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蔗制糖装置自动控制解决方案

甘蔗制糖装置自动控制解决方案

甘蔗制糖装置自动控制解决方案
一、前言
食糖是天然甜味剂,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是饮料、糖果、制药等含糖食品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我国作为重要的食糖生产国和消费国,糖料种植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次于粮食、油料、棉花,居第四位。

中控作为国内领先的自动化设备供应商,能够很好的满足甘蔗制糖行业各个工段的监控要求,有效提高制糖企业的生产效率与竞争力。

二、工艺流程简介
总体来看,甘蔗制糖的基本步骤分为:原料→提汁→澄清→蒸发→煮糖与结晶→分蜜→干燥→筛分→包装→贮藏。

三、控制方案
3.1 提汁
从甘蔗中提取蔗汁主要有压榨法与渗出法两种。

在压榨法提汁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蔗料的平衡输送和均衡压榨,需要自动调节的项目
包括:
输蔗带速度调节
根据第1座高位槽的料位高度,自动调节三级输蔗带速度,杜绝空槽或涨槽的现象。


台输蔗带的速度将按随动的原理协调调节,保持进蔗量的均衡。

压榨机转数自动调节
压榨机列的自动调节是靠保持各高位槽稳定料位来实现,第1座压榨机根据榨量要求保持某一固定转速,由三级带的调速维持高位槽的料位稳定,保证均衡进榨。

2-6座压榨机是靠自身的瞬时调速来稳定各自高位槽的料位,从而保证通过各榨机的蔗层厚度均匀,达到高榨、高抽出、低负荷的目的。

渗透水比例调节


S U
P C
O N
根据压榨量及合理的渗透比,调节清水泵出口阀门开度,调节清水流量,使渗透水保持在最佳值。

清水箱、混汁箱水位调节
分别以调节热水阀的开度,保持清水箱水位;调节混汁泵出口流量来保持混汁箱的液位。

清水箱水温自动调节
调节进入清水箱的冷水阀门开度,调节清水箱内水温,基本保持要求的温度。

混合汁液位-流量控制
自动根据汁池的液位变化自动调节流量,以保证汁池的液位不至于满溢或抽空。

设置完善的连锁保护系统
各级输蔗带、齿耙机、榨机列连锁关停,保证任何一台设备在任何情况下停机时,前面的齿耙机和输蔗带立即随停。

渗出法的控制要点与策略: 渗出汁pH 值的控制
在渗出过程中,为了防止糖分的转化,一般要把渗出汁的pH 值调整在6.0~6.5范围。

系统根据输蔗机的蔗量负荷比例控制加灰量,以维持渗出汁的pH 值在合适范围。

渗出汁温度控制
通过调节蒸汽阀门实现对渗出汁温度的控制 渗透水量控制
依据输蔗量,按比例对渗透水注加量的阀门进行调节。

3.2 澄清
控制要点与策略: 预加灰控制系统
¾ pH 值控制:即按预灰桶出口糖汁的pH 值控制加灰量 ¾ 预灰比值调节系统:按糖汁流量控制加入石灰乳量 主加灰自动控制系统
¾ 配比自动控制:将预灰过程同主灰过程放在一起考虑,即设计一套公用的配比
调节系统。

¾ 石灰乳浓度的测量


S U
P C
O N
蔗汁加热中和控制系统
¾ 蔗汁加热的温度控制:通过调节蒸汽阀门开度控制加热量
¾ 蔗汁的pH 值控制:通过控制加入糖汁中的SO 2气体量(或磷酸量)或者控制加
入糖汁中的石灰乳量来达到调节糖汁pH 值的目的。

¾ 中和过程纯度提高率、色值和过程速度三目标的最优化控制 一碳饱充
¾ I 罐按比例控制,II 罐按pH 值控制; ¾ II 罐出口糖汁pH 值控制
¾ pH 值串级调节系统:I 罐按pH 值控制,并且I 罐出口的pH 值作为副参数、
II 罐出口pH 值作为主参数,串级调节二氧化碳阀门开度,使II 罐出口糖汁碱度满足工艺要求
二碳饱充
¾ 以二碳罐糖汁出口pH 值控制饱充过程 ¾ 考虑钙盐含量的pH 控制系统
¾ 饱充罐入口、出口糖汁pH 值串级调节
¾ 根据糖汁的电导率控制二碳饱充过程
3.3 蒸发
控制要点:
热水平衡箱液位
糖浆平衡箱液位 稀汁罐液位控制
三效汁汽压力控制,四、五效汁汽压力及真空控制 进蒸发罐稀汁流量
一、二、三、四、五效蒸发罐液位控制 五效糖浆浓度控制 蒸发时间控制


S U P C
O N
3.4 煮炼
图1 结晶流程图
工艺控制要点及策略:
真空度、蒸汽压力、入料浓度和温度协调稳定控制
在煮炼过程中,真空度、蒸汽压力、入料浓度和温度这四个技术条件,自始至终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在整个煮炼过程中,需要稳定控制好真空度、蒸汽压力、入料浓度和温度,使水份蒸发与蔗糖沉积这两个速度平衡。

糖膏的对流控制
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在煮中的糖膏有良好的对流,是煮好一罐糖的先决条件。

糖膏煮制
过程中对流的状况变化很大,有时十分缓慢,甚至接近停顿不流动。

在煮制低级糖膏时较多
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它的纯度低,要在高浓度下蔗糖才能析出,这样就可能把糖膏“煮硬”。

在这种情况下,较好的处理办法是使用平衡水,即抽入适量的热水,平衡糖膏水分的蒸发速度,避免母液过浓而妨碍糖膏的对流。

过饱和度的控制
煮糖操作的首要要求,就是要控制好在煮中的糖膏保持最适合的过饱和度,务使糖膏自始至终保持在安全养晶区内进行煮炼。

为此,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煮糖仪器,提供煮炼过程的参数,目前还主要依靠煮糖人员通过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来进行操作。

从起晶到卸糖一般控制在1.1~1.3的过饱和度范围内进行,通过调节加料和加热蒸汽量控制所需的过饱和度,方便地进行起晶、养晶操作。



S U
P C
O N
入料温度的控制
如果入料温度低于罐内糖膏温度,会使罐内糖膏温度突然下降,过饱和度突然升高,这一瞬间会产生伪晶;但入料温度也不宜过高,以免原料一入罐就迅速自蒸发,产生微细液滴向上剧烈跳动,随着汁汽带入冷凝器,造成走糖。

入料的温度控制在比罐内糖膏沸点高约5度为宜。

入料浓度控制
无论采取间歇入料或是连续入料方式,都不要采用大稀大浓的养晶操作,过浓会促使晶体与晶体间发生剧烈摩擦,从而破坏晶体面的完整性、清洁度和闪光度,过稀则不但会影响糖膏的紧结度,而且会导致产生粘晶、伪晶、微晶。

卸糖浓度控制
卸糖浓度控制在90~91折光纯度为宜。

3.5干燥
热空气温度控制系统
干燥器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 干燥控制系统
以干燥器出口湿空气温度来间接表征绵糖含水量作为主参数,糖量作为副参数,构建串
级控制系统,最终通过调节热空气阀门开度进行控制。

四、结束语
中控基于Web技术的网络化控制系统-WebField,它的主要特点是突破了传统控制系统
的层次模型,实现了多种总线兼容和异构系统综合集成,具有高度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开放性,十分适合于甘蔗制糖的监视与控制。

WebField系列的DCS系统在包括广西东糖集团、广西柳兴制糖有限公司、云南凤庆糖厂、云南思茅糖厂、云南德宏英茂糖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制糖企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S U
P C
O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