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党员和教师在“系统思考、团队学习、不断创新、自我超越”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氛围,通过培养和提高学习力,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学校制定了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八项准则)即:爱岗敬业、求真务实,服务大局、知人善任,精诚团结、开拓创新,遵章守纪、为人师表,作风正派、严于律己,积极进取,勇于奉献,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勤奋好学、与时俱进。

干部时刻以此准则要求自己,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勇挑重担,精诚团结,服务大局,使各项工作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学校坚持每周一的中心理论组学习,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突出实效。

党员坚持每周三的学习,每次学习党员们都有新的学习体会,能把理论学习转化为教育教学的动力,使党员们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3、增强学习实效,牢固树立党员的责任意识
为了加强党性修养,学校党支部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当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牢记“八荣八耻”,学校党支部率先组织领导干部、全体党员开
展学习活动,并要求党员们撰写学习体会,召开了“牢记党的宗旨,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座谈会。

在开展学习党章活动中,支部又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认真贯彻落实,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党章知识答卷,开展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曹建娥的征文《甘于奉献守清贫》获燕山工委二等奖。

开展学习党章活动,增强了四种意识,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一是党章意识,把学习贯彻党章与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二是党员意识,把学习党章与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三是服务意识,把学习贯彻党章与为教育教学服务结合起来;四是责任意识,把学习贯彻党章与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起来。

学习党章,使党员们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大增强。

学习《江泽民文选》中无愧于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这篇文章,党员们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当一名党员教师就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努力做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让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理解了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学校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全社会都在关注着教育,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本着负责的态度,才能做好各项工作,每次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党员们总是积极参加,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注重党性修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七、一”前夕,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团员、积极分子一行30人到门头沟平西抗日纪念馆参观,激发了党员们的爱国热情,为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增添了力量。

在灵山活动时,党员们又做了一次环保志愿者,捡拾白色垃圾,为保护环境做出
了我们贡献。

结合红军长征70周年,党支部组织党员、积极分子到军事博物馆参观,使大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感悟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工作中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时刻不忘党员的权利和义务,注重了党性修养,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勇于承担任务,学校党支部每学期都开展党员献课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党员们积极带头,党员还开展了学习计算机技能的培训活动,通过培训,现在党员们能较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每位党员还上交了一份课件,有利地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校教职工严以律己,做好本职工作,出色的完成了学校的各项工作。

二、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以德治校,以德治教的根本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核心是“师德”。

学校一直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努力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我们积极探索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认识人、尊重人、信任人、开发人的心智和提升人的道德为指南,努力从帮助教师、支持教师自主成长的角度构建学习型团队,将学校师德建设的研究和探索列入到学校整体规划中,并认真落实。

1、将师德培训内容列入校本培训系列,使之成为教师的“职业教育课程”。

学校确定了师德培训的主要内容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陶行知师德观、师生观;魏书生、张思明的教育思想;课改中的新理念。

党支部除了组织集中学习外,还向全体教师发放学习材料,组织专题学习辅导。

指导教师撰写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只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去做,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大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做了专题系列讲座《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开拓进取再创辉煌》、《用青春承载理想、用奋斗创造未来》、《优秀教师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使青年教师明确了方向,更加主动地做好本职工作。

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成功的召开了第四届班主任研讨会,班主任们聆听了张红老师的《关于学生发展与德育管理创新》的报告。

为了培养教师们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班主任们还进行了拓展训练。

在活动中老师们感受到新时期做好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学校有22名老教师在教育战线上默默工作了30多年,为了弘扬他们的敬业精神,学校举行了“青春无悔岁月如歌”的主题教育活动。

老教师们深感学校的关心,对多年来一直在教育战线上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工作得到了认可而深怀感激,他们的敬业爱生、辛勤耕耘、为人师表对青年教师也是一种激励。

4、学校以“凝聚力工程”为载体,培养教师“敬业、爱校、爱生”的情感。

党、政、工、团同心协力,按照“以人为本”的工作思路,激励教师成才,信任教师,关爱教师的思想、生
活、工作、支持和帮助他们自主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创设优越的工作环境,通过开展有益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丰富了教师的精神生活、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三、以活动为载体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1、成功的申办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示范学校”
学校在“树立良好风尚,奉献北京奥运,促进学校发展”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按照《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的有关要求,把深入开展“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强化奥运礼仪教育,让奥林匹克精神进校园”作为情系奥运,创建文明礼仪校园的重要内容。

通过宣传奥运知识,让师生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举办奥运会能提高国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极大地激发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通过开展“六个结合”活动,提升师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爱国、宽容、友爱的意识,传承奥运精神,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2、为了更好地弘扬奥运精神,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先后举办了“国旗下的讲话”、“舞动国旗唱响国歌”、“让中国感受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国”、“传承奥运精神,争做文明使者”等系列活动;各年级还开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梦想”、“迎奥运争做文明燕山人”专题教育活动;
3、结合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校党支部、各年级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红军长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结合长征胜利70周年,学校开展了“弘扬长征精神合唱、讲故事”比赛,板报评比等活动,
全体教师和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学生受益匪浅。

耕耘有收获,改革见成效,党支部与学校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获得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的光荣称号、燕山地区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单位、燕山地区篮球、足球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迎接创卫工作检查,北京市德育专项督导受到了好评。

学校党支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了针对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在各项活动中,前进中学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大提升。

教职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意识不断加强,我们将不断开创新时期支部工作的新思路,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支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为打造燕山精品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努力。

2006年12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