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编制与原则
8、填空题要求考生填的空一般是关键性的内容或文字 ,若用符号、数字等应有所提示。一道填空题中可以有 几个空位,但不能过多; 9、填空题和简答题在一大题中混用,效果比各自单用 要理想些;
10、填空题应避免直接使用从教科书原文中去掉某些文 字而安排空位的方法。
开放性试题评价标准
所谓开放性试题是指在答案的回答方向上具有多元化的 特点,甚至无标准答案,是要学生能从试题本身的角度 出发,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作出言之有据、言之有物的 分析,均视为正确的一种无严格界定方向的题目。
6、在命制试题的同时,还要写出试题答案及评分参考。 评分参考应规定每一问题的分值,在评分过程中应坚持 同样的评分方法。若试题解答并未包括全部解法(如计 算题的多种解法),而考生的解答可能不在拟定的答案 之内,最好注明其它合理答案也应给分,或注明合理的 评分细则;
7、为方便考生解答试题,要编写好试题的指导语,对 每一道试题有什么不同的要求都应当有所説明,防止考 生误解而影响成绩;
4、每道题一般占分比例较大时,评卷中容易产生评分误 差,以至影响考试信度。因而可以采取一道大题中又分 成若干小题,小题之间所用的条件互有联系,但小题的 解题过程即可独立也可以相联系,尽量不因前面小题的 错误影响后面小题的作答。评分也不要“株连”,从而 方便评分及减少误差;
5、要注意试题解答的长度与复杂性。使试题的复杂程度 和难度有一定的梯度,有难有易;
开放性试题不一位同于传统的试题,不追求答案的唯一 性,也不一味追求答案的结果,更追求答案的多样性和 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思路,在解题中需要给出解题的具体 设想,但不一定必须得到明确的结论。这些题目明显有 别于以往那些具有唯一正确答案、甚至唯一解题方法的 封闭性试题。 二、开放性试题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回答方向的多元化甚至是无标准答案。 1、思维的开放性而非收敛性 2、思维的前瞻性而非滞后性 3、以能力立意而非以知识立意 4、关注方法和过程而非结果
2、PTA量表法评价
PTA量表法又可以称为“基本要素特征分析法”, 它是一种用来评价学生任何一种表现或者若干综 合表现的评分方法。 PTA量表法由美国教师沃尔弗德和安迪生等倡导, 在美国用于全国范围考试,已流行几十年,是一 种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 其中增减法是PTA常用的评价方法
现行:进行分层次评价
1、 SOLO分类评价法: 指可观察到的学习结果的结构,是一种以 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
侧重于思维能力评价 质性评价提供了层次性的结构模型
该空调外机已安装多年,请详细 分析空调外机掉下来的原因。
问题焦点
• 支架被腐蚀
层次 前结构层次 (无结构)
具体表现
举例说明
1、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候教师不能清晰地 辨别学生回答的SOLO水平,因此也不能准 确判断学生的反应水平。 2、SOLO分类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评价理 论,对评价执行者的要求较高。教师在进 行教学评价之前,必须对SOLO分类理论有 一个清晰、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否则评价 的结果就缺乏说服力,对教学实践的意义 也会减弱。
⑤开放度不宜过强,防止给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
开放性更符合新课程发展性评价理念,在新课程的学业 成绩评价中应大力加以提倡。
但是以往的开放式试题在评分上带有比较明显的主观随意 性,这一问题不解决,开放性试题就难以进入学业成绩评 价、特别是高利害和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评价之中,所以要 进行分层评价。
二、为什么要进行分层评价
试题的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一、试题构成的要素
不论什么类型的试题,归纳起来,皆由立意、情景、设 问和答案与评分参考四个要素构成。
(一)立意 立意要反映考查目的,是试题的核心和主题。包括知识与 能力。对立意的具体要求是: 1、立意要正确实现考试目的,体的考查目标应独立、完整;
设问是试题的呈现形式,关系着立意实现的程度。对设问 的具体要求是:
1、围绕立意、根据情境选编设问; 2、设问针对重点内容并涵盖其他内容; 3、设问方式新颖、巧妙、灵活; 4、设问语言准确、简洁、通俗; (四)答案与评分参考 答案与评分参考是试题构成的重要部分,没有答案与评分 参考不能称其为完整的试题 1、选择题答案要唯一,具有排他性; 2、答案与评分参考的关系要一致;
(三)公平性原则 试题的公平性原则是指考查的内容,试题选取的素材、 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要考虑到全体学生,防止偏异。避 免因种族、民族、地域、风俗、性别等社会各部门、行 业间的差异引起的不公正的结果。
