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床改良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工艺概述改良土分物理改良土和化学改良土。
原土料经过破碎、筛分或掺入砂、砾(碎)石等材料并拌和均匀,以改变填料的颗粒级配、改善工程性能的混合土料为物理改良土。
通过在土中掺入石灰、水泥、矿物掺和料等材料改变填料的化学成分,以改善其工程性能的混合料为化学改良土。
改良土填筑是将在填料制备场拌和好的改良土运至路基上填筑。
本工艺适用于化学改良土场拌法施工。
二、作业内容1.基底处理;2.填料拌制;3.填料运输;4. 填料摊铺;5.填料碾压;6.填料养护。
三、质量标准及验收方法(一)、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改良土的检验项目、检验数量应符合表1、表 2、表 3 的规定。
表表 6.2.3 - 1 原土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细粒土液限、塑限同一土源每 5000 m3 检验 1 组。
TB 10102细粒土颗粒分析、有机质含量和硫酸盐含量同一土源每 50000 m3 检验 1 组。
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土矿物成分分析、自由膨胀率试验、湿化试验表表 6.2 .3 - 2 外掺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项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石灰细度、有效钙、氧化镁、未消化残渣含量同一厂家、同品种、同规格的外掺料,在材料进场时袋装料每 200t、散装料每 500t检验 1组;进场时间超过三个月或明显受潮湿时重新复检;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的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含量)每 2000t检验 1组。
JC/T478.2水泥等胶材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GB/T1346;GB/T17671粉煤灰等同类外掺料细度、烧失量、三氧化硫和矿物成分(SiO 2 +Al 2 O 3 +Fe 2 O 3含量)GB/T15961892表表 6.2.3 - 3 改良土混合料检验要求名称检验顶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试验方法化学改良土混合料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填筑前同一土源(室内按配合比制样)检验 1 组;当原土料和外掺料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填筑施工中每 5000 m3 混合料做1组击实试验,每2000 m3 抽样检验 1 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TB 10102物理改良土混合料颗粒密度(或相对密度)、颗粒级配(配合比)填筑前同一土源每 10000 m3 混合料(室内按配合比制样)检验1 组,检验颗粒密度(或相对密度)和颗粒级配;在拌合生产过程中每 10000m3 检验 1 组颗粒级配(配合比)。
二、填筑施工控制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按表 6.2.3-4 的规定。
表表 6.2.3- -4 4 化学改良土填筑过程控制的检验要求序号检验项目规定标准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掺入比允许偏差为试验配合比的-0.5%~+1.0%。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3 处(左、中、右各 1处)。
滴定法或仪器法2同一种填料压实总厚度不宜小于 50cm。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6 处(左、中、右各 2处)。
观察3 路拌深度不得留有“素土”层。
挖坑检查4每层压实厚度不宜大于 3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 10cm。
尺量5 最大粒径≯15mm。
尺量或过筛6重叠压实要求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3.0m。
每层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6 处(左、中、右各 2处),每个接头检查 3 处(左、中、右各 1处)。
尺量1903三、路堤的压实标准路堤的压实标准应根据填料类别按表 6.2.3-5、6 的规定采用多指标控制表表 6 6. .2 2. .3 3- -5 5 速度≤h 160km/h 基床底层压实质量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粉砂除外)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Ⅰ级Ⅱ级Ⅰ级Ⅱ级Ⅰ级Ⅰ级Ⅱ级Ⅰ级Ⅱ级压实系数 K (0.93) 0.91 ————————地基系数K 30 (MPa/m)(100) 90 100 100 120 120 130 130 150 150相对密度D r —— 0.75 0.75 ——————孔隙率 n(%)———— 31 31 31 31 ——注:细粒土、粉砂、改良土一栏中,有括号的仅为改良土的压实标准,无括号的为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的压实标准。
表表 6 6. .2 2. .3 3- -6 6 时速 250 ~h 350 km/h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指标压实标准化学改良土砂类土及细砾土碎石类及粗砾土地基系数 K 30 (MPa/m) ——≥130 ≥150动态变形模量 E vd (MPa)——≥40 ≥40压实系数 K ≥0.95 ≥0.95 ≥0.95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q u(kPa)≥350(550)————注:1 无砟轨道可采用K 30 或E v2 。
当采用E v2 时,其控制标准为E v2 ≥80MPa且E v2 /E v1 ≤2.5。
2 括号内数字为寒冷地区化学改良土考虑冻融循环作用所需强度值。
四、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路堤中线至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6.2.3-7、8 的舰定。
