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环菌与天麻的关系
密环菌是一种寄生真菌,在自然界,能在600多种树木或草本植物上生存。
它不仅在活树、草根上寄生,而且能在死树的根和茎干上繁衍,靠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密环菌。
同时,密环菌可将这些物质变为腐殖质,增加森林土壤的营养,又断绝了一些森林害虫孪生和越冬的场所,起到了森林“清道夫”的作用,为林地清理出有利于再生长的空间。
天麻由于自身没有制造养料的能力,必须依靠密环菌作为营养来源生长。
天麻--密环菌--树木(绿色植物)之间构成了一个“食物链”。
密环菌就是其中的“营养桥梁”,树木是它们之间的物质基础。
树林是天麻共生真菌的“营养仓库”,栽培天麻需要用树干培养菌材,故必须选择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天麻。
选择林中栽培天麻,也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方式。
可以用来伴栽天麻、猪苓等!
天麻为名贵中药材,临床广泛使用,目前市场上有数十种中成药用天麻作原药材,社会需求量较大。
天麻是高度进化的兰科植物,应用密环菌(活性微生物)科学生态栽培,节能高效,提高生物利用率。
密环菌是天麻生长的基本营养来源,没有密环菌,天麻就不能生长;但与密环菌之间的关系极为特殊,它们之间存在着消化与被消化的营养关系。
表现出互相依存、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
这种关系随着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树木”是密环菌与天麻生长的营养基础:密环菌
是一种寄生真菌,在自然界,能在600多种树木或草本植物上生存。
它不仅在活树、草根上寄生,而且能在死树的根和茎干上繁衍,靠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获得营养。
同时,密环菌可将这些物质变为腐殖质,增加森林土壤的营养,又断绝了一些森林害虫孪生和越冬的场所,起到了森林“清道夫”的作用,为林地清理出有利于再生长的空间。
天麻由于自身没有制造养料的能力,必须依靠密环菌作为营养来源生长。
天麻——密环菌——树木(绿色植物)之间构成了一个“食物链”。
密环菌就是其中的“营养桥梁”,树木是它们之间的物质基础。
树林是天麻共生真菌的“营养仓库”,栽培天麻需要用树干培养菌材,故必须选择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天麻。
选择林中栽培天麻,需要用树干培养菌材,故必须选择森林资源丰富的区域发展天麻。
选择林中栽培天麻,也是一种很好的栽培方式。
密环菌侵入天麻块茎的条件:幼嫩。
当正在生长的密环菌菌索触及天麻后,菌索分枝尖端的生长点侵入天麻原球茎或快茎,天麻与密环菌的共生结合从此开始。
当密环菌菌索生长点穿透天麻体表皮,束状的菌丝体进入皮层,开始以分散菌丝的方式通过细胞间隙扩展或细胞壁纹孔进入细胞
内部,使细胞核发生变化,先变大后分解,细胞器及多糖颗粒等消失,营养物质被菌丝体吸收。
通常将这个过程称为密环菌摄取天麻的营养时期。
密环菌侵入天麻块茎的条件是,天麻块茎处在休眠或萌发阶段,密环菌菌
索呈黄白色或棕红色,密环菌处于幼嫩期。
黑褐色的衰老菌索不能侵入天麻块茎,另外处于生长盛期的天麻块茎或新生块茎是不会被密环菌侵入的。
天麻有同化消解密环菌菌丝体的能力:消化在天麻地下块茎接近中柱部位的组织中,有数列体型较大、生活力较强的细胞,具有溶菌作用,有同化消解密环菌菌丝体的功能,称为消化层。
当密环菌菌丝体逐渐进入皮层深处的细胞内部时,就会被原生质包围,扭结成团,并逐渐膨胀而被天麻细胞分解,其后消化层细胞显著变大,原生质浓稠,入侵的菌丝体被消解同化,成为天麻生长的营养物质,而未结合密环菌的天麻则呈“”,长不大甚至枯萎消亡。
随着天麻的生长发育,在箭麻抽茎开花或种麻生出子麻后,原麻体(种麻)逐渐衰老,失去溶解密环菌的能力,这时密环菌居于优势,便在天麻体内大量繁殖,吸取其营养,原麻体就变成了密环菌的营养源,最后块茎中空腐烂。
这一阶段表现为密环菌对天麻的寄生。
天麻与密环菌的代谢产物对天麻与密环菌生长有抑制作用,甚至造成天麻腐烂,影响产量与质量。
故种过天麻的土壤或填充物,不宜反复使用。
密环菌与天麻共生的适宜温湿度:平衡块茎在地温12℃~14℃左右时开始萌动,20℃~25℃下生长旺盛,30℃生长受到抑制。
密环菌是一种适温菌,在6℃~30℃温度范围内均能生长,但以25℃为其最适生长温度,超
过30℃菌丝就停止生长。
由于夏季伏天地温持续超过30℃时,密环菌和天麻的生长受到抑制,加速了天麻种性退化的进程,产生“乌头状”的箭麻。
因此,高温季节,天麻应防暑降温,搭棚或覆草遮阳,度过炎夏。
天麻适宜年降雨量在1000mm以上,平均相对湿度在65%~80%左右,天麻不同生长季节对水分要求不同,多雨潮湿气候条件最适宜天麻生长。
密环菌适宜生长的湿度是50%~70%,湿度低于30%生长受阻,大于70%时影响透气,不利于密环菌生长。
在生产技术中主要采取科学调节晚秋土壤湿度,使密环菌与天麻关系得到平衡,确保天麻优质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