(四)规范性原则 主要指试题表述要科学、严谨,应使用语法规范的语言 。要使用国家规定的专业术语和计量单位。图、表要清 晰、准确、规范,指导语言要明确、简洁、合理。
曾经:
1、评价的随意性 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没有统一的 评分标准,因此在评价开放性试题时常常 与评价者的喜好、经验等因素有关。
不能客观地反应学习者的真实水平
2、无区分度
在评价上难以拉开学生的差距,达不到考 查的目的,失去了考查的初衷。
这一问题不解决: 开放性问题就难以进入学业成绩评价, 特别是大规模的学业成绩评价之中。
三、试题编制的基本要求 (二)非选择题
1、要测量考生哪方面的能力,要求考生在解答这道试题 时应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
2、要使每一个考生都能明确试题所提出的问题,不要因 题意模糊或用词不当而影响考生回答问题,从而影响测 量目的的实现; 3、为了更好地达到能测量考生各种能力的目的,在编制 试题时最好不要照抄书本上的例子和材料。应当使用新 材料或经过改造的编排方式。以便使主观性试题能更好 地评价考生使用资料的能力;
没有真正理解问题,或者与所 问的问题完全不相关
空调外机太重了
“支架被酸雨腐蚀的” 或“支架生锈了” 支架铁,生锈腐蚀,支 架不牢固;
只是用了所给问题涉及的某一 单点结构层次 个相关信息 ,或只找到了一个 解决问题的思路 找到多个解决问题的思路,能 多点结构层次 联系多个孤立事件 联想问题的多个要点,并能将 这多个要点联系起来,整合成一 关联结构层次 个连贯一致的整体,说明学生 真正理解了这个问题 从原理的高度分析问题,而且 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 抽象拓展层次 意义得到拓展。它是教学目标 预料之外的
可能支架主要成分是铁。 铁是活泼金属,容易生锈, 在这样长期的作用下,使 支架的承受力逐渐变小, 导致空调外机坠落
优点:
它不是把学习结果划分为对和错两类, 而是指向不同思维层次水平的评价, 它不仅能反映学习者学习的“量”,更 能反映学习的“质” 即学习者对学习 任务反应的思维水平。
SOLO分类理论的局限
开放性试题的分类
依据一:开放式试题依据题目条件、过程和结论的不确 定情况,可分为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三种典 型类型的试题。
依据二:以试题的形式作为分类的准则,可以分为操作型 开放题、表现型开放题、论文型开放题和问题解决型开放 题。
三、开放性试题的评价体系
①试题的设计要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里,要 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使学生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因此,一套开放性试题应该考 查到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②试题要求科学、规范、立意新颖、设问的角度和方式科学 、可信和灵活。 ③题目设计体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考察,并能 使学生的思维能发挥的更好。鼓励学生有创见地答题。 ④考查主要的、重要的、较高层次的学科能力。难度合理, 有一定的区分度。由于开放式试题没有标准答案,回答的方 向可以多方面的。因此,其区分度不应过于严谨。而是根据 实际情况适当地调整。
3、立意要突出重点,考查目标要有层次和相关性。
(二)情境 情境是实现立意的材料和介质。关系着立意的表达程度。 在试题中对情境设置的要求是: 1、服从立意,根据立意的要求剪裁、选择有关知识内容、 尽量避免无用信息; 2、根据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设计情境 3、情境科学、可信 4、情境新颖,有相当的信息量和一定的深度。 (三)设问
1、酸对鱼的食物数量多少的影响。 2、酸会对鱼卵或幼鱼的影响; 3、由于降水量、废气排放量导致pH波动对鱼 的影响; 4、由于酸与石灰岩反应产物对鱼的影响 学生考虑到以上4个方面的给6分; 考虑到3个方面的给5分; 考虑到2个方面的给4分; 考虑到1个方面的给2分。
简单来说,就是可把某种行为表现, 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对这些要素作出评价
3、评分参考的要求。 主观题评分参考要鼓励考生有创见地答题;评分细则可 操作性强,易于控制评分误差。 二、试题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试题的内容不发生知识性错误是保证测量科学的前提, 一般通过由各方专家组成的命题组以及严格的试题审定 程序,来保证中(高)试题不出现科学性问题。
(二)准确性原则 试题的准确性主要指试题内容与学科测量目标的一致性问 题。具体説中(高)考试题必须遵循《考试大纲》和《考 试説明》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命题。试题内容应是考试内容 的合理样本。较完整考查学科的重点知识和能力要求,才 能保证测量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