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概论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学1.政治的含义:(1)政治是一种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2)政治是一种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3)政治是一种管理众人和管理社会的活动(4)政治是一种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5)政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2.政治学研究对象(1)政治学是研究国家问题的科学(2)政治学是研究公共事务管理的科学(3)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的获得和维持的科学(4)政治学是研究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科学(5)政治学是研究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6)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政策的形成和实施的科学3.政治学研究方法:古今中外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在当代中国,研究政治学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两大类:1,,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科学的根本方法,也是研究政治学的根本方法。
它要求我们辩证地,客观地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揭示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具体地说,要坚持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必须坚持以下的方法:(1)历史分析方法(2)经济分析方法(3)阶级分析方法(4)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2,,采用和借鉴西方政治学的方法:(1)政治行为研究方法(2)政治系统分析方法(3)交叉融合的研究方法4.政治学的发展历程:(1)哎呦,,,,好多好多第二章阶级与国家1.阶级是什么?阶级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些稳定的社会团体,这些集团由于它们在社会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的共同利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意识形态,彼此发生着特定的关系。
2.国家起源:国家的起源问题就是国家的产生问题。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和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紧密相连的,是社会发展到阶级社会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上的产物。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恩格斯: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身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3.国家的本质:在国家问题中,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国家的本质。
(1)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是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它也必然在生产高度发展的基础上,随着阶级的消灭而逐渐灭亡。
(2)国家是实行阶级统治的社会公共权力组织国家是占有生产资料的那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实行政治统治的工具,它的基础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3)国家是特殊的暴力机器国家是一种特殊的暴力机器,因为它有公共权力。
这是国家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根本区别。
国家有一整套有组织的暴力机器,如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等。
4.国家的职能:国家的职能是国家本质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国家职能表现出国家活动的总方向,基本使命和基本目的,是由国家本质决定的依赖于国家权力的全部国家机器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
(1)从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来看,国家的职能分为内在职能和外在职能:内在职能:国家依靠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和强制机关来镇压被统治剥削的阶级。
外在职能:表现为防御外来侵略和战争,保护国家免受外来侵犯,保证国家安全的功能。
(2)从国家活动的性质和方式上看,国家职能分为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政治职能:国家的阶级统治职能社会职能: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权利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管理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A.政治职能是社会职能的前提B.政治职能又必须以社会职能为基础,因为国家只有有效地实现了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才可以得以持续。
5.国家的形式:国家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国家形式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本阶级的统治而组织国家的形式,是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
国家形式内容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二是国家的结构形式。
(一)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国家政体政体:表明一定社会中的统治阶级采用何种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组织,安排国家权力以此来保护本阶级的利益不受侵犯。
国体:国家的性质,反映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和关系,一国的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了该国的国体。
一方面,国体决定政体,国体对政体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政体必须要依附于国体。
另一方面,一定的国体要通过一定的政体形式来表现,政体作为国家的外部表现形式,它在实现和保证,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力,维持良好的统治秩序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四章政党和政治社团1.政党的含义:(1)具有某种共同价值观的人所组成的团体(2)政党是为选举而建立的组织(3)政党是候选人以它的名义去竞选公职的组织(4)政党是一种操纵政治权力的机构和组织总结: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或阶层的根本利益,为取得,维持或影响国家政权而联合起来的政治组织。
2.政党的特征:A.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政党是一定的阶级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政党集中表达了本阶层的利益(3)政党是阶级的核心领导力量B.政党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政党的政治目标一般总是通过其政治纲领展现出来的C政党有特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3.政党的类型:好多好复杂哦~呼呼呼呼~4.政党的功能和作用:(1)主导或影响政治过程(2)制定目标、(3)利益聚集和表达:政党提供了一种利益聚集和表达的途径,是统治者(政府)和被统治者(民众)之间联系和沟通的桥梁,也是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的表达渠道。
