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以概念精确、法理精深、立法技术高超、法律体系完备而著称,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和时代特色,推动了大陆法系的现代发展,成为继法国法之后大陆法系的又一分支。
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一系列规模宏大、规范详尽的成文法典,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立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队徽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国旗及国徽。
中心的黑头鹰其实是国徽图案的转化。
雄鹰图案的渊源可追溯到12 世纪曾经统治过普鲁士、后成为德国王室的霍亨索伦家族。
自古以来,德国人对雄鹰的崇敬都是虔诚而深沉的。
早在古罗马时代,雄鹰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的上帝的象征,它保护着上帝的子孙和信徒不受侵害。
上帝把自己比作雄鹰,谁相信它,谁就可以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不断获得新的生命活力。
同时它又是太阳之鸟,它的锐眼能经受住太阳神的照射。
在封建王朝时代,雄鹰是皇权的象征,帝王们希望以此使皇位永固。
以雄鹰入图,早在九世纪就已经出现。
据说,该图案是由法兰克国王查理一世的军队从罗马帝国传人德国的。
千百年来,对德国人民来说,雄鹰始终被看作是一只圣洁的神鸟,人们相信它会给德国带来幸福、恩宠和力量。
下方的黑、红、黄三色是国旗的颜色。
这是德国传统的颜色,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一世纪的罗马帝国,当时的士兵就穿着这三色战衣。
后来德国的各个朝代均沿袭了下来。
队徽上方三颗星代表德国队曾三获世界杯冠军。
大家分享一点小发现,上周我听同学们讲了法国法,这周我们又讲德国法,而法国和德国这两个国家足球都是很强大滴,稍稍熟悉足球的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习惯叫法国足球队为“高卢雄鸡”,德国足球队为“德意志战车”,那么大家知道这两个名称的由来吗?罗马帝国把今天法国这个地方叫做高卢(Gallia),把高卢人叫做Gallus,而Gallus在拉丁语里的另一个意思是公鸡。
中世纪前期无人作如此联系。
大约14世纪后这种联系才普遍起来。
法国人也逐渐接受了雄鸡这一代表形像。
但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雄鸡才正式成为法国的象征。
法国大革命和七月王朝时期,雄鸡取代了王权的标志---百合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旗上有雄鸡形像,是当时法国人民革命意识的象征。
尽管雄鸡具有警惕、勇敢的品质,但是拿破仑皇帝更喜欢用雄鹰作为法国的标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雄鸡被当作法兰西民族抵抗普鲁士入侵的象征。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高卢雄鸡被当作法国足球队和橄榄球队的标志,由此使得高卢雄鸡举世闻名。
有关德国的一切,都可以被我们国人称为“战车”,这主要还是由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决定的。
他们意志坚强,严谨求实,团结一致,而且对待任何问题都非常严肃,一丝不苟,因此经常可以获得压倒性的胜利,让对手喘不过气,这就给人一种“战车”的感觉。
具体为什么不叫别的而是叫战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历史上德国的坦克装甲部队相当有战斗力,是德军的主力精锐部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德军,甚至是德国。
在二战中德国的坦克等装甲战车性能世界第一,击败众多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精锐部队,一举成名!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至今,德国的地面工业依旧十分发达,如奔驰宝马品牌.再者,战车前进时顽强,威猛,永不服输的气势符合德国人的民族性格。
德国足球总是用整体战胜个体,用战术压倒技术,用谋略出奇制胜。
应该说德国足球已经很全面立体的体现出德国精神,而提到德国精神,我们一定会想到这样几个关键词:关注、严谨求实、一丝不苟,不仅是德国足球,德国的法律也体现出了这样生动的德国精神,它们概念精确、法理精深、立法技术高超、法律体系完备。
而其中的德国宪法,更把德国精神和德国法律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第一阶段:(一)1848年法兰克福宪法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后,德意志邦联国民议会在法兰克福召开了制宪会议,以微弱但多数通过了法兰克福宪法。
但是,由于受到各邦议会的抵制,这部宪法最终流产,未获施行。
(二)1850年普鲁士王国宪法1850年在德国革命形势的压力之下,普鲁士国王颁布了钦定宪法。
该宪法共9章119条,规定施行君主立宪制,“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拥有广泛权力,包括宣战的权力、决定国会的召开和解散的权力、法律提案权和对国会两院通过的法律的否决权,内阁大臣对国王负责而不是国会负责;国会实行两院制等。
该宪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宪法的一些特点,但其实质是以维护普鲁士国王的绝对权威为核心,同时加强了军国主义的势力。
(三)1867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1866年普鲁士在普奥战争中胜利,成功地将奥地利排挤出德意志邦联,巩固了其在德意志北部和中部的霸主地位。
同年,以普鲁士为主导的“北德意志联邦”成立,次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诞生。
该宪法承袭了1850年普鲁士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并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制定提供了蓝本。
第二阶段——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宣告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为德意志帝国皇帝。
帝国成立后,对1867年《北德意志联邦宪法》稍加修改,提交给新选举产生的德意志帝国议会,1871年4月16日,新宪法通过。
1871年宪法全文共14章78条。
其主要特点如下:1.宪法规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
但与其他联邦国家相比,帝国中央明显享有更多的高度集中的权力。
2.宪法确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体,但实际上权力集中在皇帝和首相手中,议会不过是粉饰门面的机构。
宪法规定世袭皇帝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最高行政首脑。
