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

6 返回
2.颈椎牵引参数设臵及其调节
⑴颈椎牵引的角度 是指牵引作用力的方向,即沿身体纵轴 的牵引力与垂(足)锤之间的夹角。 选择的关键是将牵引的最大应力更好地 集中在病变部位。 在临床上可选择的牵引角度为前屈位、 中立位和后伸位等,可根据患者牵引时的舒 适度进行选择。
图7-1B
7 返回
1)前屈位颈椎牵引 颈椎前屈10°~30°可 使颈椎间隙显著增宽。 前屈位颈椎牵引更接近 日常生理运动范围,临床应 用最广泛。 临床可根据颈椎病的分 型和颈椎X线片表现来决定 牵引角度。 神经根型效果最好 (20°-30°)。
11 返回
⑶颈椎牵引时间ຫໍສະໝຸດ 1.牵引时间为10~30min 最佳的牵引时间是15~20min。 2.牵引频率及疗程 门诊患者一般牵引1次/d,住院患者牵引可2次/d。 10次为一疗程,直到症状体征消失,一般需要 2个疗程。
12 返回
3.坐位重锤牵引的临床应用
⑴适合于各型颈椎病。 ⑵椎动脉型、交感型颈椎病的急性发作期以及神经
根型颈椎病的急性神经根水肿期暂缓牵引。 ⑶脊髓型颈椎病有硬膜囊受压时谨慎牵引,如有脊 髓严重受压时则禁忌牵引。 ⑷治疗1周症状无改善需重新评估调整治疗参数。 ⑸过长疗程或常年在家自行牵引有可能导致颈椎关 节不稳。
13 返回
㈡卧位牵引操作程序
1.床头牵引 指利用枕颌套通过床头滑轮直接悬挂重量进行牵\] 引的方法。 肌肉易放松、较小的牵引重量就可克服肌肉张 力,达到牵引目的。 一般在医院或病房进行。 2.床上斜面自重牵引 指利用自身体重作为对抗牵引重量达到治疗目的 的方法,可在医院或家里进行。
1.体位 ⑴取坐位,根据目 的和要求不同,有2种坐 姿: ①颈椎中立位和前 屈位的牵引(图7-3)。
图7-3颈椎前屈位牵引
4 返回
②中立位或后伸位牵引 (图7-4)。
图7-4颈椎前屈位牵引
返回
5
⑵固定枕颌牵引套: 用枕颌套托住下颌和枕部, 枕颌套两侧向上延伸分别与 横弓相连,横弓顶部系绳索 通过滑轮装臵连接重锤,使 颈部产生纵向的牵伸。 横弓可以预防或减轻枕颌 套对颜面及颞部皮肤、血管 和神经的压迫。 枕颌套的松紧度调节以患 者舒适为准。
②缺点是不方便,需在病房里进行。
17 返回
⒉床上斜面自重牵引牵引参数
⑴体位
取仰卧位 患者头部垫l0cm高的硬枕,使颈椎前屈。固定枕 颌牵引套并使两侧延长绳固定于床头,借助患者身体 重量的下移趋势进行牵引。
返回 18
⑵牵引时间及疗程 1.牵引时间在10~30min以内,初始治疗5~ 10min,以后根据患者的治疗反应调整牵 引时间; 2.1~2次/d,10次为一个疗程,可牵引1~2 个疗程; 3.症状缓解后,再巩固3~5d(牵引治 疗)。
图7-6颈椎前屈位牵引
返回
21
方法
• 通过枕颌牵引带进行
22
• 将牵引带上方的吊带 通过绳索、滑轮与 电机相连以牵拉患者 的颈椎
23
需要调节的因素
• 角度 • 时间 • 重量
24
牵引角度
• 一般认为采用颈椎前屈10~30°可使颈椎 后部间隙显著扩大 • 垂直(0°)牵引时最大应力作用于颈椎上 段。
• 前屈20~30°时牵引可使第6,7颈椎间隙增 大最明显。
25
牵引角度
• 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的颈椎病类型和颈椎X光片 来决定牵引角度: – 椎动脉型前屈小于5度; – 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前屈20~30度; – 颈型前屈小于20度;
14 返回
1.床上重锤持续牵引参数设臵及调节
⑴体位 取仰卧位,患者颈椎前屈20°~30°; 固定好枕颌牵引套,枕颌牵引套两侧延长绳 通过固定于床头的滑轮与牵引重锤相连,利用枕 头调整牵引角度,使颈部保持在正常生理弧度或 自然、舒适的前屈位下作持续或连续牵引。
15 返回
⑵牵引重量和时间
①持续牵引重量为体重的5%~10%,每次 20~30min,1~2次/d。维持牵引一段时间后根据 患者的治疗反应适当调整牵引重量。
(图7-3颈椎前屈位牵引)
8 返回
2)中立位(垂直位)颈椎牵
引 。 中立位(前屈0°~5°)牵引可 使颈部肌肉获得较好的放松,使颈 椎生理弧度逐渐消失、变直,使扭 曲的椎动脉舒展、伸直、血液通 畅,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 可以避免因脊柱前屈或后伸运 动导致脊髓与椎管的异常摩擦。 常用于椎动脉型和脊髓型颈椎 病。
②持久牵引重量从2~3kg开始,逐渐增加至 为4~5kg。牵引时间为6h/d以上,每2小时需休息 10~15min。牵引治疗2-3天或症状缓解后,可逐 渐减少重量至2~3kg并缩短牵引时间。对重症或 疑有颈椎脱位者课持续牵引达24h。
16 返回
⑶临床应用
①优点:牵引角度容易调整,患者位臵稳定, 不容易发生异常运动。 适用于年老体弱、眩晕和病情较重者以及不 习惯坐位牵引者,特别是对颈椎病合并急性损伤 或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图7-4颈椎中立位牵引
9 返回
3)后伸位颈椎牵引: 后伸位(5°~10°) 牵引可以防止寰椎向前 滑动,加强寰枢关节的 稳定性。 主要应用于寰枢关 节半脱位和颈椎生理屈 度变直或反弓状态的颈 椎病。
图7-5颈椎后伸位牵引
返回
10
⑵颈椎牵引重量
1.相当于正常成年人(总)体重的10%,年老体弱 者为体重的5%。 2.首次牵引从3~6kg开始,牵引最大重量不得超 过20kg。 3.颈椎牵引力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上应根据 患者个体差异和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牵引重量。
颈椎牵引
.
1 返回
一、颈椎牵引作用
⒈增大椎间隙 ⒉牵伸挛缩组织 ⒊纠正椎间小关节紊乱,恢复脊柱正常排序 ⒋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⒌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2 返回
二、颈椎牵引方法
㈠坐位重锤牵引 ㈡卧位重锤牵引 ㈢卧位斜面自重牵引 ㈣电动牵引 ㈤简易家庭颈椎牵引疗法
3 返回
㈠坐位重锤牵引操作程序
返回 19
⑶临床应用
1.睡前停止牵引,以保证患者睡眠充分。
2.可以在家中进行,但是患者必须经过治疗师指 导并掌握了牵引技术,了解注意事项,方可自 行牵引。 3.牵引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出现异常情况应重新 评估。
返回 20
㈢ 电动颈椎牵引
由电动牵引装臵提供 颈椎牵引动力。 可作持续牵引和间歇 牵引,根据个体差异可进 行不同重量和时间的多种 组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