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

• 管理·教育·教学 •397他们有群众基础,有一定的人际关系,志愿者的言行能使社区群众信服并影响到社区群众。

4 结 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家庭医师制服务过程中,通过志愿者的参与,能加强对家庭医师制服务和健康知识的宣传,让家庭医师能方便的为居民提供所需的服务,同时让居民能更好的接受家庭医师提供的服务。

参考文献[1] Nationa l Hea l th Sy ste m,A b out us[R]. htt p ://www . nhs.u k /nhs/a b out NH S .[2] L oo m is ,C har l es Price.S ocia l s y ste m s: Essa y s on Their Persistence and change[M ]. Princeton ,N.J .Van Nostrand ,1960.[3] 易运文.深圳“家庭医师责任制”为何叫好不叫[N].光明日报,2009-11-5(5).[4] 余澐,张天晔,刘红炜,等.上海市社区家庭医师制服务模式的可行性探讨[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25(10):7-11.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高金良(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吉林 长春 130021)【关键词】中医;继承;发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0-0397-02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斗争智慧的结晶,是世界独具特色的传统医学。

历经数代中医人不懈努力,在当今仍然为人民的健康、保健、预防,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疗效对疑难杂症的治疗,为国内外所瞩目同时,中医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困境,在当今现代医学发展迅猛,对我们中医人应有所启发;国家对中医的重视,使我们有了发展的机遇,相对于西医来发展说对我们也是巨大的挑战。

我们要发展中医,怎么发展?如何发展?是继承还是发展的问题?是我们每一位中医人要迫切思考的主要问题[1]。

中医的继承与发展的问题,辨证唯物论观点认为,继承与发展在哲学上应是相互包容,相互依赖而不是对立的关系,即继承并不否定发展,发展并不否定继承。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对继承的浓缩升华创新。

二者既不对立,也不排斥。

光将继承不讲发展,对事物的继承没有任何意义。

单讲发展不将继承,发展会走弯路。

在此曾有一为老专家,谈论,我们的中医不是发展了,而是倒退了,能守住古人留下的产业就不错了,也就是说,不要说发展了,老祖宗的知识能继承下来就可以了。

对此,我有不同的看法,光继承了,我们还发展什么,是不是更倒退了。

我的观点是肯定的继承,发展是否定不科学的不符合现今社会发展趋势的文化,这是医学前进的必然趋势,任何事物的正确与否,只有相对性,而没有绝对性,我们经典在那个时代可能符合要求,是正确的,随时代变迁,不一定就适用现代社会,那么我们在原有基础上整理,去伪存真,要完善成新的理论。

当今医生临床如果只继承中医传统的方法去治疗,只吃老祖宗留下的医学经典,理论,方子,看今天的病,那么就是墨守成规的潜心研究,不结合现实的实际情况的研究,势必浪费精力,财力,我们中医不可能进步,就会徘徊不前。

我们医生也要从实际出发,改造我们的世界观,按客观实际情况,决定我们的发展方向。

当今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变革,人的心态,随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改变,疾病谱而改变,再用以前的方案,治现在的病人,其疗效可想而知,会好吗?我们肯定前人治疗经验及成功的基础上,否定不符时代疾病的治疗方案。

由此医生的治疗方案也要随之而改变。

我们应与时俱进,灵活地运用中医理论,经典方剂,药量的变化,治疗效果也不同。

我们支持继承的学习研究,学习他的精化、精髓,去掉不科学的,与实际运用不相符的是扬弃,是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如果单讲发展,不讲继承,那就是否定祖先留下的中医文化遗产,古人历经数代的经方,是经过数代医家的验证,是好的,重走古人以走过的旧路,就等于重复性作业,而且毫无目标,发展那也是空谈,脱理实际,而研究中医,那就是毫无前途的狭隘之路。

事实上,继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发展的前提。

如果没了继承,发展就成了,盲人摸象,闭门造车。

是想我们的医圣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写出了沿用至今伤寒杂病论,千年古方,叶天士在李东垣的脾胃论基础上写出重视脾胃,已故名医任继学老中医,在继承中医脑病的基础处上,提出化痰活血,通络理论,是中医治疗脑病在前无古人的基础上,创新性的突破了,以往的治疗法则,临床应用效过很好,荣获过科技部3等奖,这就是继承的发展。

继承与发展是相互包容的关系。

说包容是抓医学事物论点矛盾的主要方面,扬弃的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而不是全盘否定,说包容是否定了医学论点的消极因素,发展了继承医学论点的积极因素。

也就是说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前进性的特点。

我们要正确理解中医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明白什么是继承什么是发展[2]。

继承是对中医文化的认可,简单的说经典好比是金矿,我们学习就是掏金,砂中淘金,留下的是金子,丢弃的砂子。

是继承。

金子重新加工新产品,就是发展,就是量变到质变。

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汲取前人文化的精髓,是继承,同时弃掉糟粕,有所创新,是中医文化的发展,这一点是人所共识的。