3.宪法确立了普鲁士邦在整个帝国中的领导地位。
4.国家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推行普鲁士的军国主义。
评价:正面评价:1871年宪法作为德国第一部得到真正实施的、统一的资产阶级宪法,对促进和巩固国家统一,发展生产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负面评价:1871年宪法是混杂着封建残余,具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资产阶级宪法。
第三阶段——《魏玛宪法》魏玛宪法颁布时间:1919年8月11日序言——德意志国民团结其种族,一德一心共期改造邦家,永存于自由正义之境,维持国内国外之和平,促进社会进化,爰制兹宪法。
第一编联邦之组织及其职责第一章-联邦及各邦第二章-联邦国会第三章-联邦大总统及联邦政府第四章-联邦参政会第五章-联邦立法第六章-联邦行政第七章-司法第二编德国人民之基本权利及基本义务第一章-个人第二章-共同生活第三章-宗教及宗教团体第四章-教育及学校第五章经济生活(过渡规定及终结规定)这部宪法共2篇181条,基本内容如下:1.宪法确立了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赋予联邦中央以极大权限,消弱了普鲁士对各邦的霸主地位。
2.宪法规定国家管理形式为总统制共和国,赋予总统广泛权力。
总统是国家元首,由直接选举产生。
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可以代表国家,统帅军队,提前召开和解散国会。
3.此宪法对公民权利作了极为详尽的规定。
它几乎罗列了历来资产阶级宪法和权利宣言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如公民有工作权、休息权等。
4.将“经济生活”列为专章,并规定了许多社会化原则和措施。
评价:魏玛宪法反映了资产阶级宪法的现代发展,它不仅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宪政原则的确立和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为其他各国现代宪政原则的确立和宪法制定提供了模式和范例。
纳粹德国根本法评价第四阶段——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部德国先后适用了苏、美、英、法四国《联合声明》,《泼茨坦协定》,美、英、法三国《占领法规》和《基本法》等规范国家政治、经济基本制度的根本法。
【一】军事占领和管制时期的根本法1.苏、美、英、法四国《联合声明》签订于1945年6月5日。
它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和管制,德国被划分为四占领区,即东区(苏占区)、西北区(英占区)、西南区(美占区)、西区(法占区)。
2.《泼茨坦协定》于1945年8月由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签署。
该协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条约,而且在1949年《基本法》产生前对德国有根本法的作用。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二】联邦德国基本法《泼茨坦协定》颁布后,美、英、法三国为了把德国建成他们理想中的资本主义国家,于1947年底召开伦敦会议,决定率先在德国西部占领区筹建西德国家。
1948年9月,由“协商会议”负责起草制定西部德国的国家根本法。
1949年5月8日根本法予以通过,5月23日美、英、法三国军事长官正式批准使之生效。
这样,在西部德国地区产生了一部体例完整并具有单一国内法性质的宪法性文件——《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该法后经多次修订,一直使用至今。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与《魏玛宪法》相比所具有的发展和变化1.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以更大篇幅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保障和平问题作了规定。
2.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联邦总统的权力,大大加强了联邦总理的地位。
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首次对政党的权利义务做出宪法规定。
4.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确认了限制国家主权、承认国际法的法律效力优于国内法的原则。
5.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设立联邦宪法法院,并规定了违宪审查制度,稳定社会秩序,铲除法西斯统治的消极影响,推进联邦德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评价:尽管《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带有明显的“临时过渡”性,但半个世纪以来,它在联邦德国事实上起到了宪法的作用。
总而言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过渡时期相当于宪法地位的法律,是目前德国的根本大法。
新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西部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英、法三国和联邦德国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1955年西部德国占领军改称盟军,占领军高级官员改任外交大使。
同年5月,“占领法规”正式宣布废除,从此,联邦德国完全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德国西部地区所适应的根本法也只有《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
修改:自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实施以来,随着德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乃至欧洲和世界政治格局的不断变化,《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进行必要的修改已经显得越发迫切。
到目前为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已经被修改了三十多次,例如:954年在联邦立法权中增加了国防事务的内容。
后续影响:1990年8月31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统一,前者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加入后者,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不复存在,自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的适用范围扩大到德国现在所有的州,即巴伐利亚、勃兰登堡等16个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