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土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哈尔滨至齐齐哈尔客运专线工程项目HQTJ-5标路基改良土填筑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审核:施工单位:中铁十三局集团哈齐客专项目部一分部日期:2009年12月目录1.编制依据 (1)2.适用范围 (1)3.施工准备 (1)3.1内业技术准备 (1)3.2外业技术准备 (1)4.施工工艺流程图 (1)4.1施工程序 (1)4.2工艺流程图 (2)5.施工工艺 (3)5.1验收下承层 (3)5.2测量放样 (3)5.3拌和 (3)5.4运输 (3)5.5摊铺 (4)5.6碾压 (4)5.7养生 (4)6.技术要求 (4)7.质量标准 (5)8.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 (7)9营运线内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8)9.1营业线机械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8)9.2营业线人员施工作业安全规定 (8)10.安全控制要点及措施 (9)11.环保要求 (10)路基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编制依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规范》《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2.适用范围适用于哈齐客运专线HQTJ-5标(DK218+000—DK256+680)高速铁路路基改良土施工。

3.施工准备3.1内业技术准备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2外业技术准备3.2.1试验数据采取施工前对需改良土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3.2.2改良土配合比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和采用何种外掺剂根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

4.施工工艺流程图4.1施工程序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

施工顺序为;施工准备→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整平→碾压→养生→检验验收。

4.2工艺流程图附图1:改良土填筑厂拌法施工工艺框图5.施工工艺5.1验收下承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

5.2测量放样5.2.1放线在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20m钉出边线。

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路堤段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30cm。

5.2.2画网格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按5m×6m用白灰画网格,以便现场施工人员指挥车辆按顺序倾倒填料。

5.2.3控制松铺厚度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30cm松铺厚度计算每个方格内的卸土车数,以控制填料的松铺厚度。

5.3拌和5.3.1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场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的土块。

标定计量设备,调整好出料口单位时间出料量,使进入拌和设备内的各种料符合配比要求;并且要特别关注正式拌和时,能否作到出料口单位时间出料量与标定时基本一致,有无出料口堵塞等不正常情况。

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和未消解石灰颗粒;并应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

在正式拌制改良土混合料之前,必须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并通过试验段的试拌、试铺总结的各种施工参数进一步合理的调整和确定厂拌工艺参数。

5.3.2改良土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控制方案是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不大时,在厂拌设备拌和时将水成雾状均匀地喷入改良土中拌和均匀;如土的天然含水量距最佳含水量差距较大时考虑在取土场分块灌水焖土。

如土料的天然含水量过大,事先进行适度的晾晒或加入适量的磨细生石灰对降低含水量效果较好。

5.4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

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覆盖,减少水分损失。

5.5摊铺5.5.1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

在填筑场地按照每车土方的数量及摊铺厚度,用白灰点控制自卸车倒土密度,同时埋桩挂线,标示松铺厚度;混合料摊铺完后,先用平地机初平和整形,再用压路机快速碾压l~2遍。

对于出现的坑洼应进行平整。

混合料应先初平,后精平,设专人及时铲除离析混合料,补以新混合料。

分层填筑压实厚度根据压实机具和试验段确定的方法进行,一般宜控制在20~28cm。

5.5.2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不宜中断。

当因故中断超过2h 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

5.5.3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

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

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

5.6碾压5.6.1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组合方式:静压1遍+弱振2遍+强振2遍+静压1遍。

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

压路机的行走速度为2.5km/h。

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

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

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

5.6.2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严禁有“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产生。

碾压结束之前,应用平地机终平一次,使其纵向顺适,符合设计要求。

5.7养生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使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

养生期间勿使改良土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应控制好交通,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期。

6.技术要求6.1 外掺料的种类标号、品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包装、运输和储存应保证不受潮变质。

掺料中不应含有草根、杂物。

6.2 施工前应根据设计配方现场取样做室内试验,确定改良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并按设计要求做强度试验,不满足要求应调整配方。

6.3 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室内试验配方配料,拌和至色泽均匀。

拌和方法宜采用集中拌和、路拌法或采用土壤稳定处理机拌和。

6.4 改良土的压实密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压实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在最优含水量+2%~-1%范围内。

两段接头的处理同一般路堤施工。

6.5 石灰改良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6.5.1 土料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8%、有机质含量应小于10%。

6.5.2 石灰撒入土中后,宜不洒水进行初拌,拌和后应闷料8~12h,再进行洒水复拌,拌匀后即进行整平、压实;6.5.3 压实后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6.6 水泥改良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6.6.1 土料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有机质含量应小于2.0%。

土块应击碎至粒径不大于15mm;6.6.2 水泥撒入土中后立即进行干拌,拌匀后再边洒水边拌和,拌均后立即整平、压实;从拌和至压实完成不应超过5h。

压实时应采取措施减小震动,避免扰动下层。

6.6.3 压实后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6.7 改良土压实后应按规定进行养护。

6.8 改良土不得在雨天和寒冷的冬季施工,并应在冰冻前留足养护期。

6.9冻土不能做为改良土土料。

7.质量标准7.1改良土的下承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应有不小于2%的排水坡。

7.2拌和时,土块应打碎,粒径不应大于15mm,应按工艺性试验确定的配合比配料并拌和均匀,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花团,拌和物中不得含有土块、生石灰块,及时消除粗细集料窝和局部过分潮湿之处。

7.3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优含水量。

7.4碾压后的压实层面不得有明显轮迹,并不得有“弹簧”、松散、起皮现象,压实层面应平整。

7.5外掺水泥、石灰、粉煤灰的改良土路基应按设计要求的养生期洒水养生。

7.6改良土填筑层石灰、水泥掺料剂量试验配比允许偏差为+1%~+5%,每层每100米检查3处,检查方法为EDTA滴定法。

附表1:顶面高程、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7.8外掺水泥、石灰、粉煤灰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每500t做一次水泥强度等级和终凝时间检验,石灰每4000t做一次有效钙、氧化镁检验,粉煤灰每4000t 做一次烧失量检验。

7.9外掺砂、碎石、砾石的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应进行材料检验,每2000m3,检验办法为颗粒分析、密度、压碎值、有机质试验。

7.10改良土填筑过程中应对改良土的混合料进行现场检验,检验项目,数量见附表2。

7.11改良土分层摊铺压实厚度应符合工艺性试验确定的填筑厚度和压实工艺参数要求。

7.12路拌深度应达到层底,不得留有“素土”层,每100m检查2个断面,检验方法为挖坑检查。

7.13改良土路堤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附表3,且掺水泥、石灰、粉煤灰的改良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8.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8.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8.1.1原材料(土、石灰、或水泥);8.1.2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石灰、或水泥量);8.1.3改良土含水量控制8.1.4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8.1.5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

8.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对石灰及水泥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质量要求。

8.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

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

8.4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

8.5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8.6集窝处理在摊铺及整平过程中,容易出现骨料集窝现象,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第一,采用网格法卸料。

第二,在摊铺过程中,安排小型挖掘机对局部级配较差的填料进行现场拌和,改良级配。

第三,对骨料局部集窝部分,由人工进行现场拌和。

8.7施工要点8.7.1 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面内严禁使用重型压路机碾压,并禁止其它重型车辆通行。

8.7.2 压实完成后,应进行必要的养生,养生期间,禁止通行。

8.7.3 对于已摊铺而未来得及碾压的改良土路段,遇雨时要进行抢压,同时用防雨布进行覆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