在中医的继承与创新二者之间。

我认为应先继承后发展,继承与发展相互依赖,互为补充。

继承是对中医发展的过程中提供前人经验的理论依据,发展是对继承理论的学术创新。

对于继承的问题,怎样继承?做到对中医药古籍文献,名家医案和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的整理研究,以及民间民族医药知识和技术的挖掘整理,结合当今出现疾病的实际情况加一综合开发利用。

在学习方面,以师带徒的方式,学习老中医的诊病的理法方药,多做临床,付诸与临床。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做好继承是前提。

我们中医目前的困境,既有内因,对老中医的传承方面,青黄不接,好多学术思想得不到进一步延续,如何谈创新发展。

新中医用药疗效欠佳,患者服后疗效差,影响了中医的发展,也有外因,现代医学的冲击,中医药价值屡受质疑。

我们应苦练内功,向老中医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对于398• 管理·教育·教学 •(下转封三)发展的问题,怎样发展?我们的祖先诊病在当时的背景下没有现代的仪器,靠四诊八钢,六经辨证,脏腑经络等手段,诊断疾病,和现代相比其手段,有所局限性。

我们在继承诊疗的同时,也应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信息。

去综合分析诊断,这也是发展。

如果不借助于现代医学的诊疗,看病人,无异于清朝的义和团大刀对洋枪洋炮,结果,所以纯之又纯又纯的中医发展的空间,应接受现代医学的成果,拿来运用,充实中医的弊端,这就是发展。

也就是取长补短。

读经典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研究,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在进行质的飞跃。

那就是掌握理论,只有科学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改变世界观。

读经典,汲取前人遗留的中医理论,去指导临床实际应用。

做临床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实践为基础。

首先改变我们陈旧的思想观念,在诊断治疗方面:我们不仅要继承祖国医学的精髓,发扬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而且要学习现代医学,借助现代医学的诊疗设备,结合中医四诊八纲,六经辨证,脏腑经络理论,给予明确的诊断。

在继承中医文化的同时,要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中医特色的优势,扩大研究方向,做临床,多看病,应用学到的知识,完善与临床。

在临床中不断总结经验,形成理论,找出其中的规律。

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如此反复使中医水平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方面,要多总结,写文章,做课题研究,中医的发展要走向世界,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现代中医的认识,慢性病,老年病,现代科学的弊端出现,中医学的发展呈现灿烂的明天。

做好中医医生要做到读经典,跟名师,多做临床,总结经验,大力弘扬中医文化,同时要接受现代医学的精华,只有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会融会贯通。

服务于人民,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1] 任路.谈中医的继承与发展[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2,4(4):338-339.[2] 秦洋,王国强.中医药发展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N].山西日报,2007-09-04.分龄分期治疗感冒方法及药物初探秦慧宁(山西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山西 太原 030012)【摘要】通过对感冒的合理分型、辩证、分龄治疗学习研究,提高药学服务与药物治疗水平,降低不合理用药及抗生素滥用程度,确保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关键词】感冒;分龄、辩证、分型;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R37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0-0398-02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型感冒、风热型感冒、暑湿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行性感冒)四种类型。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不同类型的感冒应选用不同的中成药治疗。

西医按照抗病毒或者抗菌治疗方法分为:病毒性感冒(采用抗病毒治疗)和细菌性感冒(采用抗生素治疗),在临床治疗感冒中存在分型不准确、滥用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尽合理现象。

1 现阶段感冒治疗的不足与误区①辩证、分型不准确。

②中西药结合不科学。

③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为普遍。

2 现阶段药学工作者应对策略与方法加强学习,提高正确分型与辩证施治水平,合理用药,见表1、表2。

3 针对不同年龄段生理特征分龄分期治疗3.1 妊娠期3.1.1 孕妇治疗感冒的原则[1]控制感染,抗病毒,降体温,尽可能少用药物,对轻度感冒,仅有喷嚏,流涕及轻度咳嗽,则不需用药,可注意休息,多喝开水,保暖,往往可以不治而愈。

如果症状仍不改善,可口服感冒清热冲剂或板兰根冲剂等中成药;感冒较重有高烧者,除一般处理外,应尽快控制体温.可用物理降温法,如额,颈部放置冰块,湿毛巾冷敷,30%~35%酒精(或白酒加水冲淡1倍)擦颈部及两侧腋窝等方法;选择用药物降温。

在选用解热镇痛剂时,要避免采用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有明显不良影响的药物,消炎痛是孕妇禁忌退热药,阿斯匹林孕32周后也不宜使用。

3.1.2 孕早期(妊娠1~3个月)如果感冒但不发烧,或者发烧时体温不超过38℃。

这种情况下孕妇应多饮开水,充分休息;如果感冒时发烧39℃以上,并且持续3天以上,那么除应卧床休息、多饮水外,还应积极采取降温措施,可用温湿毛巾或用30%的酒精擦浴,直至体温降至38℃以下为止。

孕妇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倘若孕妇是在排卵后2周内患感冒,因为此期的受精卵与母体尚未直接接触,则用药不会对胎儿有影响。

3.1.3 孕中期(妊娠4~6个月)此时要慎重用药。

若孕妇感冒伴有高烧,多预示病情较重,应及时看医师,不要吃消炎痛,这是孕妇禁忌的退热药。

但也不要讳疾忌医,应该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相对安全的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