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怀古诗公开课课件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迁言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比喻清白正直的人虽然一时被小人陷害,历 尽辛苦之后,他的价值还是会被发现的。 淘、漉:过滤。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怀古——史实 西晋灭吴
伤今——现实 藩镇割据
刘禹锡虽仕途坎坷,但傲岸不屈,百折不挠,意志 坚定,乐观执着。
永贞革新失败被贬,在“巴山楚水凄凉地”过了十年 谪居生活后被召回长安。初回京师,游玄都观,写了 《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 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执政 者当即以“语涉讥讽”再贬刘禹锡。
思考:诗人在诗作中想到了哪些古人、古事? 其用意是什么?诗中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怀人伤己
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
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 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 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
阅读下面两首同题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韦庄
物是人非,寄托昔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盛今衰的感慨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反衬,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借古讽今,对比。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道竞。出相六豪朝华灭奢亡侈缘。于
怀古诗小结
内容分类 怀人伤己 怀古伤今 理性反思
思想感情 感慨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是人非的沧 桑;借古讽今的感伤; 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拟人;借古
讽今;虚实相生;对比;直抒胸臆; 用典
答题方法 找准连接点 (主旨)
作业
默写《西塞山怀古》 《与诸子登岘山》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安定城楼》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 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竹枝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惠子相梁
咏史怀古诗主题归纳总结
根据内容可分为 怀古诗中透露的作者的情感线索无外乎三
条:怀人伤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
怀人 伤己
对比失落型:古人展抱 负,建功业,得遂心愿, 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 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 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 乃至消极遁世之心。
同病相怜型:自己和古 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 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
品读与探讨
1、诗人为什么读羊公碑而泪下沾襟?
2、“尚”字包含诗人复杂的情感,试分析。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4、尾联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情感的?
怀人 —— 羊祜
有政绩,名垂千古
伤己 一介布衣,湮没无闻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总叙,以气势逼人胜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具体描绘,以形象生动胜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第二类是物是人非型:
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 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 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
风景依旧,朱颜已改。 途命运。
物是人非,讽今伤今。
理性 作者身置其外,站在历史的高 反思 度,表达独特观点,启迪世人。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物事人非的感慨以及故国萧条之感。更是在 讽喻现实,警示当朝统治者。
李清照 《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讽刺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北伐; 呼唤英雄。
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李白的《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灭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盛衰无常的感慨,讽谏当朝统治者。
[注]①韦庄:晚唐著名诗人。 ②台城:古都金陵的核心,帝 王起居临政的地方。③六朝:金陵曾作为六个王朝的都城④ 结绮、临春:台城当时的两座高楼。⑤《后庭花》:乐曲名 ,相传陈后主游宴后庭,为张贵妃作此曲,不久亡国。
1. 这两首怀古诗分别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 慨。
韦诗写台城物是人非,寄托昔盛今衰的感慨;刘 诗借古讽今,道出六朝灭亡缘于竞相豪华奢侈。
王粲: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登楼赋》
作者。少有才名,为著名学者蔡邕所赏识。东汉末,北方军 阀混战,流浪到荆州,投靠刘表,客居荆州十余年,有志不 伸,心怀颇郁郁。
范蠡: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帮助勾
践灭吴兴越后,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遂激流勇退, 乘舟泛湖而去。后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世称“陶朱 公”。
《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方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一类是古盛今衰型: 昔盛今衰之感伤,物是人
怀 古
繁华远去,只留荒芜, 物换星移,世事沧桑。
非之悲哀;世事无常之慨 叹 。对现实的不满甚至 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
伤 今
作者身置其中, 发一己感慨;
2. 两首诗所用的主要艺术手法各有特色,请 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韦诗:以自然景物的“无情”反衬人的无限伤痛与 感慨。 又寓情于景( 借景抒情),借阴雨、江草 、鸟鸣、柳阴等景物,渲染出凄清而令人伤感的 气氛。
刘诗:重在对比,前两句回忆昔日的繁盛,后两句 写今日的荒凉及缘由。又直接发表议论,指出台 城成野草是由于竞豪华。
这是其中一首摹拟民间情歌的作品。它写的是一 位沉浸在初恋中的少女的心情。她爱着一个人, 可还没有确实知道对方的态度,因此既抱有希望, 又含有疑虑;既欢喜,又担忧。诗人用她自己的 口吻,将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成功地与以表达。 谐声双关
台 城 刘禹锡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西塞山怀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 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 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余秋雨《人生风景》
【教学目标】
• 1、了解咏史怀古诗的内涵 • 2、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分类、主要思想感情和
表现手法
概念解读:
•怀古咏史诗
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古迹
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
概括王昭君的形象特点。为什么前人评此诗时说“悲 昭君以自悲也”
怀人 —— 昭君
怀貌不遇,远嫁异域, 客死异乡,幽怨
伤己
怀才不遇,漂泊沦落 异地,
安定城楼(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注:李商隐,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 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此诗是诗人应试落选后 登楼感怀之作。
金陵虽是六朝古都,但都是割据一方的政权。诗 人在诗中将批判的锋芒指向地方割据势力,因此 诗人的怀古其实是慨今;四海为家,江山一统是 诗人所极力赞扬的。同时,六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也是对当朝统治者的忠告,有一箭双雕的效果。
2、请从景和情的关系角度,分析尾联是如何表达诗 人的情感的?
咏怀古迹五首(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感慨兴衰或个人遭际、寄托哀思、托古讽今
等目的的诗歌。
“怀古”是手段,“说今”是目的。理解此 类诗的关键是找准古今的联系点。
教材诗歌赏析之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源自有代谢, 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 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尚在, 读罢泪沾襟。
孟浩然,有拯苍生济天下之 志,求官之路坎坷,沦落 平生,终于布衣。
十四年后,重回京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 观》,锋芒不减当年: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有意重提旧事,表示丝毫不为十四年前因诗得祸而悔 恨,不会因屡遭贬谪而屈服,而为再题笔赋诗而欣喜。
品读探讨
1、刘禹锡所处朝代是唐代藩镇割据、王朝走向衰亡 的时代,请结合《西塞山怀古》,说说诗中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