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SILT__第一章__科技信息素养概念与标准剖析
SILT__第一章__科技信息素养概念与标准剖析
2.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信息意识
2.信息技能
4.信息评价 能力
3.信息道德
2.信息素养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信息意识
2.信息技能
3.信息道德
4.信息评价 能力
信息素养4要素
信息意识 是指对新信息的敏锐,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洞察力。信息意识的 强弱决定了获取、判断和利用信息能力的自觉程度。 据相关资料 统计,我国每年各类科研和革新课题中有50%左右是重复国外已有 的成果。国内课题彼此重复的约占三分之二。全球由于没能及时获 取相应的、及时的科技信息资料,造成重复研究所引起的浪费占科 研经费的10%,金额达百亿美元。由此可见:信息意识不强,可造 成低水平重复研究、导致人力、物力和时间的严重浪费。
、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与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美国图书馆协会( ALA)关于信息素养定义:知道何时需要信息, 并具有确定、评估和有效利用信息
的能力。
信息素养是一种信息能力,信息技术是它的一种工具,一个具备信息素养的人, 能够知道自己为什么、什么时间和如何使用这些信息来源,并且对信息源提供的信 息质量有敏锐的洞察力。 简而言之: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 能力有效的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能力。
Information Literacy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信息素养教程
深圳大学图书馆 2015.6
第一章 信息素养概述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概念 第二节 信息素养构成要素 第三节 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第四节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章主要讲述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构成要 素
、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以及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等
内容。
本章的重点:
信息素养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成要素以及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概念
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1.什么是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IL)
信息素养涉及各方面的知识,是一个特殊的、涵盖面很宽的能力,它包含人文的
4.2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能力标准
2003--2005 年,通过专家组的评议,达成共识的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 标体系。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由7 个一级指标、19 个二级指标、61 个三级指标 构成。7 个一级指标如下:
●维度一: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了解信息以及信息素质能力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价值 与力量。 ●维度二: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与范围。 ●维度三: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标准四:
学生个人或作为群体的一员能有效地利用信息以完成特定的任务。具体指标包括:能够利用各种可获得的信息完成 计划,以及产生特定的信息产品或成果;修订产生信息产品或成果的过程;有效地将信息产品、成果与他人交流。
标准五:
了解有关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以及社会因素,获取与使用信息要符合道德与法律规范。具体指标包括:了解信息 与信息技术使用的相关法律、道德伦理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在存取、使用信息资源时能够遵守法律、法规、信息资 源提供的规定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对引用的成果表示致谢。
4.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4.1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能力标准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制定的“高等教育信息 素质教育标准”,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评价的框架。该标准包含 了5项标准和2项具体的评价指标,为教师、管理人员、图书馆员 提供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的指南,其主要内容包括: 标准一: 学生应具备明确信息需要的内容与范围的能力。具体指标包括: 定义与形成信息需要;能够识别多种类型与格式的潜在信息源;知 道获取信息的费用以及产生的效益;具备对所需信息内容与范围进 行重新评价的能力。
1.信息意识
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 指人们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组织、高效利用信息 的能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全世界每年出版的科技文献浩如烟海,具 备一定的信息检索能力才能查找出有用的科技信息,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研究开发,才会避免重复,少走弯路,事半功倍。
3.信息评价
信息评价是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识、选 择、创新知识的能力
4.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指整个信息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抵制和不传递不良 信息等。高尚的信息道德是正确信息行为的保证, 信息道德关系到整个社会信息素养发展的方向。
3.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
高科技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在各个 方面的普遍应用,使信息素养成了社会经济与科 技发展所要求的人才规格之一
1.时代发展的要求
为适应日益变化的 环境,人们不仅需要 多种知识,更需要掌 握探究知识的技能, 并将不同的知识融会 贯通、实际运用。 因此,培养学生的 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 的首要课题,使教育 实现由传统的知识积 累型向能力培养型发 展,增强其综合素质。
2.教育改革的需要
3.培养终身学习 的能力
信息素养不仅培 养自学能力、科研 能力和知识更新能 力,而最重要的是 让学生学会学习, 获得终身学习的能 力。因此,终身学 习的能力是信息素 质教育的目标。
标准二:
学生应具备高效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具体指标包括: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以获取所需信息;构 建与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利用联机检索终端或亲自使用一组方法检索所需信息;必要时改进检索策略;获取、记 录、管理信息与信息源。
标准三:
学生应能客观、审慎地评价信息与信息源,并将其纳入信息库与评价系统。具体指标包括:具有从获取信息中提炼 信息主题的能力;为评估信息与信息源形成最初的标准;复合主题概念以形成新的概念;能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比较 而确定信息的增加值;能确定新的知识对个人的价值体系的影响,并使其融入个人的价值体系中;能通过与个人、 领域专家及其他人员的交流,对信息的理解与解释的有效性加以判断;决定是否有必要修订初始的查询。
思考题
1. 信息素养的要素有哪些?
2. 信息素养教育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3. 写出《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能力标准》
中有关信息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指标内容
●维度四: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信息及其信息源,并且把选择的信息融入 自身的知识体系中,重建新的知识结构。 ●维度五: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组织与交流信息。 ●维度六: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作为个人或群体的一员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来完成一个具 体的任务。 ●维度七: 具备信息素质的学生了解与信息检索、利用相关的法律、伦理和社会经济问题 ,能够合理、合法地检索和利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