(4)社会化和政治动员政党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政治社会化工具盒最重要的政治动员组织。
(5)政治的精英的形成和推选5.呼呼呼呼~第六章政治心理和政治文化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政治心理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
政治社会化是实现政治文化的重要手段。
1.政治心理的含义:(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信仰)作为主体的政治人在特定的生存环境,地缘亲疏,政治制度,社会历史与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下,对政治活动以及政治现象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感觉,直觉,情感,意志,态度和信仰等。
2.政治文化的定义:思想家们围绕着政权问题而形成的政治思想,特别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即通常所说的意识形态)是政治文化的最重要的内容。
政治思想是人们对政治生活进行的有意识的理性认识(反思),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和阶级性。
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不仅对于人们如何认识政治起着思维上的规范作用,而且对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起着支配作用。
政治思想对政治心理意识有一定的制约因素。
政治思想对政治心理意识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政治思想引导着政治心理意识的形成,而政治心理意识又反过来支持政治思想的实现。
政治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有其漫长的过程。
就影响政治文化形成的要素:一是传统的因素。
二是现实的因素。
3.政治文化的功能:(1)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提供合法性论证。
(2)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的稳定有序提供思想,意识上的支持。
(3)政治文化为政治社会化提供基础。
(4)政治文化为政治统治体系的发展提供指导。
4.政治社会化:(1)从个体学习方面界定政治社会化(2)从社会教育方面界定政治社会化(3)从文化维持,变迁以及传承方面界定政治社会化(4)从政治角色获得方面来界定政治社会化5.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关系: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关系:政治文化和政治社会化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一方面,由于政治文化具有规定政治生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指导和规范政治行为,影响治过程,维系和变革政治制度的功能,使得政治体系必须根据自身的政治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手段,使得符合统治阶级意志的政治文化在社会成员中得到传播。
这种政治文化通过各种传播途径影响社会成员,从而使得社会成员认可,支持和维护既有的政治体系,以实现维护阶级利益的目的。
另一方面,政治社会化是实现政治文化的手段。
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机制才能灌输,渗透,普及到全体社会成员中去。
6.政治社会化的意义: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的开展,对整个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对社会成员个体和政治整体两个层面上。
1)政治社会化在个体层面的意义塑造社会成员的政治人格,影响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培育社会成员的政治技能,使之能够适应,参与政治生活。
2)政治社会化在宏观层面上的意义:有助于政治文化的维持,改变和发展;有助于政治体系的维持和运转;有助于促进政治的发展。
第七章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1.政治革命的定义:是指以顺应历史潮流的阶级为领导,以暴力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以快速实现政治体系的新旧更替为基本内容,以推翻阻碍社会发展的政治统治为目的而进行的激烈社会变革。
2.政治革命的条件:1)新的生产力因素发展壮大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根本性矛盾,是政治革命发生的内在始动性条件。
2)不断高涨的革命形势是政治革命发生发展的客观性条件。
3)革命者的主观努力是政治革命不可或缺的主观性条件。
4)每一次具体的革命,往往还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条件。
3.政治改革的含义:统治阶级中的政治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矛盾状况及其对政治权力的要求,以现在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为前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政治统治的政治变革过程。
政治改革是社会利益群体分化的要求,是利益格局对比变化的需要。
4.政治改革的内容:政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涉及包括权力的分配和制衡,组织人事制度调整,民主与法制建设,行政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等诸多方面的调整。
1)维护和强化中央政府的权威,进行权力合理分配与制衡2)组织人事制度调整3)民主与法制建设4)行政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5.政治改革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政治改革有利于调整政治结构,理顺政治关系,推动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激进式政治改革,还是渐进式政治改革,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政治权力进行重新的划分,对政治关系进行重新的界定,梳理和调节,使不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得到清理和调整,从而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减少甚至扫清障碍。
2)政治改革有利于平衡统治阶级内部利益集团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地实现和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政治改革正是根据权力关系的变化和利益分化的力量对比,对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体系,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等,不断进行和平改造和革新。
3)政治改革有利于医治政治弊端,提升政治管理效能,维护政治统治政治改革是通过统治阶级领导层可控的自上而下的和平改造和革新,以调整政治机构和机制,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式,改革管理形象,使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政治体制和机制得到清理和革新。
4)政治改革有利于优化政治环境,推进政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较好地缓解或消除社会矛盾,使民众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从而使政治环境得到有效优化,政治文明得到进一步地推进。