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2)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和中和反应热的测定 (6)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11)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7)第一章单元测试 (21)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6)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26)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0)第1课时浓度、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第2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3)第三节化学平衡 (37)第1课时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状态 (38)第2课时浓度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2)第3课时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4)第4课时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 (46)第5课时勒夏特列原理的迁移运用 (49)第6课时等效平衡 (55)第7课时化学平衡常数 (58)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64)第二章单元测试 (6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73)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 (73)第1课时弱电解质及电离 (73)第2课时一元酸的比较及多元酸的电离特点 (76)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79)第1课时水的电离 (79)第2课时溶液中的PH及其应用 (81)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一) (85)第4课时酸碱中和滴定(二) (87)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89)第1课时盐溶液的酸碱性 (89)第2课时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及水解的运用 (92)第3课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95)第四节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1)第1课时沉淀溶解平衡 (101)第2课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105)第三章单元检测 (10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114)第一节原电池 (114)第二节化学电源 (122)第三节电解池 (128)第1课时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和组成 (128)第2课时电解原理的运用 (13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38)第四章单元检测 (144)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学习目标】1.了解反应热的概念,知道化学反应、热效应与反应的焓变之间的关系。
2.知道反应热与化学键的关系。
3.知道反应热与反应物、生成物总能量的关系。
【重难点】焓变、键能、物质能量间关系【学习过程】活动一复习巩固化学反应与能量1、任何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包括热能、电能、光能等),其中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即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物质的能量、键能与热效应:①键能定义:形成(或断开)1mol某化学键所放出(或吸收)的能量叫键能。
单位:kJ/mol。
②键能大小关系(微观):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化学反应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化学反应释放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③物质能量大小关系(宏观):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放出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吸收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3、常见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种类:(1)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反应:C、H2、CH4等在O2中燃烧;H2在Cl2中燃烧。
②中和反应③大多数化合反应。
特例:C+CO2= CO是吸热反应。
④铝热反应:⑤金属与酸反应:(2)吸热反应:①大多数分解反应②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③某些晶体间的反应:如: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活动二感触新知焓变一、反应热焓变1、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叫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用△H表示,其单位常采用KJ/mol。
许多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
注:焓是与物质内能有关的物理量。
单位:kJ·mol-1,符号:H。
焓变是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
单位:kJ·mol-1,符号:ΔH。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当反应物化学键断开时,需要吸收能量;当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3)如果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比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高,这是放热反应。
对于放热反应,由于反应后放出能量(释放给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降低。
因此,规定放热反应的ΔH为“_”。
反之,对于吸热反应,由于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吸收能量(能量来自环境)而使反应体系的能量升高。
因此,规定吸热反应的ΔH为“ ”。
总结:ΔH=反应物分子的总键能-生成物分子的总键能。
当反应完成时,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1)当ΔH为“-”或ΔH<0时,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降低。
(2)当ΔH为“+”或ΔH>0时,为吸热反应,反应体系能量升高。
3、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比较类型比较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形成原因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表示方法图示(以H2(g)+Cl2(g)===2HCl(g) ΔH=-186 kJ·mol-1为例)E1:E(H—H)+E(Cl—Cl)E2:2E(H—Cl)活动三例题选讲焓变反应热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D.焓变的符号是ΔH,单位是kJ·mol-1,反应热的单位是kJ2.已知在相同状况下,要使同一化学键断裂需要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该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熔融的Al2O3可以制得金属铝和氧气,该反应是一个放出能量的反应B.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时放出能量C.相同状况下,反应2SO2+O2===2SO3是一个放热反应,则反应2SO3===2SO2+O2是一个吸热反应D.氯化氢分解成氢气和氯气时放出能量3.通常人们把拆开1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现给出化学键的键能(见下表):化学键H—H Cl—Cl Cl—H键能/(kJ·mol-1) 436 243 431请计算H2(g)+Cl2A.+862 kJ·mol-1B.+679 kJ·mol-1C.-183 kJ·mol-1D.+183 kJ·mol-14.白磷的化学式为P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如图)。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十氧化四磷(P4O10),在十氧化四磷分子里只存在P—O和P===O两种共价键。
已知几种共价键的键能:P—O 360 kJ·mol-1;P===O 585 kJ·mol-1;P—P 198 kJ·mol-1;O===O 498kJ·mol-1。
请问:在P4(s)+5O2(g)===P4O10(s)中,ΔH=______________。
答案-2 982 kJ·mol-15.对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 A、E B、E C、E 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A.E A>E B B.E A>E B+E CC.E A+E B>E C+E D D.E A+E B<E C+E D6.由上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是放热反应C.A具有的能量高于B和C具有的能量总和D.A―→B+C是吸热反应,则B+C―→A必然是放热反应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放热反应D.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发生吸热反应8.已知H—H键键能(断裂时吸收或生成时释放的能量)为436 kJ·mol-1,H—N键键能为391 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
则N≡N键的键能是()A.431 kJ·mol-1B.945.6 kJ·mol-1C.649 kJ·mol-1D.896 kJ·mol-19.已知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
在反应过程中,破坏1 mol氢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 kJ,破坏1 mol氯气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2 kJ,形成1 mol氯化氢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 kJ,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Q1+Q2>Q3B.Q1+Q2>2Q3 C.Q1+Q2<Q3D.Q1+Q2<2Q3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B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C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11.一种“即食即热型快餐”适合外出旅行时使用。
其内层是用铝箔包裹的、并已加工好的真空包装食品,外层则是分别包装的两包化学物质,使用时拉动预留在外的拉线,使这两种化学物质反应,此时便可对食物进行加热,这两包化学物质最合适的选择是( )A .浓硫酸与水B .熟石灰与水C .生石灰与水D .氯化钠与水12.已知H 2(g)+12O 2(g)===H 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问:a 、b 、c 分别代表什么意义?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ΔH 大于零还是小于零?答案 a 代表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b 代表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c 代表反应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ΔH <0。
13.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B14.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
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 、330kJ 。
则S(s)+3F 2(g)=SF 6(g)的反应热△H 为A. -1780kJ/molB. -1220 kJ/molC.-450 kJ/molD. +430 kJ/mol15.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 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 4分子。
N 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ol N —N 键吸收167 kJ 热量,生成1 mol NN 键放出942 kJ 热量。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则1 mol N 4生成N 2的ΔH 为( )A .+882 kJ·mol -1B .+441 kJ·mol -1C .-882 kJ·mol -1D .-441 kJ·mol -116.下表中的数据是破坏1 mol 物质中的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kJ): 物质 Cl 2 Br 2 I 2 HCl HBr HIH 2能量(kJ) 243 193 151 432 366 298436(1)下列物质本身具有的能量最低的是()A.H2B.Cl2C.Br2D.I2(2)下列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A.HCl B.HBr C.HI(3)X2+H2===2HX(X代表Cl、Br、I)的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答: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