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面向普通高校本、专科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程,课程共计32学时,2学分。
课程资源配备有在线视频、习题库、习题讲解等内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维护技巧,为后续专业类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课程概述
《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课程建设能充分体现出信息经济时代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颖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学科服务性,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后续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使他们在各自的专业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增强利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
《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作为“1+X”中新生入学的第“1”门课,能提高在校生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综合技能与创新再学习能力,为各学科专业创新学习与建设服务,也为计算机基础“X”后续系列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授课目标
《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有三层教学目标:了解、掌握和运用。
第一层:了解,要求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发展现状、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等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层:掌握,要求学生在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计算机及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会进行数值和编码的转换。
第三层:应用,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到的计算机软件来解决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课程大纲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史、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 计算机的数据表示:如何读懂0和1?
计算机基础知识单元测试
第一章电脑组装配置作业
第二章windows 7操作系统
2.1桌面操作
2.2 文件夹操作
第二章练习讲解视频
操作系统单元测试
第二章操作系统单元作业
第三章word2010文字处理
3.1 格式设置
3.2 表格和邮件合并
3.3 长文档排版
3.4 图文混排
3.5 综合练习
难点1 边框和底纹:不信你看不见
难点2 样式和目录:长文档编辑必备
难点3 页眉和页码:我们都一样VS我们不一样难点4 邮件合并:千人通知单一次搞定
word文档排版单元测试
第三章word文档排版综合练习作业
第四章Excel电子表格
4.1 excel表格编辑和格式化
4.2 excel公式和函数
4.3 excel 图表和数据分析
4.4 excel综合练习
难点1 IF函数和IF的嵌套
难点2 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
难点3 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难点4 分类汇总和数据透视表
excel表格单元测试
第四章Excel综合练习作业
第五章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
5.1 演示文稿的创建和美化
5.2 演示文稿母版、超链接、放映方式的设置5.3 相册的制作
5.4 综合练习
综合演示1:PPT基本操作
综合演示2:PPT高级操作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powerpoint综合练习
第六章计算机网络
6.1 信息高速公路之起点:网线
6.2 信息高速公路之车牌:IP
6.3 信息高速公路之加速器:路由器
6.4 信息高速公路之标识:协议
知识点专题1:认识计算机网络
知识点专题2:组建局域网
知识点专题3:协议配置
知识点专题4:internet和网络安全
翻转校园课堂练习题目讲解
第六章单元测试
office高级应用
知识点专题1:Word综合应用实例
知识点专题2:Excel综合应用实例
知识点专题3:Powerpoint综合应用实例
预备知识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学时)
实践一:分别制作计算机硬件一览表和计算机软件分类表。
(0.5学时)
要求:熟悉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组成。
实践二:为自身设计一台计算机配置方案。
(0.5学时)
要求:熟悉计算机系统组成及正确、合理的配置。
(二)计算机操作系统(1学时)
实践一:应用软件的安装、使用、卸载及计算机的维护(0.5学时)
要求:熟悉软件的安装及卸载以及杀毒软件的应用。
实践二:Windows的基本操作(0.5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文件及文件夹的管理、维护,桌面、窗口及对话框的设置与使用。
(三)Word 2010文字处理(5学时)
实践一:对文档进行字符、段落格式设置(1.5学时)
要求:掌握word字体、段落格式的设置以及查找、替换、中文版式的使用。
实践二: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精美公司年会邀请函(1.5学时)
要求:掌握图文混排、邮件合并、制作表格、SmartArt的使用。
实践三:将论文进行排版,并制作目录(2学时)
要求:掌握页面设置、样式、分隔符、页眉页脚、目录、脚注、尾注的使用。
(四)Excel电子表格(4学时)
实践一:创建“学生资料册”工作薄,并进行相应的格式设置(1.5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工作表的创建、美化、管理等操作。
实践二:对“学生资料册”中的数据进行求和、平均分、排序、查找等操作(1.5学时)
要求:掌握单元格的引用、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等。
实践三:对“学生资料册”中的数据创建图表,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1学时)
要求:掌握图表的创建,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表的相关操作。
(五)PowerPoint 2010演示软件(3学时)
实践一:制作一份个人简历(1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ppt创建,插入对象以及对象的美化操作。
实践二:对个人简历进行动画、切换、链接设置及主题效果的设计(1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ppt主题的应用,动画、切换以及链接的使用。
实践三:制作相册(1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Smartart图形,插入音频、分节、放映、打包以及打印的使用。
(六)计算机网络(1学时)
实践一:用6台计算机和1台交换机组建虚拟局域网(0.5学时)
要求:掌握拓扑结构、协议配置、IP地址分类以及资源共享等内容。
实践二:在网上搜索资料,并下载发送到邮箱(0.5学时)
要求:掌握邮箱、下载工具、IE浏览器、压缩及解压缩的使用。
参考资料
1.《信息与网络技术基础项目化教程》——科学出版社。
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