表表 6.2.3 — 7 时速 h 200km/h 基床底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1 高程±20mm2 中线至边缘距离不小于设计值3 宽度不小于设计值4 横坡±0.5%5 平整度 15mm填料类别铁路等级压实指标1914表表 6 6. .2 2. .3 3- -8 8 时速 250 ~h 350 km/h 基床底层厚度、顶面宽度、顶面横坡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 厚度±30mm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抽样检验 3 点测量仪器测量2 顶面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尺量3 顶面横坡±0.3% 沿线路纵向每100m抽样检验3个断面坡度尺量五、沉降观测质量标准:沉降观测资料经评估后,满足设计工后沉降的要求。
6.2.4 工艺流程图基床底层改良土施工流程见图 6.2.4。
图图 6.2.4 改良土场拌法施工工艺流程图6.2.5 工序步骤及质量控制说明一、施工准备1. 施工场地(1) 原地面及路堤下地基已按设计进行了处理,并经检验满足设计和验标要求后才能开始填筑。
填筑高度大于 2.5m 的普通路堤基底,先清理基底表层的植被,挖除树根,再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原地面陡于 1 : 5 时,要自下而上挖台阶,平台的宽度不小于 2m,或高度为 0.6m 左右;对清表后的普通路堤基底应进行碾压,必要时进行翻挖、晾晒或洒水润湿,并经拌匀处理后再碾压。
处理后的路堤基底压实质量与路堤相应部位的要求相同。
2.材料准备对改良土填料进行复查和试验,经审查合格方可使用。
备用适当所用填料,保证施工连准备阶段整修验收阶段施工阶段改良土填筑施工工艺流程上料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碾压夯实洒水晾晒摊铺精平分层填筑填料拌和运输检验签证整修养护1925续。
3.机械设备准备(1)根据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选择适用的施工机械型号、规格,按总工程量和工期确定需要配置的各种机械的总数量,按照作业班组制度和现场管理的需要确定适宜的机械组合。
按照“区段流程法”原理,组织作业班组、配置机械设备、划分作业区段。
(2)机械设备进场、检修、维护、试运转,并购置备件、耗材。
4.技术准备(1)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施工图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工程的技术标准、技术条件和要求,对施工图进行核查,并做好记录。
(2)做好施工调查,了解施工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气象和当地可利用的资源、设施等情况,并写出调查报告;开工前应对全线路基工程的地质情况进行核查。
(3)交桩工作应在现场进行,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书面交接手续;线路控制桩和路基中线、高程测量误差应符合现行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测量的有关规定。
(4)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特点、实际工程数量、工期要求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落实施工方案、施工工艺。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报批后执行。
(5) 应按路基工程试验及检测要求设置工地试验室。
试验室必须经认证合格,检测设备应满足质量检测项目的要求。
(6) 为了取得良好的压实、拌制效果,达到质量验收标准,在进行大规模改良土填筑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最佳松铺厚度和相应的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
长度不宜小于 10Om。
工艺试验应使用与工程相同的原材料,采用正式施工中实际使用的机械设备,由具体承担施工的班组完成。
二、测量放样1.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做到熟悉设计提供的各种资料,根据设计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全站仪放出路堤填筑区域的控制桩。
2. 每一填层都应进行施工放线,放出填层中线和填筑边线。
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效果,一般填层比路基结构适当加宽(每边宜加宽 50cm),填筑后按结构宽度刷坡。
进人正式作业循环后,为便于平行作业,测量放线工序在静压收面结束前即可开始,与压实检测同时进行。
三、改良土运输制备完成的改良土填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场。
化学改良土应在规定时间内运至摊铺现场按断面所需数量均匀堆放,如运距远、天气不好,混合料应覆盖以防雨淋、水分过分损失,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改良土运输宜覆盖棚布或其他覆盖物,避免运输过程中含水量散失过快,并防止洒漏和扬尘污染道路和环境。
雨天不宜运输改良土。
改良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其对大气、水及当地建筑物等环境的污染。
四、分层填筑1.路堤填筑压实按照“区段流程”法横向全宽、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填筑的虚铺厚度由工艺试验确定,保证压实厚度不大于 30cm 且不小于l0cm。
作业区段划分:底层准备区段,拌制摊铺区段,碾压整形区段,检测报验区段。
2.采用自卸车运输卸料时,首先根据摊铺层的厚度和要求达到的压实平整度,按车容量和虚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再根据卸料、摊平方式确定卸料点位间距,以便均匀控制厚度。
混合料运输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水分损失。
19363.为保证填层边部的压实质量,填筑时宜将两侧路基各加宽50cm。
4.当下层土为细粒土时,应先进行拉毛处理,再摊铺混合料。
5.横向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施工区段的层间横向接缝应在上下层间错开 3m 以上。
下一区段填筑时,应将接头处上区段的端部松土清除,挖至碾压合格处为止,且接茬面为垂直。
挖出的化学改良的渣土不得回收直接使用。
因故中断施工超过 2h 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
不得出现纵向的层面接缝。
五、摊铺平整1.采用平地机平整,做出 4%的路拱,且纵向平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